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超



摘 要:在制造泡沫塑料芯材過程中,多使用機械加工成型的方法,該方法材料利用率低、生產周期長、報廢率高且成本高。針對以上問題,分析研究了泡沫的熱成型性能,發展了一種泡沫塑料的熱成型工藝,制備出了符合要求的泡沫塑料芯材,有效的解決了原有泡沫成型中的諸多問題,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PMI泡沫;真空熱成型;回彈控制;熱蠕變
1 引言
隨著戰斗機在性能上的不斷提高,復合材料夾層結構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復合材料夾層結構采用先進復合材料蒙皮做面板,夾芯為輕質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亞胺即PMI(polymethacrylimide)泡沫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閉孔硬質泡沫[1],其具有優良的絕熱性能和耐高低溫性能。PMI泡沫芯具有力學性能上各向同性,便于機械加工,與各類型樹脂兼容性好的特點,近年在高性能夾層結構芯材上得到大量應用。PMI泡沫主要有機械加工及熱成型兩種成型方式。泡沫塑料芯材制造多使用銑削加工成型方法,該方法材料利用率極低、生產周期長、報廢率高且成本高。尤其是當泡沫零件曲面較復雜且弦高較大時,材料利用率將低于10%,且加工難度很大,極易斷裂而引起零件報廢。因此,很有必要對泡沫芯材的熱成型工藝進行研究,以解決原有泡沫加工中的諸多問題。
2 泡沫熱成型工藝試驗
2.1試驗材料及設備
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的泡沫材料ROHACELL 71 HF為依據,選擇與該材料性能接近但熱成型性更好的ROHACELL 71 WF硬質泡沫塑料作為試驗材料。ROHACELL是一種閉孔剛性發泡材料,用于輕質夾層結構聚甲基丙烯酰亞胺閉孔剛性泡沫(PMI),由德國德固賽公司生產,性能見表1[2]。
工藝試驗過程所需設備主要有烘箱、熱壓罐、真空泵和成型模具。成型模具選用某型號飛機某復雜外形的泡沫夾層結構件工裝,該零件貼模面為雙曲率、大弦高、波浪形復雜曲面,其中泡沫厚度18mm,曲面最大弦高接近200mm。如選擇銑削加工方法需要使用200mm厚的泡沫板,大約銑削2天時間,并且材料利用率低于10%,材料費用比熱成型所用等厚度板高10倍以上。如能用18mm等厚板通過熱成型實現零件制造,能大大節省制造成本、縮短加工周期,這將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2.2 關鍵工藝試驗過程
1)為研究18mm厚泡沫板在200℃、抽真空(壓力接近-0.1Mpa)、周圍壓邊的情況下的最大拉深深度,選擇了變曲率成型工裝(如圖2所示)進行了泡沫的成型性試驗。最終泡沫的最大成型深度接近200mm。在沒有壓邊和增加潤滑的情況下,最大拉深量完全可達到200mm。
2)PMI泡沫熱成型前把備好的泡沫塑料芯材放置于成型工裝中,使用真空袋封裝,當外壓在0.3MPa時的工藝參數曲線如圖3所示。
2.3 工藝試驗參數和變形過程
泡沫熱成型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將泡沫加熱到一定溫度,以降低泡沫的屈服應力,進而激活材料塑性的一種工藝方法。依據工藝原理,實現泡沫熱成型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成形溫度和加壓位置。同時,為提高零件的貼模度,有效控制泡沫的回彈變形也成為熱成型過程的關鍵。
泡沫的熱成型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泡沫干燥。在PMI泡沫熱成型前,將泡沫在空氣循環烘箱內,最少要在130℃下干燥3小時,要讓空氣能夠不停的循環,同時必須嚴格執行板材放置和控溫的要求,泡沫應在烘干后8小時內使用。
2)真空袋包裝。將泡沫放置在曲面成型模上,利用膠帶或定位銷對泡沫進行定位,泡沫表面放無孔膜和透氣氈,密封與真空袋中然后放入烘箱或熱壓罐。
3)加溫階段。經過2小時將烘箱溫度從室溫升到195~205℃,升溫速率要小于2℃/min,保溫時間為t,選擇時間t的選擇依據為:t=max(15+h,0.7~1mm/min),h為泡沫板厚。
4)壓力路徑。待泡沫保溫時間結束后,抽真空或加外壓成形,抽真空或加外壓的速度要適當放緩,以免造成泡沫斷裂。根據材料厚度,保壓15-25分鐘后開始降溫,但壓力一直保持到溫度降至60℃后才卸壓。
5)降溫階段。保壓完成后,烘箱溫度從200℃降至60℃,60℃后泡沫形狀基本穩定。溫度降溫速率是影響泡沫回彈的重要因素,降溫速率要小于0.5℃/min,如有條件應盡量延長降溫時間。
6)脫模。拆除真空袋,脫模前使用塞尺檢驗成型后零件的貼模度。取件后應用密封袋包裝,避免泡沫吸濕,放置于干燥、通風處備用。
依據以上主要步驟,通過熱成型18mm等厚度泡沫板,最終得到了制造(如圖1所示)零件所需要的泡沫芯材,泡沫貼胎度滿足使用要求。
3 PMI泡沫壓縮蠕變性能驗證
作為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一定的蠕變性能。所謂的蠕變性能是指材料在一定的溫度情況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在特定壓力下發生的變形。例如復合材料在熱壓罐內的固化工藝過程。
熱成型后的泡沫質量必須經過質量一致性檢驗(入廠復驗)合格后才能投入實用。依據聚甲基丙烯酰亞胺閉孔剛性泡沫(PMI)塑料專業材料規范進行質量一致性驗證[4],除壓縮蠕變外,其它檢驗性能參數全部合格。該類型泡沫夾層結構件在熱壓罐內的固化壓力為0.3MPa,固化溫度為180℃±5℃。為驗證熱成型后泡沫的壓縮蠕變性能,采用在熱壓罐內模擬夾層結構件的工藝環境方式,對18mm厚泡沫平板件進行壓縮蠕變性能試驗驗證。當外壓在0.3MPa時的工藝參數曲線如圖4所示。試驗完成后對泡沫各區域厚度進行測量,板厚無明顯變化,完全能夠滿足零件制造要求。
4 分析與結論
4.1研究了ROHACELL 71WF PMI泡沫熱成型的工藝過程,證明了該牌號泡沫熱成型工藝的可行性,并制造出了滿足使用要求的零件夾芯泡沫件。
4.2 PMI泡沫在200℃情況下,根據泡沫厚度保溫一定時間抽全真空或加外壓至少15分鐘后保壓降溫,脫模取件。將PMI泡沫板密封于真空袋加熱到200℃進行熱成型,簡化了加工工藝,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材料成本,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4.3通過對熱成型后的ROHACELL 71 WF硬質泡沫進行壓縮蠕變試驗,泡沫的性能完全能夠滿足生產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 楊洋,劉軍,盧鑫.固化壓力對PMI泡沫/高溫固化環氧碳纖維夾層復合材料膠接性能影響的研究[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12(1):14-21.
[2] 胡培. ROHACELL?技術手冊, 德固賽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Z]. 2007.8.31
[3] 蘇航,王翀,段正才,等. PMI泡沫的熱成型工藝研究及其應用分析[J].安徽化工,2018(1):66-68.
[4] 西安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聚甲基丙烯酰亞胺閉孔剛性泡沫塑料專業材料規范[C].材料標準,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