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朝明
摘 要:在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和科學技術不斷提升下,機電設備在各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促進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而其運行中面臨的各項影響因素也日漸增多,極易出現磨損、老化和損壞等問題,阻礙了設備功能的正常發揮。在此基礎上,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維修策略,改變其運行現狀。
關鍵詞:機電設備;管理維修;預防性維修;電氣維修
引言:
在企業生產工作的不斷展開下,機電設備極易產生零件損壞或老化的現象,影響設備質量。一旦故障不能得到及時處理,不僅設備無法正常使用,還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難以預估的損失。對此,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最看重的一部分內容就是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在良好的管理維系工作下不但能有效降低成本投入,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效益。因此,極有必要對具體的管理維修策略進行分析。
1 機電設備管理策略
1.1充分落實預防性維修
一般這種維修方式也可以被稱為定期維修,即企業依照自身設備的實際應用狀況計劃一個周期開展一次維修工作,或者直接以行業標準為準開展維修工作,以便全方位減少設備的故障發生率[1]。該模式和事后維修方式相比較,更為主動,比較適合應用在存在固定損壞周期的設備維修管理中。在該模式下,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設備的故障發生率,給企業日常生產帶來充分條件。
1.2落實管理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應特別重視起設備的擺放問題,避免出現隨意亂放的現象,給其轉移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無堵塞通道。另外還需定期組織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活動,制定出文明生產和日常維護等各項規章制度,重點落實定期維護、三級保養、巡回巡查、交接工作等[2]。此外,企業還需根據行業發展狀況,通過工作環境、設備特征和待維修理論等,在實際管理中應用決策維修制度,實現對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嚴格依照慣例程序落實工作,盡可能建立具有企業特色且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有效預防設備運行故障帶來的損失。
1.3加強日常保養
日常保養工作的落實能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以起重設備為例,受到其大體積特點的影響,對于安裝拆卸具有極高要求,需由專人進行操作。具體需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編制合力的保養方案,一旦出現故障立即解決。同時還應盡可能整理歸檔所有出現的問題,并存入數據庫當中,以便后續在發生同類型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以往的經驗開展維修工作,最大程度上提升保養效率。
1.4注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
現階段機電設備自動化水平日漸提升,只有通過配套的信息化維修管理技術才可以保障其實現正常運行。因此,企業則需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統,通過專門的計算機軟件檢查設備運行狀況,實現計算方式優化。具體可以依照設備的實際現狀組織開展,即設置中央控制室,通過全方位的監控系統對關鍵部門和環節進行重點監測,以確保可以及時掌握設備的運行和安全狀況,從而及時開展檢修維護工作,使設備能實現持續性運行[3]。或者應用各類信息網絡、故障判斷和監測傳感器等技術對設備運行開展實時監控,以保證在故障出現后的短時間內迅速進行分析診斷,制定出針對性的維修措施,將故障范圍和損失降到最低。
2 機電設備維修策略
2.1直觀觀察
直觀觀察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觀察主動傳動系統其實際速度變化、齒輪的跳動情況、轉動軸的晃動狀況等。二是查看設備離合器磨擦片等相關部件的實際傷痕情況,以及轉動軸等方面的磨損狀況。三是觀察機床的整體外觀,油箱的油位變化等情況。四是查看旋轉運動機件在封閉和非封閉狀況下產生的聲音。五是查看滾動軸運行過程中是否產生了焦糊味,或者齒輪泵在運行中是否產生了磨損異味等情況。在應用該方式時需要工作人員全面仔細、認真且熟練地操作。
2.2觸摸
即通過觸摸的手法進一步感知設備振動、溫度、傷痕以及松緊程度等。一是在保障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對電機、曳引機、機床等這類出現故障時極易產生溫度變化的設備進行檢驗。二是將某一固定觸摸點作為核心,觸摸分析設備旋轉位置的具體振動情況,檢查其是否存在沖擊性。三是直接搖動設備的手輪和主軸,對實際運轉松緊程度進行檢驗。四是以軸向或者零件切向進行左右或前后的均勻性觸摸,檢查其是否有傷痕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該方式時需充分保證自身安全,利用常規經驗開展檢驗工作,切忌隨意觸摸。
2.3替換
即通過原先的故障記錄和檢查經驗,在上述兩種方式下明確大致故障之后,再把常見故障位置的零部件及時替換,在排除法的作用下縮小故障范圍,并排除。這種方式雖然能保證故障處理效率,但在替換時卻需及時切斷電源系統,防止因為通電出現短路或爆炸等事故。
2.4復原檢驗
即依照設備的動態故障,逐步將運行程序和零部件的具體運轉狀態調整到最初的狀況,或者及時恢復電位,實現故障的有效檢驗。倘若在復原之后依然是故障狀態,這就表示設備確實產生了問題;但倘若復原回故障消除,則表示部件并未產生問題,只是由于設備長期運行致使其工作狀態產生了小幅度偏離,進而啟動了自動保護停機程序[4]。
2.5電氣故障查找
機電設備常見故障包含了機械類和電氣類兩種,其中前者一般較為直觀,只需要通過基本的觀察、觸摸和聽等形式就能找到故障位置,然后通過分析就能再找到具體原因;后者則除了基本檢查,還要應用專門的工具或儀表對故障的具體線路和元器件實施全面檢測,從而找到故障點位。
1.電阻法。一旦開關觸點、線路斷路或接觸不良等問題出現時都可以應用該方式檢測,即通過萬用表電阻檔對斷開點進行查找。
2.電壓法。即通過萬用表電壓檔測定兩點間的電壓正常與否,同時進行分段檢查,把故障位置找出來。
3.斷路法。即通過短導線逐段對短路電氣線路各開關接點或者線路進行檢查,但不能應用不同兩相的電壓短路。
4.程序檢測法。對于排除某些大規模系統故障時,則需切開電動機和抱閘動力電源,依照具體的操作說明和電氣原理圖紙的要求,短接一個不能滿足運行條件的接點、觸點和開關,通過人為方式給邏輯控制線提供一個工作條件,以滿足電動機加速、啟動、運行等相關要求。再利用短導線短路方式直接給控制系統應用添加位置與指令等實際信號,對其中各環節進行全面控制,檢查接線正確以及信號順序是否可以滿足相關要求等。
5.圖形法。這一點是說通過示波器對輸入與輸出信號的具體波形進行全面觀察,以找到具體的故障點。
結束語
受經濟發展新常態影響,現代企業當下正在朝著自動化、高速化以及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機電設備的管理維修工作也需與時俱進,盡可能保證設備的運行性能,減少故障發生率。對此,這就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維修策略,加強管理制度落實和現代化技術應用;同時充分利用當下最常見的維修策略解決設備故障,盡可能滿足現代化的生產管理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振興.淺談現代化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J].科學與財富,2016,8(004):513-513.
[2]楊清.現代化背景下機電設備管理,維修工作論述[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00(022):2016-2016.
[3]李攀.現代化背景下的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9(v.38;No.350):124-124.
[4]李福泉.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J].石化技術,2019,v.26(09):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