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建
摘要:龍眼的功效很多,既可作藥品,也可作茶類物質,還可作水果食用,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并且表現出較高的市場價值。基于此,重點闡述龍眼高接換種矮化高效的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關鍵詞:龍眼;高接換種矮化;栽培技術
龍眼的嫁接是常用的一種繁殖和品種改良方式,如果在嫁接過程中處理不慎,將會影響到龍眼的產量,對種植人員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高接換種矮化栽培技術是龍眼種植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有效優化方式,不僅在產量方面有保障,對于改善龍眼的品質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1嫁接部位低位處理
第一,在嫁接過程中應該重視矮化處理。對于大枝鋸口嫁接的方式通常具有較大的難度,對嫁接處理的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成活率相對較低,但這種嫁接方式可以任意選擇嫁接的高度,對于矮化栽培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并且在嫁接成功之后可以保證樹干的強壯。對于這種處理方式,通常會選擇1~3根長勢中等或較差、斜向生長的副主枝(2級分枝)或側枝(水平枝)作“抽水枝”進行嫁接處理,從而保證成活率。
第二,高位分叉植株對一級分權在lm以上的成年龍眼樹,可以使用大枝鋸口嫁接方式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也被稱為主干嫁接。在實際嫁接處理過程中,隨著嫁接接口直徑的增加,龍眼的換種成活率也會下降,因此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應該根據龍眼樹的長勢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嫁接處理。
2嫁接后的管理技術
結合矮化處理后的龍眼樹的生長特點,龍眼嫁接部位的主干位置距離地面越低,龍眼樹的長勢越好。在主枝上或者主枝與分支相距較近的位置進行嫁接,龍眼樹的長勢相對較好。為了進一步矮化樹冠,需要在第2次新梢成熟以后,及時進行摘心處理,并對過于密集的枝條進行修剪處理,從而形成主枝、副主枝、側枝的合理分布狀況。通過這種處理,既可以科學控制龍眼樹的高度,還能改善樹冠的生長趨勢,對于保證增產,提升龍眼的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拉枝是果樹修剪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通過將果枝拉成一定的角度,從而控制枝條的疏密程度。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改善樹體的結構,改善光照和通風的情況,還能緩沖果樹的長勢情況,對于促進果樹早開花、早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成年龍眼樹高接換種矮化處理后,樹冠更容易打理,拉枝后的枝條處理方式,更多的應該注意總體的趨勢,并且避免植株相互之間的影響。還應該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重疊和交叉情況,從而確保結果。
3龍眼嫁接換種成活率提升的措施
3.1科學選擇嫁接方式
在進行嫁接處理的過程中,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嫁接處理,正確的順序應該是接穗、截取砧木、削接芽、打開接口、放置接芽。第一,應該在接穗芽眼的下方削出平面來,并在反面進行削接處理,形成1個長削面。削面的深度應控制在較淺的范圍內。第二,在接穗芽眼的上方約1cm處,可以進行接芽處理。對于平整性較好的砧木,可以直接進行嫁接處理;對于存在不平整情況的砧木,可選擇砧木相對平滑的一側,對準形成下切的趨勢,并將下切的深度控制在2.5~3cm之間。在接芽長削面內對準插緊,并使用塑料薄膜進行固定。第三,應該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用薄膜纏繞扎緊,確保芽眼的封閉性良好,避免水分的快速蒸發。能加快砧木與接穗的愈合速度,提升龍眼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在嫁接過程中對操作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整個技術的熟練性、切面的平整性以及樹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對于嫁接的成活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嫁接處理過程中應該提高重視程度。
3.2嫁接完成后的管理工作
在嫁接工作完成以后,砧木容易長出不定芽,需要格外注意,對于不定芽應該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對樹木的養分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因此需要及時觀察嫁接之后龍眼的生長狀態,一旦發現不定芽,應該及時進行處理,保證養分的供應良好。在嫁接完成2周以后,進行抹芽處理,通常會在傷口處使用1:1的鹽水溶液進行處理,按照每周1次的頻率進行處理,在接穗芽生長出來以后,薄膜會被沖破,對于少數沒有及時沖破薄膜的情況進行接芽處理,并使用相對尖銳的工具將薄膜挑開,促進芽的生長。
在嫁接3周以后,如果在觀察中發現接穗相對干枯,接芽出現變黑的情況,證明嫁接工作失敗,需要及時進行二次嫁接,通常二次嫁接的時間在春季,由于水分相對較多,加上溫度回升,成活率相對較高。對于秋季的二次嫁接,應該合理分配嫁接的位置,如果發現同一側面有芽成活,就不需要進行補接處理。
在嫁接成熟到第二次樹梢生長變得充實以后,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抽水枝去除,還應該注意選擇相對較直的枝條進行遮蔽處理,并減少太陽的曝曬,定期去除萌芽,在截除抽水枝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切口的平整性,避免寄生蟲的滋生。
在龍眼的生長過程中,田間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有效的田間管理,可以大幅度改善農作物的生長率,從而提升龍眼的質量和產量。在龍眼出苗以后,應對田間進行檢查,及時做好補苗工作,從而保證總體的長勢。對于弱苗應進行科學處理,保障營養供給。在龍眼的生長期和拔節期以及成熟期,應加強管理,既要做好水肥管理還應做好病蟲害管理,保證土壤營養充分,提高產量。另外,還應該及時觀察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進行種植,從而提升龍眼的抗病能力。同時還應該定期清理龍眼的病蟲害和上年的遺留病害。
3.3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龍眼金龜子是龍眼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蟲害,這種蟲害的關鍵在于預防。通常在每年的5月下旬是金龜子防治的關鍵時期,可以借助藥物的作用及時對金龜子進行滅殺。同時還能控制金龜子的幼蟲和卵,具體可以使用敵百蟲等藥物進行防治。在龍眼接穗抽芽之后,可在傍晚時間通過噴灑藥物進行防治。在金龜子防治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季節性因素、溫度、濕度以及種植園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防治,對于種植戶而言,需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科學篩選藥物,避免造成土壤和空氣的污染。
另一方面,需要及時中耕除草,在控制草害的過程中還應該維護生態平衡,完善的生態系統對于改善區域氣候條件、調節濕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過程中,在夏季格外注意避免出現高溫缺水的情況,應該通過保護天敵的方式,實現生態控制。控制好除草劑的使用量,避免造成雜草的大量死亡,影響微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對園中過度生長的雜草進行處理。中耕除草還能實現土壤翻耕的目的,對于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有重要的作用,能提升龍眼的產量和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龍眼嫁接的技術直接影響龍眼的成活率,甚至會造成龍眼樹的死亡。另一方面還應該重視嫁接之后的管理工作,及時關注龍眼樹的長勢,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多種舉措不斷改善龍眼的產量和質量。
(收稿: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