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浪波



摘 要:以國家管網質量監督總站廣州分站(以下簡稱廣州分站)負責的華南片區的油氣管道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為切入點,研究相關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提出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創新系統設計思路。在“互聯網+”新常態及數字化時代的背景下,采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開發理念,立足石油天然氣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監督業務注冊申報、質量監督方案的編制、質量監督交底、日常工作的開展、質檢點的控制、質量監督報告編制、檔案整理等各個環節,設計油氣管道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創新系統平臺,重點探討本系統平臺的開發設計及應用,著力解決當前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促進油氣工程質量管理機制良性發展。
關鍵詞:管理系統;質量監督;油氣工程;項目管理
1.質量監督體系及概述
油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是接受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委托,代表政府部門的第三方強制監督組織,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該類工程的建設投資額大、建設環節多、專業交叉多、參建單位多、工程周期長,必然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專業性、技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目前,國家管網的油氣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由質量監督部開展,監督部架構如下所示:
監督部主要由相關專業人員構成,質量監督總工程師負責日常工作的開展。
依據相關法律要求,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建設工程開工報告(或施工許可證)時,必須向質檢機構辦理工程質量監督申報,提交《工程質量監督注冊申請書》,并附上相關材料【1】。收到注冊申請后,質量監督分站或總站回函,并完成質量監督注冊,并著手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具體流程如下所示:
目前,質量監督日常工作開展可采用巡查、聯合檢查等形式,檢查內容主要為質量行為和實體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后,通過口頭告知整改、《聯絡單》、《問題整改通知書》、《停工單》的形式進行整改。在整個質量監督工作流程中,根據不同工程項目大小和類型,將形成的各類文檔資料。
2.質量監督系統搭建背景分析
如今,互聯網技術發展日趨成熟使得依托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工程質量管理的系統化、數據化愈發重要。同時,在質量管理數據積累到一定量后,基于大數據分析實現質量管理數據查詢、數據分析、數據報告總結也將成為企業完善監督手段、提升質量監督管理、創建優質工程的重要手段。
查閱近年來的數據,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的思路層出不窮。連惠【2】發布的《信息化建設對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指出,信息化建設對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有利于:
2.1健全監督檔案,實施對各責任主體的動態監管;
2.2促進建設工程項目現場與監督機構無縫對接;
2.3報監、審批、工作開展等實行網上處理,提高工作效率。
史濟敏【4】在《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未來發展》提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為:
2.4遵循建設的基本邏輯,做好制度的建設;
2.5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
本文重點探討了互聯網+油氣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結合后,采用織信INFORMAT開發平臺技術,提出了油氣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搭建方案。
3.系統設計
3.1管理系統簡介
本系統立足于國家管網集團質量監督站的工作內容和程序,考慮到與參建各方系統平臺協同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強數據分析管理等方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作為系統開發平臺,織信INFORMAT軟件開發平臺功能強大,具備海量豐富的真實場景應用模板,可降低企業部署及學習成本;支持多系統、多應用、多項目的場景需求,實現企業一站式閉環管理;高度靈活的自定義模板,支持多維度拓展延伸,打造個性化應用;智能化流程管理+腳本控制,定制專屬工作流,實現高效協同;強大的插件引擎,支持Wiki、在線文檔、云盤、甚至是靜態頁面開發。該平臺與其它同類主流軟件開發平臺對比,具有極大的開發優勢。具體下表所示:
3.2系統結構
本系統以織信INFORMAT軟件開發平臺做支撐,快速構建業務系統框架,實現業務系統的開發,其總體結構如下圖所示。
3.3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內容模塊
質量監督管理系統主要由報監、質監點設置、日常監督、問題整改、不良記錄、驗收及備案、工程檔案、統計分析等模塊組成,具體如下表所示:
3.3.1報監模塊
作為質量監督機構與對外窗口,涉及數據的交互訪問,是本次系統設計的第一個重點和難點?!?】工程建設單位經辦人可直接通過互聯網訪問本系統,根據指引填寫《注冊表》,提交資料。報監所提交的資料,是編制質量監督方案和計劃、設置質監點的基礎,是質量監督工作的開端。下圖是報監的主要流程:
3.3.2日常監督管理模塊
質量監督部的日常監督檢查是工程質量管理的核心。日常監督管理模塊依據質量監督的工作方式、程序和內容,利用先進的數字化管理技術將零散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標準化、條理化、規范化,將重復的日常工作進行統一管理,便于后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下表詳細的列舉了日常監督管理模塊的主要表單內容及相關設計。
3.3.3工程驗收及質量監督資料歸檔
施工單位在完成設計及合同內容,工程完成規劃、消防和環保等有關專項驗收后,質量監督部、分站參與竣工驗收,著重關注工程質量驗收內容,驗收完成且合格后,編制質量監督報告,并整理各項質量監督資料,形成檔案。
3.4智能移動端
智能移動端(APP)是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第二子系統,是基于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二次開發,具備實時發布信息、圖片、語音、視頻和定位等功能,可實現質量監督管理高效、便捷的目標。各參建單位的人員可以通過注冊APP(需輸入相關驗證信息),同步接收工程動態監管信息,并支持資料提交等功能。鑒于智能移動端的二次開發屬性,本次創新設計暫不涉及。
3.5質量管理信息平臺
質量管理信息平臺為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平臺的第三子系統,依托于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平臺,將集團的所有批準、在建、完工工程的質量管理及建設進行統計分析。
質量管理信息平臺的搭建充分利用數據篩選、分析技術,將業務系統內各個獨立的項目進行數據關聯和分析,通過質量管理信息平臺建立項目、企業、人員以及質量、信譽信息之間的聯系,并作用于新建工程的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及質量監督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工程質量的水平。
質量管理信息平臺內信息關聯結構如下圖所示,通過對項目信息庫的分析處理,將優質工程作為模板性的示范。參建方與各項目和分站、建設方關聯。分站、建設方可調取工程項目的總體信息??傉竞图瘓F總部具備整個系統的最高權限。
4.系統應用特征
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平臺是廣州分站結合日常質量監督工作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監督管理而設計的成套系統,系統搭建完成后,將實現以下目標。
4.1注冊便捷化
依托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平臺,國家管網集團下油氣工程將由紙質報監轉變為系統報監,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便捷性。建設單位根據系統提示填報資料,質量監督總站和分站進行線上審核,可縮短交互的時間,實現質量監督注冊登記的“當日辦結”。
4.2工作規范化
質量監督管理系統平臺嚴格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油氣管道工程質量監督實施規定》(DEC-OGP-R-QM-001-2020-1)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立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不斷強化質量監督工作流程。較傳統的工作方式,質量監督管理系統不僅能保障工作規范化,同時加強工作過程的痕跡管理和完備監督檔案管理。
4.3 內部扁平化
質量監督管理系統通過系統權限設置、角色管理、各類審批流程設計,實現質量監督機構內部透明化管理。總站、分站、監督部在自身的系統權限內開展工作,實現質量監督機構內部扁平化管理。
同時,總站和分站通過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直觀地了解監督部近期的工作狀態及工程監管情況,有利于進行差異化管理,提高質量監督人員履職盡責能力。
4.4 分析全面化
前端業務系統收集大量的項目、企業、人員等信息,同時結合質量監督部開展的工作,生成項目的監督檔案。如何將這些獨立、分散的信息匯聚并進行挖掘分析,本系統平臺將做重點研究。
4.4.1結合工程監管動態對報監、在建、完工、驗收、備案各監督狀態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4.4.2結合工程類型及工程狀態對長輸管道、 LNG項目、CNG站場等項目進行數量及工程量的統計、分析;
4.4.3結合日常監督工作對監督員日常監督記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信息統計;
4.4.4針對日常監督檢查中發出的問題整改通知單進行歸類、問題閉合圈統計分析;
4.4.5結合質量監督的報監,對項目經理、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執業情況進行異常狀態分析。
5.結語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管理技術已經融入越來越多的行業。通過互聯網技術與油氣工程有機結合,加強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創新化建設,解決當前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高質量監督工作效率和水平。
系統平臺搭建完畢,可推廣到各個分站,實現集團下的全國的油氣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聯網,同時為集團的質量管理工作與上級信息平臺對接,促進與全國、省、市一體化信息平臺信息聯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榮光 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分析——以建筑施工實踐為例[A],2013
[2] 連惠.信息化建設對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14(2):299
[3] 蔡婷,李景成,唐傳政.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創新設計[J].工程質量,2021,39(3):39-43
[4]史濟敏 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未來發展[J],工程技術,2021
[5] 楊福波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分析[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