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偉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畜禽養殖業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保證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基層獸醫積極進行疾病防控工作。本文以基層獸醫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出現的誤區作為切入點,詳細分析了相關影響因素,并在技能培訓、藥物使用等方面進行了改進措施研究,希望為畜禽防治工作提供參考幫助。
關鍵詞:基層獸醫;畜禽疾病防治;常見誤區;處理對策
前言:我國人口眾多,為保證居民生活以及營養需求,市場對于日常食用肉類以及奶蛋等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高,這也導致了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逐步提高,也對其健康科學的發展與供應有著更高的要求。畜禽養殖行業在發展中需要基層獸醫對畜禽疾病防控進行管理,提升檢疫工作質量,避免因禽畜疾病造成過重的經濟損失。
1 基層獸醫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的誤區
1.1診治階段問題
由于受到地域環境影響,很多畜禽養殖的推廣區域都處于基層或偏遠地區,這些區域相對來說距離城市經濟中心較遠,醫療條件并不發達,獸醫的綜合水平比較有限,在面對畜禽疾病時往往沒有科學的方法指導,只能根據摸索或口耳相傳等形式得來的經驗進行診治判斷,這樣一來,往往會存在很大的誤差,最終導致畜禽的疾病難以得到正確有效的診斷,進而導致經濟損失。此外,還有很多基層獸醫群體沒有經過相應的學習,更沒有受到過系統化的培訓,所以在進行畜禽疾病診治工作時由于自身業務能力的不足以及經驗的欠缺,會導致所開的藥物無法對癥,白白浪費時間延誤病情[1]。并且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基層獸醫嚴重缺乏臨床經驗,并且相關診治技術與設備較為匱乏,需要加以改善解決。
1.2存在用藥誤區
在基層獸醫進行畜禽疾病治療工作過程中,藥物的使用十分關鍵,決定了能否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狀況。然而部分基層獸醫的用藥經驗較為淺薄,存在著很多的使用誤區,在進行畜禽診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無論是什么病因都盲目使用藥物的情況,這種用藥方式往往會帶來不良影響。在診治過程中,獸醫應根據畜禽的實際病情進行針對性用藥,否則難以產生較好的效果,并且一旦出現用藥錯誤,還容易造成更糟糕的影響。另外,在一些地區的基層獸醫的工作中,經常使用較多的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并且產生了依賴性,無論什么病癥都想要使用抗生素,但對抗生素的負面影響缺乏考慮。長期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使病菌抗藥性增強,并且該藥物在畜禽體內累積,影響后續出產的農產品質量。
1.3藥量控制問題
由于畜禽類疾病往往規模成群體性,養殖戶的情緒比較焦急,基層獸醫經驗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不會造成經濟損失,往往會選擇大劑量的施藥,意圖立竿見影的控制畜禽疾病程度,然而這種用藥方式存在著很大的潛在負面影響。醫學始終應遵循對癥下藥的理念,獸醫也是如此,但即使是對癥下藥也需要對藥量進行控制。例如在畜禽出現腹瀉情況時,迅速大劑量的使用止瀉藥物,在治療有一定效果后又立刻停藥,如此反復,反而會導致病情不斷復發,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基層獸醫需要加強對于藥物的了解,以免產生用法與用量問題。
1.4治療操作不當
除了診斷、用藥等誤區,治療階段的不當操作往往也是缺少經驗的基層獸醫常犯的失誤,在畜禽治療過程中,治療手段通常為注射藥物或者口服藥物的方式,不同的治療操作手段在治療方向上也會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發生,由于溝通不清晰,養殖戶或沒有經驗的基層獸醫可能會把注射用藥用于口服,對治療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
2 加強基層獸醫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改進策略
2.1加強基層獸醫專業技能培訓
在進行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時,其中最關鍵的基礎就是基層獸醫的專業技術水平問題,只有基層獸醫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保障,才能實現畜禽疾病防控工作的高質量進行。現階段,很多地區的基層獸醫并不具備科學化、系統化的專業技術學習經歷,對相關疾病防護知識一知半解,并且嚴重缺乏實踐經驗。這種情況對于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問題,應組織基層獸醫開展學習活動,在培訓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獸醫知識,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了解先進的獸醫領域技術知識,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臨床經驗,只有經過這樣完善化的培訓學習,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基層獸醫工作崗位當中,對畜禽疾病做出更準確更科學的診斷與治療,并且減少在工作中出現的失誤與問題,促進畜禽養殖業的進一步健康穩定發展。
2.2強化診療過程科學性
基層獸醫的診斷與治療是去除畜禽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科學合理的祛除畜禽疾病,基層獸醫應提升對診斷的重視程度,對診治過程進行科學性強化,防止出現誤診錯診,延誤畜禽病情。在實際工作中,獸醫需要明確相應用藥目標與用藥操作手段,并對病情種類進行仔細判斷,防止經驗主義帶來的輕慢,并且要根據畜禽身體以及病情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用藥調整。若是條件符合要求,要在施藥前對患病畜禽進行藥敏試驗,防止出現不良反應。此外,在治療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于畜禽的護理觀念,定期對畜禽的窩圈進行消毒,提高畜禽身體抵抗力,防止交叉感染[2]。同時,在治療中注意操作手段,在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方式中選擇最適合的選項,以期達到最佳的整體治療效果。
2.3合理使用藥物與用藥量
為了減少治療誤區,在畜禽疾病治療過程中,基層獸醫要關注藥物的合理使用與藥量管理。在使用藥物時,應以畜禽的實際病情為關注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工作,不能憑借主觀感覺來頻繁增加或減少藥的劑量,并且要謹慎的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防止產生負面影響。抗生素類藥物一定要盡量避免長時間給畜禽使用,并且常見的腹瀉、中暑、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疾病都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在藥物使用療程方面,基層獸醫要積極進行科學規劃,根據畜禽疾病狀態以及治療恢復情況來合理安排藥物的使用療程,一般情況下藥物的使用療程為三到五天,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應按照常規療程給藥,確保藥物發揮應有的效果。當藥物在使用了一個療程之后,還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再次進行鞏固,繼續服用一至兩次藥物,從而起到鞏固治療效果的作用。
2.4加強禽畜疾病防治宣傳力度
想要提升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水平,不僅需要考慮基層獸醫的醫術水平與用藥經驗,還需要加強對于畜禽疾病防治的宣傳力度,在基層開展相關疾病防治推廣,將畜禽養殖戶自身的疾病防治意識提高,才能在根本上減少疾病的發生。在畜禽防范治療工作中,養殖戶們往往忽視了防治的重要性,缺乏相關概念,需要獸醫人員進行宣傳提醒,督促做好防疫以及檢疫工作,通過科學宣傳的方式,不斷提升畜禽養殖戶的疾病防范意識,在發現疾病苗頭時,及時尋找基層獸醫進行診治,防止疾病影響擴大。若是缺乏相關意識,對畜禽病情缺乏重視性,那將帶來更加不利的影響。
結論: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禽畜養殖疾病防治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僅是技術方面,還有防控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并不利于禽畜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基層獸醫應加強職業責任意識,積極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運用更加科學的防治手段進行工作,幫助提高養殖規范性,加強防疫宣傳,促進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晶,董杰鳳.基層獸醫畜禽疾病防治現狀及應對[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04):78-79.
[2]華嬿.關于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禽疾病的防治策略[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31(02):65.
[3]王瑞平.獸醫防治畜禽疾病的誤區及優化舉措[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