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

當前,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今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三農”重點工作,進一步夯實“三農”發展基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做好“三農”工作至關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對“三農”產生了一定沖擊,帶來新的挑戰。中共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做好疫情防控,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誤農時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等作出重要指示。當前,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今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三農”重點工作,進一步夯實“三農”發展基礎。
一是全力抓好脫貧攻堅。汪洋主席3月24日在國務院扶貧辦調研并座談時強調,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發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做好決勝之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應切實強化責任落實,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精細分析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精準測算疫情對貧困戶務工人員的工資性收入、扶貧產品銷售狀況、扶貧項目建設、幫扶活動連續性等方面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支持電商企業加強消費扶貧力度,扶持其在貧困地區提供更多的農產品標準化采收、分揀、包裝和收運等務工崗位。加大對外出經營者、創業人員返鄉支持力度,擴大社區“扶貧工廠”“扶貧車間”規模和覆蓋面,增強其就業吸納能力。積極穩妥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增加貧困人口務工收入。開發更多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建設公益崗位,優先聘用貧困家庭勞動力上崗。
二是全力抓好農業生產。豬糧穩,天下安。遭受此次嚴重疫情,特別是疫情出現了全球大流行,應未雨綢繆,提早預判今年乃至今后幾年全球農產品供需形勢,有力有效抓好農業生產,確保我國居民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豐盈、更安全。強化技術指導和人力、農機組織,抓好春季作物田間管理,確保夏糧夏油豐收。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工作,高質量完成春耕春種任務。抓緊恢復生豬和畜類等養殖業,特別是要保障疫情后餐飲業大規模開張對肉畜蛋奶產品的強勁需求。抓好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農業保險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農業保險保障能力。自2007年中央財政啟動農業保險補貼以來,農保保費收入從2007年的51.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680億元(預計),已累計賠付2400多億元,農業承保實現廣覆蓋。有關部門應出臺針對疫情的農業保險理賠指導意見,支持保險機構本著最大限度補償被保險人損失原則,更好開展農業損失理賠工作,以助力穩生產、安人心。
三是進一步開展消費扶貧。消費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消費扶貧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行動方案》,聯合27個部門和單位開展消費扶貧。近年來,通過東部沿海地區直接采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直接采購和幫助銷售定點扶貧縣農產品,動員引導其他各類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直接采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困難。隨著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更多的農產品需要進入大市場流通。幫扶貧困地區把農產品銷售出去,是眼下各地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考慮以中央財政為主和地方財政適度支持,通過現有到村到戶的扶貧渠道給予貧困戶、貧困戶參與的合作社等農業生產者一定補貼,適當彌補農產品滯銷受到的損失,也可考慮向全社會發放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券,通過補貼方式來刺激扶貧消費、釋放消費需求。
四是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工返崗。外出務工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根據部分貧困縣的建檔立卡農戶監測情況來看,全國建檔立卡戶中有外出務工的貧困戶所占比例為30%左右,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高達65%—90%。受疫情影響,農民工返工返崗不僅與往年相比時間大大延后,而且不夠順暢。以疫情嚴重的湖北省為例,常年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達1000萬人以上,其中省外務工者600萬左右。雖然中央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湖北省各級政府也積極努力,但是湖北農民工大軍的返工之路依然艱難,以至于湖北省委書記公開喊話:請求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發展的當前,應進一步弘揚同舟共濟優良傳統,全國各地給予湖北外出務工人員更多關心和支持。在組織農民工返工返崗時,應特別關注家政服務業人員這一特殊群體。這部分人員不少是一個人承擔著保障全家生活的重任,因受疫情影響,服務對象對她們的健康要求更高,因而其返工更為困難。對此,一方面應切實做好點對點運送的組織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可就近開發更多合適的公益性崗位和市場化就業崗位,使一部分人員留在當地就業。
五是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掇r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此次疫情使更多人認識到補上農村環境衛生短板的重大意義。應進一步加大組織力度、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更好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
六是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脫貧攻堅應切實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不能降低,也不應拔高。雖然今年我們一定會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但“三農”工作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持續加強的“短板”,面臨的許多問題需要通過建立解決相對貧困機制、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途徑來逐步解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從調研情況來看,關鍵是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適應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等新時代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廣大農村居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激發出來,讓農業更加堅強、農村更加美麗、農民更加富裕。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專職副主席)
責任編輯: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