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成 陳超鑫



摘 要:在科技的引領下,電力電子電路設計標準與要求提高較多,特別是高密度PCB設計,需要徹底解決串擾問題?;诖?,本文將圍繞串擾原理,探討提高信號完整性的方法,以便為電力電子電路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PCB電場;電子電路;串擾及屏蔽
引言: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功能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性能也在不斷提高,電路板的密度較以往相比有較高攀升。信號頻率變高,以及電路板尺寸變小等問題,增加了PCB 設計中電場串擾的可能性?,F實表明,串擾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其超過一定界限,后果就會比較嚴重,可能會誘發電路的誤觸發,影響系統穩定性。為了將電場串擾問題解決,需要在了解串擾產生機理的基礎上,尋找恰當的方法,對負面影響合理抑制。
1串擾的產生機理
串擾是較為籠統的概念,當信號在傳輸線上按照既定軌跡傳播時,信號之間(這里特指相鄰信號)會出現干擾,干擾主要是由于電磁場的作用。受到電磁場影響,相互耦合才會發生,噪聲電壓信號出現。具體來說,串擾就是能量由一條線在不被認可的情況下耦合到了另一條線上,串擾模型如圖1所示?,F實中,人們把噪聲源所在的位置節點稱為干擾線,另外的傳輸線稱為受擾線。研究發現,串擾產生的物理原因比較簡單,是干擾和受擾線之間,因為耦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耦合電感。在具體應用中,當傳輸線工作頻率較高,同時信號升降時間非常有限時,就會增加串擾的可能性。因為在這一階段,瞬時電壓會轉換,從而誘發串擾問題。事實證明,兩條傳輸線的距離(作為核心參數)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布線空間上,線的距離越小,意味著互感與互容會變大,從而形成嚴重串擾。
2串擾的危害
在線間串擾耦合在電力電子電路中是比較嚴重的危害,研究發現,在總線系統中,需要始終保持傳輸線的有效特征,但實際應用中,傳輸延遲會發生改變,和開關方式改變存在密切聯系。電場和磁場之間影響力的大小,會數據狀態的變化有關,數據狀態的不同,在某種程度會誘發電感和電容一系列參數的變化,在應用期間,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傳輸線參數變化不定,會隨數據傳輸模式改變,想要實現精確的時序設計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信號完整性分析,難度也會比較高。在高密度PCB設計中,需要考慮多種PCB影響要素,實踐證實,完整的接地平面在應用中是基礎保障,在其輔助下,可以忽略交叉耦合影響(遠信號線的)。盡管如此,當功率較大信號穿過元件時,抗串擾能力將會被弱化。在PCB設計中,如果這方面的處理不到位,就會誘發以下兩種相對典型的故障。第一種,串擾引起的誤觸發。誤觸發在實際應用中出現頻次較高,主要是由信號串擾造成的,是最常見的故障[1]。串擾噪聲誘發的網絡邏輯錯誤如圖2所示。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邏輯錯誤故障是因為信號通過耦合電容,會有噪聲脈沖形成,隨著脈沖的增多,會增加接收端的壓力,造成通信的困擾。如果脈沖強度過大,將會直接壓垮系統,觸發脈沖一旦形成,邏輯功能混亂可能性便會增加。
第二種常見故障是串擾引起的時序延時。在數字系統設計中,需要解決的一個棘手以及系統問題就是時序問題。研究發現,當噪聲脈沖不斷疊加,并且沖破助力進入到被干擾網絡,就會造成網絡混亂,除了出現網絡邏輯錯誤外,勢必會干擾信號,導致網絡信號延時?;谏鲜銮闆r,在實際PCB設計中,時序延時通常較難控制。根本原因在于干擾源網絡本身靈活度高,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想要對延時(串擾引起的)有效抑制,必須采取屏蔽措施,提高系統電路穩定性。
3屏蔽的原則與方法
結合前文介紹可知,串擾在PCB設計中屬于棘手又普遍的問題,其對系統的影響是多個角度的,同時也是比較負面的。為了將串擾消除,降低其可能性,最基本的方法是從串擾的原理出發,采取恰當的屏蔽方法,讓干擾源網絡形成的耦合從源頭減小[2]。通過深度研究了解到,想要在PCB設計中,完全消除串擾是極不科學的,完全避免串擾,可能性為零。這一點前文已經證實過,串擾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消除不可能,但可以在系統設計中將串擾弱化,使其接近于零。在現實工作中,可以從以下角度優化:(1)在合理布線的前提下,將傳輸線間的距離按照需求適當延長,這是最基本的措施,但往往效果理想。或者盡可能地減少,讓傳輸線平行長度趨于理想,實現不同層間走線。實踐證明,不同層間走線屬于理想的屏蔽方案。(2)相鄰兩層的信號層至關重要,在高質量走線時,為了保證效果。必須保證走線方向科學,達到一定的垂直性。在現實工作中,盡量避免平行走線,這是最基本的保障,不容忽視。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層間的串擾,抗串擾效果才能理想,并提高走線的合理性,實現串擾最小化。(3)在確保信號時序的基礎上,還要綜合考慮器件的性能。轉換速度低的器件往往應用價值高,屬于相對理想的選擇。借助器件的選擇,使變化無限放緩(電場與磁場的),從而降低串擾,這種方法的效果十分理想。(4)在設計層疊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滿足特征阻抗同時,還要將布線層的情況與參考平面的薄厚考慮進去,增加介質間的耦合度,從源頭減少耦合。(5)多層設計時,為了滿足線路使用要求,表層的電場耦合屬于關鍵,需要達到一定要求,只有強于中間層,才能降低串擾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相對敏感的信號線,為了保證降擾效果,應全部分布在內層。
4端接微分電路降擾法
端接微分電路降擾法實際應用非常廣泛,其設計原理比較先進。傳統的方法是站在傳輸線的物理形態角度,去考慮減小串擾的方法,例如:將耦合長度減小等?,F實中,雖然原有技術方法(減小串擾的)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樣也存在短板,需要用硬件的空間作為換取的條件。在這樣的前提下,一種新型抗串擾方法應運而生,該方法是以串擾產生機理為前提,通過平衡容性和感性的關系,將耦合合理控制。在具體應用中,可采用端接微分電路,借助RC微分電路完成對串擾的抑制,串擾信號模型如下圖3所示。
結論:綜上所述,在多方面的需求下,許多過去被忽略的高速設計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對系統性能發揮著關鍵作用。對于串擾噪聲而言,在現實工作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合理找出影響系統運行的網絡,在此基礎上,采取系統性屏蔽措施。而不是盲目進行抑制(針對串擾噪聲的),否則將會影響布線的效果,并和布線資源相矛盾。經過研究發現,微分降擾法實施效果比較理想,不僅電路易于實現,而且成本較低,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袁義生,蘭夢羅.電力電子電路PCB電場串擾及屏蔽研究[J].電子器件,2020,43(06):1215-1221.
[2]唐燕影.PCB布線產生的串擾及其解決辦法[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08):263.
作者簡介:
周學成(1984-),男,湖南省長沙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