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力超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筑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對房屋建筑而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非常重要的結構方式,而對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而言,最重要的是工廠化制造。通過批量化的制造,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就可以順利進入現場施工。因此,裝配式混凝土能夠更好地確保房屋建筑的整體施工效率,從而節省大量成本,進一步保證房屋質量。
關鍵詞: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中,各種新興技術的應用會對建筑本身的質量產生影響,促進質量的提升。同時在新的建筑技術的應用中,房屋建設工程不同部分的建設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房屋建設的總體建設效率會得到提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的應用,會對房屋建設工程效率的提升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時,建筑技術中所帶有的環保性能也不容忽視。
1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
1.1PC技術
對于預制疊合樓板的房屋施工技術可以縮寫為PC技術,其主要著眼于支模現澆的房屋疊合樓板處理工藝,因此可以用來處理內部的房屋剪力墻或者電梯井等特殊的房屋施工部位。此外,施工單位如果需要將預制件安裝在房屋建筑物的外部裝飾層、室內窗框部位、房屋墻體或者房屋保溫層等部位,那么也可選擇運用PC施工技術手段。經過以上的房屋施工工藝改進,應當能夠保證房屋建筑構造具有密閉性的特征,并且可以有效簡化制作與安裝預制房屋整體結構的環節。因此在目前的房屋建造施工領域中,對于PC的工藝技術手段應當予以逐步的推廣運用。
1.2NPC技術
NPC技術現階段主要用在房屋建筑的剪力墻、搭建模板和后期處理等環節中,主要是用于對多層次并且數量較大的剪力墻構造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時就要運用合理的技術來對剪力墻的受力進行詳細的計算,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相關單位可以更加有效地對剪力墻進行施工。比如,對于多層剪力墻而言,NPC技術主要是用于連接邊緣構件和干式連接房屋樓蓋等。
1.3PCF技術
建筑施工人員對于房屋腳手架以及外部的房屋建筑模板都可選擇PCF的施工工藝手段,從而確保達到精確計算裝配式房屋施工誤差的效果,充分體現最大化的外墻承載性能。與房屋結構的傳統施工工藝處理方法相比,運用PCF的全新工藝手段具有優化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作用,確保及早察覺建筑施工誤差,從而達到合理消除房屋建筑施工誤差的目的。例如,在制作房屋疊合樓板與現澆剪力墻等關鍵的施工階段中,運用PCF的施工處理方法可以達到比較顯著的房屋結構質量優化效果。
1.4預制混凝土剪力墻技術
混凝土剪力墻是典型的豎向承重結構,其中包括疊合式樓板、墻板和預制樓梯等。但是在部分工程中,相關施工單位會忽略對該部位的嚴格監管,這樣就使得剪力墻無法承載房屋的自重,還會發生滲水或者裂縫等情況。因此,相關技術人員要詳細地對工程進行計算,這樣可以確定水平接縫和邊緣構件的準確位置,以免出現誤差對施工造成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技術工作人員也要注意剪力墻中的豎向縫隙的隱蔽性,采用錨固處理和多種處理方式對鋼筋和預制墻板進行有效處理,避免出現質量問題。施工工作人員必須對裂縫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將發生的裂縫及時進行密閉,以免裂縫發生延伸;同時要對剪力墻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檢查。剪力墻技術在現階段的使用過程中還是會存在很多問題,必須對其進行完善,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全方位的考慮,這樣才能進一步確保預制混凝土剪力墻技術的效果。
2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生產技術
2.1生產線設計技術
通過對預制構件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手段、工序要求、技術參數等進行整合,形成流水線的加工設計技術,優化布局合理進行物料運輸,形成一個產能優化的綜合性設計技術手段。預制構件鋼筋制品加工設備功能以及布局更為完善,實現了精細化的布局設計處理。
2.2自動化加工技術
通過對鋼筋骨架一次性復合成型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實現了墻板鋼筋骨架的標準化和單元化處理,并將其分為隱梁、隱柱、網格等相關模塊系統,實現了自動化處理,真正做到模塊單元自動化組裝優化。
2.3智能化控制技術
通過對智能配電設備和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實現智能化管理,可以加強對關鍵工序的管理,實現智能化控制。
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安裝技術
3.1采用裝配整體式預制混凝土剪力墻聯接
剪力墻是現代高層建筑筒體框架結構中抗風墻或抗震墻、也被稱為結構墻,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的墻體,一般在建筑中分為兩種,即平面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在剪力墻與剪力墻的聯接中,在縱向方向上采用漿錨孔方式聯接,上下的鋼筋需對應并保證在誤差范圍內。
3.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柱與柱連接
在柱與柱的縱向聯接中,雖然基本上都是套筒灌漿聯接和漿錨搭接兩種聯接方式,考慮其強度問題,充分借鑒成功的使用案例,使用套筒灌漿聯接,需要注意的是套筒灌漿連接方式在聯接中嚴格要求柱根部與下層柱伸出的鋼筋完全對應;在現場施工中出現較多的問題就是框架節點鋼筋密集,要在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框架梁柱和節點的配筋,特別是在框架柱四角,梁柱鏈接集中位置,配置受力筋或采取筋節點避讓方式,這樣可以使施工效率獲得了提高。
3.3柱與梁的聯接及梁與梁的聯接
柱與梁的聯接主要分為柱側面與梁的聯接、柱與梁在柱的支座位置的聯接,這樣的聯接一般均采用后澆筑混凝土聯接,需要在施工工作中注意的是構件的鋼筋會錨固出現長度不夠,現場可以實施鋼筋加錨固板或機械套筒來解決。在梁與梁的聯接中主要是梁與梁縱向之間的聯接和柱梁與此梁的聯接,一般均采取后澆混凝土聯接,鋼筋與鋼筋的聯接為保證經濟和施工效率均采用機械套筒,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采用注膠套筒或灌漿套筒,具體可根據施工的環境和要氣來確定。
3.4先進的技術需要先進的管理技術做支撐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技術在對與施工中的規劃、協調,科學調度,質量控制無時無刻不在考驗工程的管理能力,所以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科學的管理方法,高水平的現場調度是整個生產工程的保證,在技術更新、施工方法更新的同時,現場管理的能力是一切的基礎,只有將新的建筑方式,技術創新和高水平現代化管理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擴大市場規模。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科學技術的強大推動下,增強了建筑勘查設計工作效率,建筑設計方案也符合實際情況,結構設計方案也獲得了人們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尤其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建筑結構施工中,滿足了設計要求,對提高施工效率具有極大的幫助。由此可以看出,裝配式混凝土構件具有良好的發展市場,而且會處于不斷發展和進步之中。要想更好地滿足設計要求,施工技術人員要對吊裝工作進行充分了解,防止裝配誤差的出現,從而使施工質量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斌,胡江海.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創新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5):147-148.
[2]黃子希.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4):166.
[3]周韜.基于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0(3):91-92.
[4]孫雄.試論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及建造工藝[J].建材與裝飾,2019(34):106-107.
[5]羅坤.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探析[J].河南建材,2019(6):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