●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皮膚科 陳戟

很多寶媽認為寶寶皮膚很水嫩,自帶天然保濕劑,根本不需要涂潤膚劑,果真如此嗎?
其實,嬰幼兒與大齡兒童及成人的皮膚結構及功能有明顯不同。與成人相比,嬰幼兒的皮膚角質層及表皮厚度分別薄30%和20%,寶寶要到2、3歲后皮膚才接近成人。皮膚要出現自然“大油田”可能要等到青春期。
寶寶皮膚比成人薄,導致皮膚水分容易流失,外界的刺激物、過敏物容易通過寶寶的皮膚進入體內。打個比方,如果成人皮膚是柚子皮,那么寶寶的皮膚可能就是橘子皮了。在同樣的環境下,是不是橘子皮比柚子皮更容易干呢?所以,一定要給寶寶準備好適當的潤膚劑。
常有家長抱怨:已給寶寶涂了不少潤膚劑,可皮膚還是很干很干。這是為什么?
很簡單,補水保濕不夠哦!建議第一步,潤膚劑加量涂抹,2~3倍加上去。還不行的話,第二步要考慮原有潤膚劑不夠滋潤,需要重新選擇滋潤效果更加好的潤膚劑。比如,春秋用乳液,冬天就要用霜甚至特潤霜。換了特別滋潤的潤膚劑還不能達到保濕效果,那就只有最后一步了——增加涂抹次數,每天2次不夠,就涂3~4次。但高頻率的涂抹會影響生活質量,久而久之會自添焦慮與煩躁。更合理的方法是選擇合適厚度的潤膚劑,每天2次外用。
潤膚劑在洗澡后使用事半功倍。皮膚干燥還能洗澡?會越洗越干嗎?
千真萬確要洗澡,合理洗澡(建議37℃左右水溫,5~10分鐘)不但不會影響皮膚,還能清潔皮膚,為涂潤膚劑做好準備。出汗部位一定要清洗干凈后再使用潤膚劑。
對于皮膚瘙癢和患濕疹的寶寶,潤膚劑兼具預防、治療、減少外用激素量的多重功能。
預防:有研究證明,新生兒期使用外用潤膚劑能預防和延緩濕疹的發生。
治療:堅持長期使用潤膚劑能減輕皮膚瘙癢、紅斑、苔蘚樣變、裂隙等,形成皮膚保護層以增加角質層含水量,減少刺激物質進入皮膚。
減少激素外用:濕疹患兒規律使用潤膚劑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糖皮質激素的用量。有研究報道:使用潤膚劑可減少42%的激素用量,隔日激素+潤膚劑2次/天的療效=激素1~2次/天的療效。
每個人皮膚干燥程度不同,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于潤膚劑的劑量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但總體來說強調“大處方”:歐洲皮膚性病學會濕疹工作組2009年指南指出,推薦潤膚劑使用量兒童為150~200克/周,成人則多達500克/周。真的是“論斤涂”了。總之,我們要涂到寶寶皮膚看不出白色鱗屑,光線下有反光,潤潤滑滑的就對了。
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是哪一款潤膚劑,要通過家長不斷嘗試才能找到。簡單說就2個標準:一是品牌靠譜,二是滋潤效果好。不建議使用夸大宣傳的產品,不要使用“三無”產品及成分不明的產品,最好使用無色無香味的潤膚劑,相對致敏性低。
與成人相比,嬰幼兒的皮膚角質層及表皮均較薄,并且體表面積與體重之比高于成人,潤膚劑吸收量相對較多。因此強調: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一定要選擇品牌靠譜、安全性高的潤膚劑。
如果潤膚劑含有細菌,你敢用嗎?
有研究發現:含有溫泉水培養基培養的非致病細菌加入到潤膚劑里能夠使皮膚微生物菌群恢復正常,與普通潤膚劑相比,能夠顯著減少濕疹復發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