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是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一門公共基礎,對于高職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有著不小的培養價值。如今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之中,因為學生基礎各有不同、學校重視程度不足、教育改革強度不足、與學生專業不匹配等等問題,使得教育效果遭到不小的阻礙。高職院校應針對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進行教育改革,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目的,培養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新形勢下;高職計算機基礎;教改探索實踐
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是高職院校給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設計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能力等等有著不小的培養作用。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高職院校所設計的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在教育過程中因為傳統教育的干擾,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的需求,這就需要構建與時代趨勢相匹配同時滿足高職院校辦學特點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體系,進而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操作能力。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各有不同,課堂教育無法全面覆蓋
這些年來,學生生源在不斷縮減,許多高職院校都是面向整個社會招生,教育方面也因為中西部教育條件等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學生基礎各有不同,一些學生在高中就已經進行了計算機考級,動手操作能力強,而一些學生在大學之前,對于計算機還沒有足夠的認知,對于計算機基礎操作一無所知,入學后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十分突出,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的進行變得十分艱難,這就給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提出了一個難題,怎么使得課堂教育能夠全面覆蓋,就需要增強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改革。
2.學校對于課程不重視,教育課時不斷減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朝著多元化的方向進步,對于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高職院校在不斷開設專業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加強對課程的改革。計算機基礎這一公共基礎課程,大多都是在學生步入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采油,隨著之后專業知識的不斷深入學習以及實踐操作課程的不斷調整,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的教育課時從之前的九十六個課時降低到六十四個課時,再慢慢的變成五十二個課時,特別是個別專業用其他課程將其替代,給專業課或者實踐操作課讓道。這就致使學生們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對于他們畢業就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3.與專業課程結合度不足,沒有構成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專業的不同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要求也會因此出現差異。可是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之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與學生專業課程之間的結合度不足,沒有針對專業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育標準以及教育計劃,沒有構成全面的課程教育體系。最終導致有些專業在構建過程中認為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對于學生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1.與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落實分層教育模式
如今高職院校學生的來源已經不是過去單一的來自一兩個地區,基本上全國各地都村子,入學以后學生計算機基礎也有所差異。高職院校也對這個問題有全面的認知,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基礎情況,將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進行分層教育,展開情景化教育。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之前,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根據測試的情況展開分層教育,之后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點分成各個教育情境再分化成對應的子情境,子情境知識點主要是基礎知識、核心知識以拓展知識點,這樣的話,即便專業不同,只要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點分層落實徹底,不但有助于課程教育,同時能夠給各個專業之后的學習帶來一定的支持。
2.與工作崗位需求相結合,增強實踐操作教育
高職院校在專業構建過程中不斷改革教育模式,優化教育內容,另外教育內容要與工作崗位需求相結合,增強實踐操作教育。這樣學生通過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的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熟練度,帶動學生們學習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的積極主動性,此外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后續學習帶來一些幫助。
3.增強與專業課程之間的結合,構成課程教育體系
這些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改革,社會迫切需要大量高職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是培養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假如還是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一般,理論知識學習高于實踐操作,這樣不利于技術人才的培養。現階段高職院校針對不同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增強與學生專業課程之間的結合程度,給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構成比較全面的課程教育體系。這樣的話能夠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并且與學生專業課程結合以后,學生對于專業的后續學習,也會無縫連接。
三、結語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下,計算機知識以及有關技能已經在我國社會各個行業之中得到廣泛應用,這導致計算機操作能力作為衡量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之一。高職院校在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教育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應當不斷增強對課程的改革力度,形成一個全面的課程教育體系,這樣才能夠確保計算機基礎這一課程的教育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再煥發出新的價值,進而更加有助于高職技術人才的培養,帶動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晶晶.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求知導刊,2018(09):134-134.
[2]周黎源.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1):759.
作者簡介
楊琴(1986—),漢族,本科,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計算機大數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