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濤
隨著疫情加速進展,美國勞動力市場問題的爆發或將再次催生市場的避險情緒。
4月7日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83%,報99.9657;歐元兌美元漲0.93%,報1.0892;英鎊兌美元漲0.89%,報1.2337;澳元兌美元漲1.36%,報0.617;美元兌日元跌0.4%,報108.78;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401個基點,報7.0672。
失業率大幅回升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美國3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減少70.1萬人,遠遜預期的-10萬人。2月非農數據由27.3萬人上修至27.5萬人,1月就業人數由22.5萬人上修至27.3萬人。失業率大幅回升至4.4%,不及預期,前值為3.5%;工資同比增速3.1%,環比0.4%,好于預期。
3月非農就業人數的下降幅度接近2009年金融危機后的80萬最低水平,且由于3月數據還未完全反映美國加強對經濟活動限制頒布居家令之后的情況,結合3月后兩周首申人數累計增加1000萬人的數據來預測,4月非農新增就業將錄得更大幅度的減少,失業率則可能回升至10%以上。
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主要在服務業,尤其是休閑餐飲、醫療保健、零售以及專業和商業服務,制造業也受到一定拖累。
從細項來看,私人服務行業是重災區,就業人數減少65.9萬人,其中零售行業、專業及商業服務、教育及醫療保健、休閑餐飲行業分別減少4.6萬人、5.2萬人、7.6萬人和45.9萬人。由于居民被限制外出消費活動,餐館就餐率急劇下降導致休閑餐飲行業受損嚴重。生產部門受到的影響相對弱于服務行業,但本身生產部門也不是新增就業的主要來源,3月建筑業減少就業2.9萬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減少1.8萬人,采礦業減少7000人,生產部門總計減少5.4萬人。
警惕風險偏好下降
勞動力市場的迅速走弱表明疫情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這個速度和幅度遠超過此前任何的水平。
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在于,實體經濟被凍結后,居民部門的消費力基本消失,失業人數大幅增加后對于實體經濟形成了巨大的通縮壓力。
即使美聯儲和政府作出了政策上的全力支持,這種壓力并未得到化解。因此接下來市場將會進入到再次對于經濟衰退的預期恐懼之中。
目前來看,疫情沒有根本好轉的跡象,美國在防疫方面的進展緩慢,溫度對于疫情的正面作用并非像預期那么強。因此我們距離疫情的拐點還存在不小的時間差,預計4月份并不會出現疫情的拐點,這對于居民部門的壓力非常大。
疫情傳導至企業部門的壓力與日俱增,我們看到了美國小銀行的實質性破產正在發生,美聯儲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工具將出臺并發揮作用,但是銀行部門擔心這種工具的負作用而不愿意配合。所以美國企業部門債務問題持續暴露于風險之中。
我們認為短暫的對于流動性緩解的時間窗口可能又被關上,隨著疫情加速進展,美國勞動力市場問題的爆發或將再次催生市場的避險情緒。
美元指數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再度走強,流動性問題在債務問題的引發下可能再度出現,現金為王的交易模式可能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