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提升,水資源作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節約用水這一理念一直被人們所倡導。在建筑工程方面,其用水排水量大,存在對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建筑工程中節水節能技術需要不斷更新發展,以號召建立綠色建筑工程,促進水資源在給排水中的合理運用,形成全民節水節能的和諧社會環境。
關鍵詞:節水節能技術;建筑給排水;施工;應用
引言
在使用排水節水節能技術的同時,能夠幫助建筑材料有效地使用,防止浪費和污染的現象出現,促進兩者協調的發展,共同幫助建筑事業的發展,減少資源的破壞,更好地為社會和人們所服務。
1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技術的應用目標
1.1節水目標
最大限度控制水資源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目前水資源浪費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管道閥門和配件等泄漏造成的水壓降低和水資源浪費,受到技術、工藝、材料和水質的影響。因此,要提高工藝水平,確保各個配件的尺寸合理銜接,提升密封性,選擇耐腐蝕的材料,同時提升水質;②壓力過大,設計人員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過度依賴以往經驗。要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中必須要保持合理的水壓,比如根據水壓數據和水表壓力,確定供水層數的壓力,進行水壓分區,高層直接采用管網疊壓式變頻給水設備供水,保證城市管網中的余壓得到充分的利用;③熱水資源浪費,在老舊建筑沒有進行熱水循環系統的設計,每次使用熱水都需要排放大量的冷水,造成水資源浪費。因此要采用熱水循環技術,減少浪費。
1.2節能目標
滿足給排水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系統能耗。比如為實現節能目標,可以使用雨水資源利用系統,降低供水能源消耗,同時補充地下水,既可減少水泵提升能耗,還可消除城市洪澇災害。同時也可以通過對熱水循環方式的調整,改變冷熱水分區,調整管線,進行溫控設置等方式降低熱損失。
1.3環保目標
將水污染發生率降到最低,提高污水處理技術的水平,將生活污水做好處理,再進行排放。采用分質排水技術,對現有的污、廢水合流的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同時對沐浴、洗滌、廚房等用水設備排放的廢水進行處理后循環利用。
1.4功能目標
確保供水質量合格達標,水壓充足,運行穩定,保障建筑的宜居性和舒適性。可以在小區內設置透水鋪裝,建設雨水花園等項目,調蓄雨水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建筑的景觀性。在屋頂、陽臺和墻壁等處也可以進行綠化造景,吸收和儲存雨水,經過凈化處理之后進行利用,提升舒適性。
2節水節能技術在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
2.1建立水資源循環系統
建筑廢水回收利用系統,對建筑的生活污廢水進行收集,經再生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標后,回用于綠化及道路澆灑、洗車、消防以及公共設施衛生間的沖廁等用水,將生活污廢水轉為中水,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同時減少污染。系統中設置水質監測器,如果水質不達標則排放到下水管系統,并且發出警報。通過樓宇頂部蓄水池收集雨水進行凈化處理,當水質標準達到綠色建筑的用水要求時,即可納入循環水系統。為解決熱水供應消耗電能過大的狀況,可采用集中供熱的方式,根據南北方區域的不同,合理采用熱水加熱資源,南方主要使用空氣及地熱資源,北方充分利用光照使用太陽能技術。在高端建筑中,可以將冷水熱水、生活排水、雨水、消防供水等系統獨立開來,并且針對性進行節能設計。熱水供應系統進行支管循環設計,確保支管熱水溫度也能夠達標,在熱水系統循環管路中盡量按同程式回水管路設計,或者回水管路中設限流調節閥、溫控閥等保證循環效果的措施。這樣盡管前期成本會增加,但是長期效益顯著,節能效果良好。為了避免熱水資源的浪費,還可以建立合理的收費制度,用戶節約了能源,也節約了水資源。熱水循環采用機械循環方式,保證熱水循環效果。為了更好地實現節能效果,熱水和冷水的供水壓力要保持一致,避免用水點的水溫過度波動。同時水管和附屬設施要使用抗熱性高的材料,保證水溫穩定性,避免管材損耗。
2.2加強建筑設施投入
節能減排是施工的重點工作,因此要強化施工質量控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大前期投入,提高給排水工程質量,降低水資源和能源損耗,提高增量效益。加大研發投入,結合傳統建筑給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在新時期更要探索一條給排水節能技術應用的合理路徑。比如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消防水池(箱)的超期儲水,這樣既能夠減少水資源浪費,同時也能避免消防供水水質惡化。為了增強建筑的舒適性,可以加大雨水花園的投入建設,各溢水口形成聯動調蓄作用,改善建筑無組織排水狀態。過去居民洗車往往要用從樓上接水管,造成較大的浪費,如果采用雨水花園系統,在小區內可以設置洗車的設備,按照流量計費,減少資源浪費。為了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浪費,綠色建筑應該全面采用資源計費的方式,無論是住戶內,還是小區內,都可以采用資源計費的方式,給居民提供便利的利用條件,同時還可以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和能源消耗。
2.3創新給排水的節能理念
首先,應改變傳統供水理念,尤其是對于綠化等非飲用水,應大量使用雨水等非傳統用水水源。為實現節能目的,可以有機結合屋頂雨水利用與綠色建筑太陽能的應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降低水加熱的能耗。還可以把屋頂光伏熱水系統與戶內熱水器組合使用,無論冬夏,用戶都可以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沐浴,大大地實現了節約能源的目的。這種供水方式的創新在于供水水源來自于屋頂雨水,而非傳統的自來水,當然這種創新的供水方式還得對雨水的水質處理進行必要的投入。同時也可以考慮對建筑進行改造,充分利用居民各層空間進行蓄水,讓雨水從屋頂進入處理系統,然后流入各個蓄水空間,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給排水,通過智能系統在排水的過程中實現給水,比如生活廢水排出經過處理后,不僅可以用作小區的綠化用水,還可以作為用戶的沖廁用水等,這樣資源和能源都實現節約。
結束語
建筑給排水系統內部結構十分復雜,功能模塊眾多,而且相比傳統建筑,新問題也較多,因此要采用節能新技術進行優化改造。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資源的節約及合理利用是大勢所趨,營造綠色的建筑環境,共同致力于人類生存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范文.綠色建筑屋頂結構的節能優化分析[J].建筑節能,2019,47(10):67-70.
[2]錢劍英.給排水綠色節能技術在高端會所中的運用[J].給水排水,2018,54(增刊2):209-211.
[3]宋清秀.綠色建筑暖通與給排水設計的節能措施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5):130.
[4]林曉星.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及應用探究:評《給水排水技術》[J].灌溉排水學報,2020,39(9):157.
作者簡介:
邱禹(1981.07.22),男,遼寧省遼陽市,全日制本科,專業:給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