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林峰
摘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不斷實施,越來越多的智慧工廠投入建設,機電類特種設備作為人員升降,物料搬運用重要設備也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智能化特種設備領域暫無相關檢驗標準與檢驗規范;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先后發布了TSGQ7016—2016《起重機械安裝改造重大修理監督檢驗規則》第1號修改單的公告與《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局關于明確起重機械有關名詞術語含義的通知》,這些文件在實施上體現出深入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涉及精簡與放寬起重機械施工類別的要求,同時檢驗人員也較難把握起重機械施工類別定位問題;由于新實施的特種設備安全規范對作業人員證件的規定要求與以前的檢驗要求不同,檢驗人員對于作業人員證件填寫項目把握不夠明確;叉車柴油發動機排放限值標準實施以來,柴油發動機排放符合性問題難以確定。本文基于檢驗實際,結合安全技術規范與標準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疑難問題
引言
專用設備包括鍋爐、壓力管道、客運通道、大型游戲設施等其中風險較高,包括工廠專用汽車的壓力設備、起重機械和機電設備。《特殊設備安全檢查條例》明確規定了生產和使用特殊設備的檢查條件。特種裝備檢查為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來,隨著以各種起重機械為代表的特殊機電設備安全事故頻發,對公眾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影響,人們要求加強對特殊機電設備檢查的監督。相關事故說明了特種裝備安全工作面臨的嚴重情況,特種裝備目錄將特種裝備列為強制性裝備。脫離監督的特殊設備非常危險。鑒于起重機械專用機電設備事故頻發,研究特殊機電設備質量控制等問題,分析特殊設備質量控制管理等問題,促進提高.
1檢驗疑難問題
1.1無人操作電梯與AGV叉車
檢驗中發現電梯所在車間為智慧工廠,電梯和叉車為無人操作,其工作流程為:叉車自動取貨,并按規定路線運行至電梯層門口,電梯感應叉車到層門口后自動開門,叉車進入轎廂后電梯自動選擇貨物目標層站,電梯門自動關閉并運行至目標層站,電梯門打開之后叉車自動退出轎廂,如此循環反復工作,對于無人操作的電梯與AGV叉車如何進行施工類別檢驗定性?據國市監特設函[2019]64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電梯施工類別劃分表》的通知,電梯控制方式是指為響應來自操作裝置的信號而對電梯的啟動、停止和運行方向進行控制的方式。該行為涉及改變電梯的控制方式,可界定為改造,改造按照規定需要施工告知并申報監督檢驗。據TSGN0001—2017《場(廠)內機動車輛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場車改造是指改變原場車動力方式、傳動方式、門架結構、車身金屬結構之一的,或者改變場車原主參數的活動;修理是指更換或者維修原場車動力裝置、傳動裝置、門架結構、車架結構、車身金屬結構之一的,但是不改變場車原主參數的活動。場車改造與修理均不涉及控制系統內容,故對于AGV叉車檢驗時不涉到施工類別定性問題。
1.2特種機電設備風險管理
當前,我國特種機電設備的風險管理水平和西方先進國家相比,仍然比較低,并沒有構建起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缺乏對體系構建的精準掌握。基于當前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各個行業都加強了對特種機電設備的應用,這也需要我國進一步加強對風險管理體系的優化。
1.3自動化、智能化起重機
智能化起重機多是特定場合并配有自動化專用吊具的起重機,如無人抓渣起重機配有電動抓斗、自動金屬配料起重機配有電磁吸盤、港口自動化集裝箱起重機配有集裝箱專用吊具。智能化是今后起重機行業發展的趨勢,但是暫無相關標準與安全技術規范指導檢驗工作,對于新出廠的智能化起重機,建議檢驗機構依據TSGQ7016—2016《起重機械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監督檢驗規則》附件C第C13.8條根據智能化起重機的產品特點與安全風險情況制定相關檢驗標準與檢驗方案來指導自動化控制系統相關檢驗。對于在用起重機增加自動化控制系統施工類別定性,據特設局函[2020]47號文《市場監管總局特設局關于明確起重機械有關名詞術語含義的通知》,改造是指改變原有主要受力結構件的結構形式、主要機構形式、主參數的活動;修理是指更換原有主要零部件、安全保護裝置、調整控制系統,但是不改變主參數的活動;重大修理是指更換原有主要受力結構件、控制系統,但不改變主參數的活動[3]。本文認為起重機增加自動化控制系統不涉及改造施工類別,如果增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是與起重機出廠自有控制柜通過數據通訊的形式控制起重機自動運行,并且可以手動操作的屬于調整控制系統,歸于修理施工類別;如果將起重機出廠自有控制柜完全替換為自動化控制系統屬于更換原有控制系統,歸于重大修理施工類別。涉及修理作業的起重機需要施工告知;涉及重大修理的起重機需要施工告知并申報監督檢驗。
2機電類特種設備質檢管理對策
2.1強化對特種機電設備的管理
風險管理工作在特種電子設備工作中尤為重要,工作人員必須管理特種電子設備風險管理工作,分析和控制當前工作中的安全風險,優化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對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安全意識培訓,每位設備技術經理還必須完成并嚴格執行安全檢測工作,定期進行設備檢查和項目維護,及時完成各項的登記處理此外,在實踐中,有必要更好地界定工作人員的責任,確保每個責任都由工作人員承擔,從而在監督項目管理和維護方面全面提高管理標準。
2.2建立特殊機電設備檢查組織體系
首先,必須制定質量政策,檢查機構組織系統的組成必須與自身的測試活動相適應,組織系統必須有文件記錄,結構必須確保測試人員的公正性,不斷改進必須與測試活動相適應。所有鏈接都應為組織系統提出完美的建議。測試組織系統的資源建設需要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專業技能培訓和更好地分配人力資源。
2.3起重機新施工類別定性
(1)由于起重機主參數為額定起重量、額定起重力矩、層數或生產率,對于起重機主梁跨度改變建議歸于改造,因為主梁加長和截短可視為改變原主梁的結構形式,主梁受力點與形狀發生了改變。(2)由于主要機構(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形式定義不清晰,單速電動葫蘆CD型與雙速電動葫蘆MD型電動葫蘆互換建議歸于修理,因兩者傳動形式接近,故可視為起升機構形式未發生變化。而對于更換不同形式的電動葫蘆,如CD型電動葫蘆、歐式電動葫蘆、低凈空電動葫蘆,由于其布置形式、受力點、主要零部件形式不同,建議歸于改造,認定為起升機構形式發生變化。
結束語
據相關施工類別文件對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電梯、起重機械、叉車檢驗提出了相應處理辦法;對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則1號修改單實施過程中提出了相關問題及建議;對特設局函2020[47]號文起重機新施工類別定性提出了常規施工難點與施工類別劃分建議;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件檢驗提出了處理方法;對叉車發動機排放限值檢驗標準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檢驗判定方法。在特種設備檢驗規范與檢驗標準暫缺的情況下,建議檢驗機構對特種設備產品特點與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相關檢驗方案;在“放管服”政策導向下,檢驗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檢驗水平,以問題為導向,對特種設備進行風險辨識,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唐艷同,張國安.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疑難問題探討[J].起重運輸機械,2021,{4}(12):77-80.
[2]熊筑生.試論機電類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J].電力設備管理,2021,{4}(01):120-122.
[3]熊筑生.機電類特種設備的質量檢驗和管理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1,{4}(02):85-87.
[4]盧堯偉,馮偉.淺談機電特種設備的安裝、檢測與維護[J].裝備維修技術,2020,{4}(02):283.
[5]林濤,李青松,劉旭,袁長福,雷磊.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工作中的溝通探討[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9,35(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