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英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綠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綠化建設是完善現代城市功能的必要工作之一,通過植物的栽植與布置,不僅能夠美化城市、改善環境質量,更能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所以綠化工程既是城市生態文明的體現,也是促進社會應用和諧安定的重要方式,基于此,主要結合青海城市綠化情況,對地被植物的應用和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青海市;園林綠化;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株叢密集、低矮,經簡單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蓋在地表的植物,具有經濟性和美觀性的特點,在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中占據較大比重。地被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除能提高城市綠化的整齊美程度外,地被植物是直接種植并扎根于土壤中,且覆蓋面積較廣,能夠對土壤進行加固,進而防止水土流失等情況發生,所以地被植物在城市綠化當中的應用,還具有較高的實用意義。
1地被植物在青海城市綠化中的重要意義
青海是我國省級行政區,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冬季漫長、夏季涼爽、降水量較少等特點,所以在城市綠化規劃和建設當中,需要結合當地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選擇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匹配性的植物進行栽植,才能切實保證植物能夠生存和成長,進而滿足城市綠化規劃的同時,節約成本支出。地被植物在青海城市綠化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4方面:
1.1生態價值
由于青海省屬于干旱少雨的地域,如果植物不能與這種環境相適應,勢必影響植物的生長周期和壽命,而地被植物可以通過其能夠吸納儲水的特點,在青海城市綠化當中充分發揮優勢,進而實現城市綠化效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另外,青海常年少雨,勢必在城市中會存在大量粉塵等污染物質,而地被植物能夠有效吸附粉塵,為城市的整體環境提供保障,滿足人們對生態文明的需求。
1.2觀賞與康養價值
城市綠化工程的建設,既是提高城市整體文明程度的必要手段,也是滿足公眾精神需求的重要方式,在地被植物的應用當中,通過獨特的株型、葉型、顏色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利用,在季節的變化當中,地被植物能夠展現更多元素,為公眾帶來視覺享受,有助于公眾在工作與生活的閑暇之余,放松身心,減輕心理壓力。另外,將地被植物作為隔離帶,對城市不同區域進行劃分,能避免高墻隔離所造成的密閉感和壓迫感的同時,對公眾進行區域引導。
1.3經濟價值
地被植物屬于多年生植物,常綠或綠色周期較長,能夠有效提高城市綠化的觀賞和利用時間,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并且地被植物除綠色元素外,還包含大量的花朵和果實,可以通過藥用、食用或作原料等形式創造經濟價值,將植物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緊密連接。
1.4科學價值
地被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有助于植物學及其相關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人們在獲得享受的同時,實現對于植物重視程度的提高,以此改善社會認知,加強公眾對于生態文明的意識。地被植物當中還包含著一些珍稀植物以及特種植物,可以通過人工方式不斷繁衍利用,進而實現保護作用的同時,彰顯此類植物的價值。
2地被植物在青海城市綠化中的應用原則
2.1植物群落的搭配
地被植物包括大量種類的植物群落,各個群落之間的形態和特質也存在差異,在對植物進行應用時,則需要充分考慮植物群落的科學合理搭配,才能切實提高城市綠化工程的實用意義。以青海實際情況來看,地被植物的種類繁多,其中喬灌草的復層結構,丁香的季相豐富,青楊的穩固挺拔,都應當作為設計與規劃工作所主要考慮的內容,在進行搭配時,應分別發揮不同植物的優勢作用,提高城市綠化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眭。
2.2植物成長因素的契合
無論植物的種類,在其生長過程中,勢必需要光照、溫度和水分,所以這類環境條件,也應當作為綠化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提高植物的壽命和價值,并減少浪費情況發生。針對青海的干旱少雨、冬季嚴寒的氣候因素,對植物進行綜合考量,選擇更加能夠耐寒耐旱的植物進行應用。
2.3符合本土文化需求
地域文化是當地經多年發展歷程所積淀的大量內涵底蘊,其中包括本土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追求等方面,所以在城市綠化設計當中,應當選取符合本土文化的植物進行應用,才能提高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的融合進度,在城市綠化中體現城市風貌,在城市風貌中加入綠化元素,實現鄉土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統一。
3地被植物在青海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3.1道路綠化
在青海城市綠化當中,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和設計工作的完善,在確保地被植物具備抗干旱能力和較強空氣凈化能力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用色彩鮮艷的植物進行應用,比如宿根福祿和草坪的結合應用,使得公眾在對綠化進行觀賞時,能夠從視覺方面產生跳躍式的色彩感受,進而有效降低駕駛疲勞,調節駕駛人員的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青海城市在一些陽光充足的區域,采用大面積種植色彩鮮艷的植物,以形成群落感和整體美感,而在道路的路基和分流車帶的設計當中,地被植物的應用通常以螺旋狀和流線型的形式居多,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避免對駕駛人員產生的阻礙。
3.2布置花壇
地被植物種類繁多,色彩、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通過設計人員專業化的搭配和組合進行花壇設計,能極大程度提高花壇的審美價值。青海市屬于冷色調城市,花壇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過對不同花色的地被植物進行組合,可以形成符號、文字或是圖案,從而加強花壇的整齊度和藝術效果。在一些城市的廣場當中,還可采用紫玉簪、紅色矮牽牛等色彩差異較大的地被植物進行布置,通過顏色的碰撞,帶給公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3.3花鏡設計
花鏡是根據自然風景林緣野生花卉的分布規律,通過藝術設計加工,提高園林景觀觀賞效果的一種景觀。在青海城市的花鏡設計中,通常將各種花卉自然斑狀混交,以其色彩形成景觀效果;同時為了加強花鏡的自然感覺,一般以選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結合,形成高低錯落有致的搭配方式,提高花鏡的群落美感。
4結語
地被植物在青海城市綠化中還以林下綠化、斜坡綠化和地被植物園等形式發揮作用,為青海市帶來生機與活力的同時,極大程度地豐富了青海人民的精神世界,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與城市的組合風貌。
(收稿: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