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結合各類地方性刺激政策發力,車市需求有望在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消退后逐步回暖。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環境改善,產銷有望重回增長,分析師建議可關注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國產化超預期的特斯拉產業鏈等。
近期多地出臺購置補貼、放寬限購等促消費政策,車企相繼推出促銷活動提振消費者購車意愿,疫情沖擊逐步減退,乘用車產銷或將持續回暖,上海證券提示可適當關注處于新品周期的乘用車龍頭企業。
招商證券分析,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促進汽車消費三大政策,分別涉及新能源車、商用車以及二手車市場。這有利于提振汽車消費且促進產業長期發展。結合各類地方性刺激政策發力,車市需求有望在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消退后逐步回暖。
商用車方面,重卡行業景氣度有望恢復,具備投資機會。維持行業“推薦”評級。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在政策助力下,仍然看好今年車市“前低后高”的全年走勢。其中重卡攻守兼備,繼續建議超配。預期4月重卡行業銷量有望恢復增長。疫情期間訂單增速高的公司更顯黃金成色,推薦中國重汽、濰柴動力。
申萬宏源判斷,一季度國內汽車全產業鏈已渡過最差時點,后續潛在風險集中于全球配套下的海外汽車產業鏈。預計2020年汽車行業一季報業績增速同比出現不同幅度下滑,此階段建議精選具備內生增長邏輯的優質公司。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壓抑的需求將重新拉動車市,中期看不必過分擔憂。1.重點看好整車板塊,隨著財政部及地方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托底,二季度延期需求釋放是大概率事件,推薦日德系的廣汽集團、上汽集團,以及2020年業績拐點彈性充分的長安汽車。2.關注憑借核心競爭優勢實現新客戶新產品拓展,內生增長對沖疫情影響的浙江仙通、新泉股份、愛柯迪,推薦掌握汽車電子核心軟件能力的科博達。
行業研判
華泰證券 銀行股分紅有望相對穩定
雖然疫情對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息差有沖擊,但政策對沖下全年業績有望相對穩健,分紅有望相對穩定,建議把握配置價值。推薦優質股份行招行、興業、平安、光大,特色小行常熟銀行、成都銀行。
西南證券 原料藥價格將上漲
全球疫情下,醫藥制劑國際化程度小、海外對國內原料藥依賴程度在強化。原料藥處于各子行業之首,疫情很大程度影響印度的原料藥產能。中長期看,出口為主的原料藥價格將上漲。國內擁有29原料藥、中間體公司,約4000余億市值、占醫藥板塊市值約1%。美諾華、山河藥輔、億帆藥業等估值較低;凱萊英、新和成、美諾華等質地較優;從原料藥-制劑一體化角度看,美諾華、浙江醫藥、健友股份較優;美諾華、凱萊英、藥石科技出口比例較高。
國信證券 醫療設備需求提升
疫情帶動抗病毒藥物以及醫療設備、器械耗材等短期需求、中國創新的巨大潛力。監護儀、呼吸機、診斷試劑等疫情防控治療器械耗材在全球呈現供給緊張狀況,在國內生產企業有序復工情況下,建議關注國產生命支持設備龍頭及獲批FDA或歐盟病毒診斷試劑企業。疫情凸顯ICU重要性,新基建有望補足ICU短板,相關醫療設備需求有望提升,主要包括呼吸機、監護儀、心電圖機、血氣分析儀、除顫儀等。建議關注邁瑞醫療、魚躍醫療、理邦儀器。
投資策略
海通證券 A股進入階段性反彈期
美聯儲無限量寬松緩解了流動性危機,G20攜手抗疫,國內政策望加碼,曙光微現,A股進入階段性反彈期。3月以來只是流動性風險,沒到金融危機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抗疫仍處于艱難期,市場反彈后還可能回撤,趨勢性上漲還需等海外疫情拐點及國內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
預計隨著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一季度被遞延的投資和消費,二季度將回補,企業盈利有望重新回升。A股國際化趨勢未變,3月23日富時羅素A股第一階段第三批次納入正式生效,往后看外資還會流入,預計2020年外資凈流入3000億元。回調后白馬股配置吸引力上升,且往后不排除消費方面的刺激政策。短期白馬股和科技股均衡,中期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新時代產業方向是信息化服務化,新基建投資加碼已拉開帷幕,這有助于科技產業基本面的回升。成交額放大將利于券商利潤增長。
招商證券 關注需求彈性大的行業
疫情對第一產業沖擊較小,二三產業需求側和供給側沖擊較大。遞延需求較多出現在需求彈性大的行業,利潤增速前低后高的概率較大,一是受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二是傳統需求的回補行業。建議關注建材、房地產、汽車、5G題材相關產業。
在對海外疫情不確定性的擔憂和對國內政策效果的期望之中,二季度A股區間震蕩概率大,建議投資低估值+逆周期基建產業鏈中的工程機械、建筑、特高壓等板塊。比如,疫情改變的是水泥消費的節奏,供需仍然向好。2020年水泥價格預計前低后高,全年均價仍會保持較高水平。
此外,5G正處于新一輪的技術進步上行期,逆周期政策會繼續加碼,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一定緊迫性,因而疫情結束之后存在需求回補效應,涉及行業包括5G基礎設施建設、特高壓、高鐵與城際軌交、充電樁、AI產業鏈、工業互聯網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