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生 胡發龍
摘 要:農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問題是我們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國家富強、人民安生樂業的根本。病蟲害的普遍發生是影響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農業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對農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提出了農業病蟲害防治的相關策略,希望能夠對我國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讓我國的農業快速發展,農產品的生產效益是關系到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是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縮小城鄉經濟,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環節。近幾年,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是我們社會現在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基于此,對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的探討勢在必行。
一、農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據最新統計,我國農業人口的人數約有6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2%,步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信息變化日新月異。然而,在社會經濟環境一片大好的表面下,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容樂觀,許多農民對于農業種植的科學性不夠,只是依靠以往的種植經驗進行機械的種植,利用現代技術種植農產品的意識不強,致使農業病蟲害頻發,農業產量低下,農產品市場低迷,為農村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新時期,農業病蟲害的防治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提高農產品營養價值,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農副產品,拓寬農村人民的經濟收入,刺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農村人口的富裕生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與進步。農業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還可以緩解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增加勞動就業機會,提升勞動技術含量,提高農民收入,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拉動城鄉經濟共同發展。
二、農業病蟲害防治的策略
在農業的管理與發展中,農業病蟲害是危害農業發展,抑制農作物生產效率的重要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是實現我國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熱點問題,對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的探討勢在必行。
(一)提高人們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意識
加大農業病蟲害防治,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生產效益,首先要提高人們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意識,建立起符合新時代的思維方式,與時俱進,重視農業病蟲害防治的作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相關部門要廣泛農業病蟲害防治的知識和價值,增進農民對農業病蟲害防治的認識和利用,尋求利益最大化。
(二)通過化學手段,加強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在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中,要注意通過化學手段,加強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對有機肥料進行科學使用,加強對農業的科學管理,要根據農產品的具體類型和品種,匹配不同的農藥。在進行農藥混配時,要確定農藥的含量和劑型,進行科學的混合搭配,對農產品進行適度適量的噴灑。對農藥的噴灑量不能盲目加大,不然很容易讓農作物反被農藥侵蝕。農藥配置后要及時使用,以免降低藥效。為了避免讓農作物產生抗藥性,對農作的農藥使用類型要輪流使用。另外,還要根據季節的不同添加不同的藥劑,以免因為季節和天氣的不同影響農藥的藥效。
(三)科學種植,加強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在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中,要注意通過科學方法,加強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目前,我國農作物種植的技術傳播和推廣并沒有在農村普及,而農戶本身自己的科學種植意識就不強烈,出現很多不合理地種植方法,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收割的效益,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質量下降。在實際的農業種植中,要選用科學適合的栽培方法。在對農作物種子進行栽培前,要對種子進行嚴格地處理,包括選種、曬種、浸種、催芽、晾芽等一系列的種子處理,選擇合適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抗倒伏、抗旱等能力較強的農作物品種,為農作物的高產奠定基礎。對于農作物的種植,要選定合適的播種時間、播種量和播種方法,播種前要將土地澆灌足夠的水分,讓土壤保持飽和的狀態,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的農業種植的科技含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做到優質優產。
(四)利用大自然規律,加強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大自然總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有害蟲,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敵,如果把這些天敵巧妙加以運用,它們就能成為病蟲害防治的精兵強將。在農作物蟲害防治過程中,人們要注意利用天敵昆蟲來消滅害蟲,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要有效地推廣和應用天敵昆蟲,如可以用赤眼蜂大戰玉米螟、用異色瓢蟲壓制蚜蟲、用麗蚜小蜂應對煙粉虱等等,以此來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建立防治檔案,完善病蟲害防治程序
從我國農業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來看,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病蟲害都呈現在春季和秋季等季節,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尤其是在這兩個病蟲害高發的季節,要建立相應的檔案管理程序,對于農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做好提前準備,按照科學的、完善的防治程序對農產品進行檢測,對防治結果進行建檔,為今后更好地進行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打好基礎,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農業病蟲害的防治依然有待加強。在農作物蟲害防治中,我國農民應該積極利用農業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加強對于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促進農民的增收,幫助其提高生活水平,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玉諾.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4):169-170.
[2]宋新會.大豆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08):107-108.
[3]范惠冬,劉燕妮,毛芙蓉,等.吉林省設施草莓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治方法[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12):159-160.
[4]焦梓洲.生物防治技術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03):85-86.
作者簡介:陳永生(1977-5)男,漢族,本科,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