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一直是一支特別龐大的隊伍,糖尿病的發病率常年居高不下,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更有可能發生糖尿病腎病等諸多嚴重并發癥。呂仁和老先生是國內糖尿病領域的先行者,他自幼接觸岐黃醫術,后師從施今墨、秦伯未、祝諶予等中醫泰斗。呂老在糖尿病、腎病等領域都頗有建樹,提出了糖尿病防治“二五八方案”等新的治療思路。
其實,作為名醫大家的呂老,自己也是一位“資深”的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三十余年,血糖曾高達20毫摩爾/升,需要每天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在多年來臨床工作的重壓下,呂老也沒能逃過病魔的折磨,高血壓、高血脂、心律不齊,腦梗、頸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并發癥不斷困擾著呂老。
近幾年,呂老對糖尿病并發癥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設計了一整套用藥少、好操作、見效快的自我調理法。經過實踐,他自己和廣大糖尿病患者都獲得了切實的療效,深受廣大患者的認可和推崇。
糖尿病的中醫病名為“消渴病”,中醫認為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累及肺、胃、腎三臟,肺胃腎陰津虧損,繼而燥熱偏盛,燥熱越烈則陰虛津虧越甚,陰虛愈甚又會加重燥熱之亢盛,久而久之,陰陽俱虛,氣陰兩傷,脈絡瘀阻,經脈失養,氣血逆亂,便會出現諸如目盲、肢體麻疼、下肢壞疽、腎衰水腫、中風昏迷等兼證。
呂老將消渴病總結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脾癉、消渴和消癉。
脾癉:患者多肥胖,血糖水平可以正常也可以稍高,但伴有血脂、血壓和尿酸的升高。
消渴:這一階段會出現消渴病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現,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往往還會伴有周身乏力之感。
消癉:此為消渴病的末期,患者容易出現視物模糊、頭暈頭疼、心律不齊、泡沫尿、手指麻木、雙腿發涼、皮膚瘙癢等并發癥。
呂老告訴我們,消渴病的這三個階段中,最難治也最值得盡早干預的,就是被稱為并發癥期的第三個階段:消癉。當糖尿病發展到這個階段時,往往難以控制,不僅會出現多種嚴重并發癥,這些并發癥還會反過來影響血糖的波動,極難治療。但是呂老向我們介紹了他自己研究出來的“四個輕巧”,幫助糖尿病患者輕松預防和調理糖尿病的并發癥。
用藥“輕巧”
如果有下肢麻木、脹痛,且多從遠端先開始,逐漸波及近端,或者常常感覺下肢寒涼、視物不清等癥狀,可以仔細學習一下呂老帶來的三個小方子。
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早期方:
組成:川芎、丹參、雞內金、三七粉、葛根。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通絡。
主治:早期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適用于自覺雙下肢冷涼、麻木者。
方義:川芎、丹參均為活血藥,能夠行氣活血;三七粉雖為止血藥,與川芎、丹參相配伍卻恰好能發揮其活血化瘀的功效;雞內金可化積食,消瘀滯;葛根則能生津止渴,可以起到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用法:加入比藥面高兩手指的水,大火煮開,小火慢熬半小時,倒出濃縮藥汁;再加入平藥面的水,小火煮半小時,倒出,把兩次藥倒在一起。一天用一服藥,早晚兩次分服即可。2~4周,癥狀改善后停服。
專家提醒:如果對癥,請在咨詢醫生后選擇適合您的藥物克數再服用。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早期方:
組成:地龍、僵蠶、烏梢蛇、秦艽、威靈仙、黃芪、丹皮、赤芍、川芎、丹參。
功效:祛風通絡,行氣活血。
主治:早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適用于自覺雙下肢對稱性麻木疼痛、感覺過敏、襪套征、蟻行感者。
方義:地龍、僵蠶、烏梢蛇三藥均能夠搜風、通絡、止痛;配伍秦艽和威靈仙,祛風止痛之效大增;丹皮、赤芍和川芎、丹參均能行氣活血,丹皮和赤芍兼能疏肝涼血;再加上大補之物黃芪來匡扶正氣,便能祛風濕、通經絡、行氣血。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服,早晚分服即可。
專家提醒:請在咨詢醫生后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克數再服用。
清肝明目方:
組成:桑葉10克、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石斛20克、龍膽草10克。
功效:清肝明目,滋陰清熱,生津潤肺。
主治:眼干、眼癢,生氣著急后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
方義:桑葉能夠疏風散熱、平肝明目,兼能清肺潤燥、涼血止血;菊花亦能疏風清熱、平肝明目;枸杞子入肝、腎、肺三經,不僅能養肝明目,而且滋腎潤肺;石斛甘寒,亦能滋陰除熱,明目生津;龍膽草味苦性寒,可清熱燥濕。數藥合用,有利于滋陰清熱,清肝明目。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服,早晚分服即可。
專家提醒:服用前建議先咨詢專業醫生,切勿擅自服用。
呂老控糖秘訣的第二個“輕巧”就是飲食輕巧,他有一套堅持了數十年的飲食習慣,早午晚餐都嚴格按照食譜進行,呂老遵循的飲食原則便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早餐吃好:一袋牛奶、兩個包子、芥菜生姜用醋泡。
午餐吃飽:西紅柿炒雞蛋,拌二兩(100克)面。
晚餐吃少:一兩(50克)饅頭、一個雞蛋、感覺餓的時候可搭配餅干等零食。
大家的一日三餐不必完全按照呂老的菜譜吃,但一定要注意合理調配飲食,少進甜食,適當限制水果,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類、綠豆芽、黃瓜、芹菜等),盡量不吃或減少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另外,炒菜時盡量選用植物油。
持久、有規律的鍛煉也是戰勝糖尿病的法寶之一,呂老提醒,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量,注意在自己身體的承受范圍內即可,若感到胸悶、下肢刺痛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下休息,并盡快就醫。
呂老還強調,鍛煉其實不在于運動量有多么大,關鍵在于要持之以恒,只有堅持鍛煉才能卓有成效。呂老有一整套運動方法,適合年紀較大、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這套運動操動作簡單,可在家里練習,分為兩步:第一步只需要坐在座位上,踮起腳尖,抬起腳跟,循環往復十余次即可;第二步是站起來,原地小跑,實在跑不動的話可原地快速踏步走。
保持良好的心態,每天多微笑,可以心胸開闊,身體輕盈。呂老說,正所謂情志舒暢氣自舒,良好的心態也是我們戰勝一切疾病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