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韻秋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每個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高職院校畢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就要了解英語課堂教學環境,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對此,此文簡單介紹了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作用,詳細分析了目前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并研究了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希望能夠給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素質培養;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方向;探析
高職英語教學是高職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現如今高職課程改革體系中的主要環節。從當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效果分析,已經初步獲得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缺乏精細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脫離實際情況、缺乏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基于此,高職英語教師要關注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構建能夠鍛煉學生職業綜合素養,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英語教學模式,促進高職學生的專業化、多元化發展。
1 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英語學科在教育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強英語教學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知識基礎較弱,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高職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從職業能力培養的角度改進英語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結合職場情景進行英語教學,使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教學內容,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以及應用能力[1]。
1.2 能夠促進課程改革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教育也需要進行改革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逐漸無法適應當前教育行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傳統教育模式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實際應用中不能靈活應用。在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應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并根據社會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有利于教師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實踐能力,這也有利于高職英語教師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要求。
2 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現狀
2.1 缺乏明確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
相較于普通高中英語教學,高職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應用性,需要教師對教學目標有更加標準化的界定與表述。但是,現如今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普遍性較強,缺乏與學生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不能夠輔助學生參與專業課程學習,無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2]。
2.2 教學方法脫離實際情況
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定期參與合作院校的業務與教學交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概念,比如:分層教學、協作教學、實踐探索教學等。但是,在這些教學理念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存在形式主義。
2.3 缺乏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
從當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角度分析,教師開展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沒有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因此,可以看出當下的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缺失,存在較為濃厚的應試教育色彩[3]。
2.4 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職業能力不強
英語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見效慢,而許多職業學院的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在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教授單詞,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以理解文章的總體思路,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就業后英語水平較差。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英語教師的短缺直接導致英語教學整體質量的下降。高職院校絕大多數英語教師接受的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通用英語教育,缺乏企業工作的背景和經驗。因此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仍沿襲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養較少。傳統教學方法不是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而是基礎知識的學習,這導致學生英語能力無法滿足社會要求。
2.5 不合理的教學模式
在一些高職院校當中,許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聽從的單向灌輸型教學模式。像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是對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進行了重點傳授,而對學生的技能訓練給予了嚴重的忽略,更是在這樣無法發揮學生個性的應試教學當中,使得學生自身的素質得不到有效培養,自然課堂實踐也無法得到有效體驗。這樣的情況往往都無法讓教師實現對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相長的基本規律進行了違背,以致在無法對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進行培養的前提下,出現了教學“勞而無功”的現象。而從這些情況也就可以看出,哪怕教育部有在教學改革方案當中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進行了重點強調,并且各個學校也能夠對社會的要求進行適應,對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但是由于實際教學和要求目標當中的差距,各個高職英語教學課堂還是在相關的實踐知識和專業知識方面出現了嚴重的缺乏,進而也就無法真正的實現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高效性培養[4]。
3 職業素質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
3.1 優化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指導學生在職業英語教學活動中掌握科學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要敢于突破固定的思維方式,把職業能力的發展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向,堅持培養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目標,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接受互聯網的新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MOOC和微課程等在線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不同渠道的英語專業知識,不斷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不斷豐富和提高英語教學內容,整合各種活動,提高英語課堂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5]。
3.2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提高高職英語教學針對性
要想創新職業素質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就要明確提出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與具體英語知識內容相結合,考慮學生的專業課程及職業發展方向,強化高職英語教學的針對性、職業性與應用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將靜態的教學目標與動態的學習進度相結合,細化課堂教材內容,適當引進與學生專業相關聯的英語知識,比如:若學生為旅游管理專業,則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旅游詞匯與固定用語,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6]。
3.3 引進全新英語教學理念,構建科學高職英語知識體系
要想創新職業素質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比如:四層學習身份理念,就是指從學習者的角度進行思考,制定符合學習者身份的教學計劃,充分發掘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還要將學習者的身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促使其參與實踐,構建多元化的英語知識體系,比如:普通英語知識+生活英語+職業英語+相關英語知識延伸。此外,教師還可以進行分層次、分級的英語教學,將院校學生按照不同的年級、專業、發展方向等進行劃分,制定不同層次、模塊的學習方案,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7]。
3.4 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學評價標準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方法常常導致許多學生能夠獲得高分,而學生的實踐英語技能和自身的職業能力不能很好得體現。因此,在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指導下,高職院校應積極促進建立完善的英語考核體系,建立多元評價指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全面考核,促使學生傾向于英語應用能力的方向轉變。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參與活動的評價,對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活動中學生成績的評價等指標,增加實踐能力指標的權重。一方面,合理的考核機制是為了考核學生的英語專業知識水平,以指導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幫助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并調整他們的教學方法和進度。這種考核模式有效地緩解了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所帶來的緊迫感,鍛煉了他們對英語知識的應用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加強英語的有效運用,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
3.5 強調職業化發展理念,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要想創新職業素質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就要強調高職英語教學的職業化發展理念,將職業發展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導向,將學生職業發展中的英語素質要求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指標。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英語內容,針對學生的就業能力與職業發展進行講解,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與學生開展相應的英語對話交流,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英語素質;此外,還可以強化聽力與閱讀訓練,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職業英語積淀,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水平[8]。
3.6 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優勢,鍛煉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要想創新職業素質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優勢,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網課軟件、教學應用平臺,延伸課堂教學場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從而鍛煉學生的職業英語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職業素質發展。此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專業英語教學的資源平臺,靈活采用專業背景知識與語言技能訓練模塊,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多元化發展[9]。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高職英語教學新模式,利用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英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專業課程,提高英語教學針對性;還要創新英語教學理念,構建符合學生職業發展方向的英語知識體系。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調英語的職業化發展理念,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科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與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倪秋梅.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6):90-92.
[2]李那,朗琳.多模態教學模式下高職機械行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J].時代農機,2018,45(12):175.
[3]高蕊.基于移動端的“教學做一體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76-77.
[4]郎琳.基于微組織教學模式的高職茶文化實用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12):330.
[5]張李麗.高職院校英語分科教學視域下英語口語PBL教學模式[J].海外英語,2018(24):232-233+245.
[6]侯慧芳.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海外英語,2018(24):236-237.
[7]劉學,胡智勇,于衛東,崔秀敏,崔秀香.構建以職業人文素質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J].海外英語,2018(24):244-245.
[8]殷書姣.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酒店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4):158-159.
[9]吳俊萍.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職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海外英語,2018(2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