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倩
摘 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所以各個高校都在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高校畢業生創業,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就業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提供工作崗位,極大地緩解了社會就業難的問題,并且鍛煉了高校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展,為將來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儲備了人才。本文首先說明了什么是創新創業教育,為什么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其次從高等院校的創業與實踐課程出發,讓學生從五個方面認識了創業;最后為完善教學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創業與實踐教學課堂;建議
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發展,高等院校出現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而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種。創業與實踐課程與我們所熟知的傳統課程有許多不同,它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開設這門課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創業意識與提升創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自信心。基于這門課程的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發現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為主,不需要進行太多理論知識的灌輸。
1 創新創業教育的含義
傳統的教育理念,比較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能力培養不夠,而創新創業教育則是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創業素養以及創新思維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是素質教育的又一重要舉措。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不只是教會學生如何創業,減少創業失敗的概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減少學生對家庭的依賴感[1]。
“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教育理念相比,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首先,該教育理念重在創新,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性不是特別強,所以針對的面比較廣,可以作為大眾教育進行全面普及”,除此之外,創新創業教育在學習形式與教學模式上,與過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主要培養目標;其次,創業需要學生具有極強的實踐能力,創業過程比較艱難,需要學生做好吃苦的準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不能離開現實生活,著重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判斷能力等,另外,實戰經驗對于創業來說十分重要,教師為了避免紙上談兵,也要積極創業,給學生傳授更多有用的實戰經驗;然后,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為社會提供創新型人才,所以,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不同性格的學生制定最適合的創業方案,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最后,創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這時團隊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的側重點要放在幫助學生樹立創業意識,而同學之間交流的重點,大多數都放在創業觀點上。
2 創業與實踐課堂教學環節
創業與實踐教學課堂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重要載體,所以,創業與實踐課程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教學形式是否科學,決定著創新創業理念是否能夠得到真正貫徹。教師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創業與實踐真正成為學生主導的探究性、實踐性課堂,根據以上要求,教師可以從五個方面展開教學。
2.1 學習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案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身邊不知不覺成立了許多企業,其中有成功的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也有失敗的企業,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學生基于從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出這些企業失敗的原因,總結出成功企業的經驗。“想要經營好一家企業,不僅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更要遵循企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學生通過大量學習知名企業的成長史,可以牢牢掌握企業發展一般規律,探究知名企業家的經營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總結分析能力,而且讓他們明白了創業路上的風險與未知,做好應對創業路上各種挑戰的準備”。[2]
2.2 實際觀察企業
學習了知名企業案例后,就需要進入企業,從企業的日常管理中,總結出經營企業的方法。學校可以舉辦相關的活動,例如邀請當地著名企業家開辦講座,向同學們傳授創辦企業與經營企業的經驗,還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實地考察,了解企業的基本架構、日常經營,幫助學生收集相關的市場信息,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到企業的各個部門進行實習,深入了解企業各個部門不同職能。
2.3 初步擬定創業方案
通過學習知名企業案例和實際觀察企業兩個環節,學生對創業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這時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形成完整的創業方案,該方案可以從投資、日常運營以及市場分析三個方面撰寫。
2.4 學生之間交流創業方案
學生之間交流創業方案,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判斷、分析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另外,這種方式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5 實施創業方案
經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與交流,這時的創業方案已經比較完善,學生們可以試著初步創業,把創業方案付諸實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組建創業團隊,每一組的成員控制在五至十人,每一位成員負責一部分工作內容。“學校也可以給學生提高資源,無論是資金支持,還是技術支持,最大程度幫助學生創業”。[3]
3 創業與實踐教學方法改善建議
創業與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該門課程的實踐性非常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差異性,避免在課堂上唱獨角戲,減少理論知識的傳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為學生提供支持,為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幫助,對于學生比較獨特的想法,不要直接予以否決,要幫助學生進行可行性分析。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改變,由于我國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在該課程實施的初始階段,學生實踐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轉變思想,讓他們主動尋找資料學習,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撰寫自己獨特的創業方案,盡量避免學生出現人云亦云或敷衍了事的情況。“由于創業與實踐課的綜合性比較強,所以教師的評價方式也要做出相應調整,創業考察的是團隊的默契度與配合度,所以,教師要把考察重點從個人轉移到團隊的評價上,另外,從單一的重結果到結果與過程并重”。[4]創業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任務,所以教師對學生錯誤的容忍度要變高,重點要放在幫助學生吸取經驗教訓上。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理念是近幾年出現的教育理念,是為了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發展,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培養目的。通過創業與實踐課程的實施,創新創業理念在高校中得到了較好體現,高校教師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通過知名企業案例學習、實地參觀企業、擬定初步創業方案、同學之間合作交流等方式,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掌握了創業相關知識,提高了創業技能,為將來學生邁入社會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紅霞,李立明,李勇軍.實踐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0):127-129.
[2]李思偉.實踐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科教文匯,2015(18):33-34.
[3]向曉書.創新創業教育在創業與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8):142-144.
[4]周建華,趙義濤.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