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林翰君
摘 要: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蓬勃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不斷體現出快速、大運量、方便、準時、舒適等特點,應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統一籌劃,形成綜合交通體系,給市民的出行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市民出行換乘量必定增大。為確保各類綜合交通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安全,本文從施工安全過程中的特點入手,探究城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過程的安全管控。
關鍵詞: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過程;安全管控
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建設施工,由于計劃持續時間長、空間跨度大,蓋上蓋下存在較多交叉影響位置,施工工況較為復雜,因此,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也相對增多。基礎設施建設從設計—建設施工——運營,是一個復雜聯動系統的統一生產運作,所涉及的步驟環節細項非常多,集成化程度及高,其施工過程安全可靠度要求也隨之提升,如須到達人員、設備及流程上的安全,關鍵是做好從建設到運營的角色轉變,強有力地推動了后續快捷、舒適、正點、大客流運作服務,其中過程安全是基礎、更是保證,乃至于是確保結果安全的重要前提。其中,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及安全管理起點的高低,是建設—運營角色轉變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的最直接體現。由于與公眾、員工的人身安全悠關,又是一個資產密集型企業,構建安全體系、提高安全水平,是運營籌備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建設單位應始終把安全當作重中之重,未雨綢繆,加快構建安全管理體系,使在后續一開始就實現了安全管理體系的成熟運作,確保了基礎設施的運營安全。
一條新線從籌備到試運營,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安全風險高,各單位應本著“服務大局、緊密配合、協調運作”的工作思想,積極開展各項工作。按照“集中領導,統一指揮”的管理原則,新線安全管理體系由決策層、監督層、管理層等三個層級組成,各個層級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相關工作。新線安全工作重點包括:設備安裝和調試,驗收和接管,綜合聯調,試運行和開通初期等五個階段的相關安全工作。設備安裝和調試階段、新線驗收和接管階段是新線接管、試運行前的關鍵工作,主要包括召開新線驗收前會議、驗收檢查、驗收問題整改落實等。
新線驗收過程中的安全重點主要包括驗收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各類綜合性的檢查和接管責任的劃分。進入綜合聯調階段,代表著設備已經接管,各類施工剛結束或仍有部分非重點施工還在收尾階段,設備整改多,設備狀態不穩定,員工對設備了解不足,安全形勢比較復雜,要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確保調試安全。安全管理重點工作有:車輛調試安全、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加大執行力度、跟進安全問題的整改、施工安全管控、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應急演練等。到了試運行階段,還應開展相關工作如下,取得線路通過政府部門的衛生、防疫和消防驗收,或取得同意開通試運營的意見書。規章制度方面:查漏補缺,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指引,確保“凡事有章可循”。試運營初期,設備保障方面,在開通初期,因設備磨合不足,可能出現各類故障,需要加大維修保養的力度。在人員管理上,因處于開通初期,人員對設備、環境的不熟,極大可能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需要加強人員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訓;至于應急管理,將面臨各種故障和應急情況,如何做好應急保障,將成為一項我們應重點思考的內容。客流組織上,在面臨各種新的環境時,如何在應急情況下做好乘客客流組織工作,減少或避免客傷,避免故障或事件影響擴大,需要進行規范和培訓。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要在今后的新線路設備接管初期調試、試運行階段的安全管理中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 針對員工作業違章類事件,始終加強新線接管初期的施工安全管控,做好頻率大、風險高專項施工方案。
新線接管后,往往存在大量與既有運營線路不同的各項施工整改作業,每一類作業都具備其固有特點。為有效防止施工遺留、人員業務不熟、相關部門配合不到位三大施工安全“殺手”,應針對此類作業周期頻率密集、作業人員量大、作業風險高“三高”的作業制定專項施工方案或配合方案,方案中明確作業過程中的人員資質和有關要求、作業分工、風險及應對措施等關鍵點,從工清場清、設備設施恢復、外單位人員監管、安全培訓與教育等方面做好措施落實,源頭上防范人員違章的行為。
2 針對設備設施固有缺陷類事件,不斷推進新線隱患治理,消除重點設備的質量缺陷。
在新線驗收接管階段,設備實施固有及遺留的缺陷也是導致新線接管初期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各設備部門一方面全面辨識專業設備隱患風險點,特別是“四新”設備;針對既有線路發生變化點,完善設備的檢修和管理制度,制定防控措施與應急預案。另一方面,應在設備的設計、制造、驗收和調試等前期過程中,加大審核力度,查找設備存在的缺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設備質量,力爭達到設備本質安全。同時對設備缺陷隱患徹底解決之前,要制定防范和控制措施,要加大檢修和保養力度,防止設備狀態不良造成新線接管初期安全事件。
3 針對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類事件,繼續強化新線隱患排查和安全檢查,加大對問題的整改力度。
應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區及責任人,即“網格化”安全的理念,認真做好所管轄區域在“三權”接管后至開通試運營前的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在每一段新線接管前形成新線專項隱患排查分析報告。同時,在各類新線安全中,檢查小組長應由各區段網格化管理負責人擔任,主要負責組織跟進完成各類孔洞的封堵,組織做好施工遺留物清理工作,組織跟進施工遺留物等較大安全風險事件的調查,并做好所管轄區域類似風險的排查整治。同時,主管責任部門須督促所管轄區域內其他部門的隱患整改工作。
4 針對上述新線接管初期安全風險點,各生產單位結合后續新線具體工作制定防范措施。
根據前期新線接管后梳理的各類安全風險,結合線網其他線路的案例,不斷歸納新線接管初期安全風險關鍵點,各部門各專業在后續新線接管、調試階段根據各項作業的特點,組織開展風險源辨識,形成具體的針對性風險管控措施。
城市化進程會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增加,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只有做好嚴格的安全監管和管控工作,才能更好的應對建設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確保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吳超,吳宗之.公共安全知識讀本[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25.
[2] 周舜.論公共安全管理市場化的理論依據與模式——從公共選擇理論看當代公共安全管理[J]. 治安學論叢,2004,2(0) : 275-288.
[3]曹圣華,馬文寧,張粹星.“平安守護”工程安全管控系統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4}(35):115-116.
[4]董皓,崔有泉,孫麗君.高速鐵路安全環境治理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0,30(S1):32-37.
[5]曾潔.山嶺隧道群施工中鋼構件集中加工的安全管控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4}(24):191-192.
[6]張沛.構建現場安全體系 實現項目本質安全[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4}(33):34-35.
作者簡介:
張璐(1990-),男,漢族,河南開封人,學士,工程師。
林翰君(1989.7-),女,苗族,廣東珠海人,學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