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冬青
(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肛腸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肛瘺指的是在肛門直腸周圍所出現的膿腫潰破或是切口引流所引發的一種后遺病變,而復雜性肛瘺指的是具有兩個或是多于兩個外口或是內口,加之多于兩條瘺管的一種肛瘺,這類患者大多都會出現局部腫痛、持續性流膿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對其進行治療具有更高的難度,且較易出現復發;同時,復雜性肛瘺無法自己得到愈合,手術是對其進行治療最為高效的方式,而其中,中醫掛線手術十分普遍,且能夠得到更為理想的效果,對肛門功能所帶來的影響較少;但是,在手術結束后,如果創口沒有得到愈合,就會對最后的效果帶來影響,應對其進行相應的干預[1]。文章納入的時間段最開始由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并治療的92例患者,現在總結如下。
選出我院接受并治療的92例復雜性肛瘺病例,納入的時間段最開始由2017年12月直到2019年11月,把中醫掛線的46例作為A組,把中醫掛線配合中藥熏洗的46例作為B組。A組性別:37例男患、9例女患;年齡為22-67歲,平均(44.60±8.17)歲。B組性別:38例男患、8例女患;年齡為23-69歲,平均(46.43±8.54)歲。經對比2組的基本資料后提示無差異性,可比較,P>0.05。
A組:施予中醫掛線:在進行手術的1d以前,對患者進行備皮、灌腸等方面的準備;在局麻結束后,使用美蘭染色,并對患者進行肛門鏡檢查,明確肛管走向、肛瘺內口所處位置與括約肌之間所具有的關系,輔助患者處于膝胸位;在會陰位置進行消毒;在肛緣外側切一個2cm的“V”狀放射型切口,并借助探針探進切口,直到內口位置,并逐步對黏膜、黏膜皮下組織等進行切開,并把內口全方位地進行切除,對所有原發性感染病灶進行搔刮,在探針尾部,系一根橡皮筋,通過內口以拉出探針,并保證橡皮筋可以被深入到瘺管中;在進行持續性引流后,借助刮匙把瘺管中所有壞死組織全方位地進行清除,在止血結束后,借助無菌性生理鹽水對其進行沖洗,使用油紗布以覆蓋在切口上,并借助膠布對其進行固定;在手術結束后,借助甲硝唑溶液對其進行沖洗,在切口得到愈合后,拆除掉引流。
B組:對患者施予中醫掛線配合中藥熏洗:中醫掛線有關的方法與A組患者相一致,對患者施予中藥熏洗:透骨草 15g、羌活 15g、黃柏 15g、赤芍 15g、荊芥15g、薄荷 15g、苦參 15g、蒼術 15g、川椒 12g、樸硝 30g。借助清水進行20min的浸泡,進行30min的熬制,并倒至盆中,讓其溫度逐步降低至50℃,輔助患者進行臀部坐浴,單次30min;在進行治療時,告訴患者在排便結束后進行中藥熏洗,直到其創面完全得到愈合。
評估對比2組患者在治療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而其中,并發癥主要包括了肛門失禁、出血、肛門畸形。
評估對比2組患者在治療后治療療效:治愈:疼痛、肛門流膿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全部得到消退,且肛瘺口完全得到閉合,創面也完全得到愈合;有效:疼痛、肛門流膿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改善,但是,肛瘺口并沒有完全得到閉合,創面只是部分得到愈合;無效:疼痛、肛門流膿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并沒有獲得好轉,肛瘺口并沒有獲得閉合,創面也并沒有獲得愈合。
評估對比2組患者在治療后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而其中,創面愈合情況主要包括了創口愈合時間、疼痛持續時間;肛門功能評分:借助醫院自主進行制訂的量表,而在這一量表中,主要包括了襯墊使用情況、肛門形態、生活影響程度、排便異常,借助4級評分法,分數處于1分-4分這一階段中,總分愈高肛門功能也就愈差。
數據均以軟件SPSS 22.0處理,治療療效、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例(%)],組間檢驗用χ2;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為(),t檢驗,P<0.05 時有差異性。
在治療后,B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對比A組更低,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見表1。

表1 比較2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n)

表2 比較2組治療療效(n)
表3 比較2組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

表3 比較2組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
組名 疼痛持續時間(d) 創口愈合時間(d) 肛門功能評分(分)A 組 (n=46) 8.40±1.36 32.86±3.63 6.19±2.30 B組 (n=46) 5.27±0.88 23.94±2.50 4.46±0.82
在治療后,B組治療療效對比A組更高,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見表2。
在治療后,B組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對比A組更優,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見表3。
對于復雜性肛瘺而言,由于其內部管帶十分復雜、彎曲,且病變區域較高,較易引發各類并發癥、后遺癥等,所以,對其進行治療具有許多困難[2-3]。中醫學指出了,復雜性肛瘺大多都是與飲食不調、久病失氧間緊密相連,在機體出現氣血不暢后,邪毒就會入侵,并引起復雜性肛瘺[4]。中醫掛線是臨床中對肛瘺進行治療最為傳統的方法,其借助掛線勒割瘺管以對括約肌進行剖開,并扎緊橡皮筋,以防止引發失禁;同時,瘺管能夠在1周-2周中被掛線完全進行鋪開,讓橡皮筋自動出現脫落;如果超過了2周而瘺管沒有得到剖開,橡皮筋依舊能夠自動出現脫落;在這時,僅需拉緊掛線,提升割力,使得殘余的肌纖維剖開瘺管,就能夠取出橡皮筋。由于局部創口已經得到了短期的修復,所以,不會引發失禁等有關的問題[5]。但是,由于肛周長期被異物進行刺激,較易出現發紅、瘙癢等有關的情況,這樣,就較易使得開放性創口被糞便等許多腸內細菌所影響而出現發炎,最終,患者會出現疼痛,無法讓創面盡早得到恢復,且較易出現復發。
中醫學指出了,復雜性肛瘺大多都是虛證,在手術結束后,較易引發行水不利、氣虛等方面的情況,從而引發血脈淤阻[6-7]。對此,使用中藥薰洗能夠解毒化瘀、燥濕解熱,從而提升血液循環,保障最終的治療效果[8]。在本次研究中,對中藥進行熬制,并使用熏洗對復雜性肛瘺進行治療,而其中,羌活能夠解熱、祛除風濕;透骨草能夠祛風燥濕、利尿解毒;赤芍能夠祛瘀止痛;薄荷、黃柏能夠清熱解毒;荊芥能夠祛濕除風;蒼術能夠祛風散寒;苦參能夠通利排便;樸硝能夠軟尖潤燥;川椒能溫中消痛。對這幾大類中藥進行熬制,能夠互補互利,最終,全方位地發揮出解熱止痛的功效[9-10]。
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療后,B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A組患者更高,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在治療后,B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對比A組患者更低,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在治療后,B組患者創口愈合情況與肛門功能評分對比A組患者更優,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由此證實了,中藥熏洗配合中醫掛線對于復雜性肛瘺患者效果頗為顯著,能夠促進創面盡早得到恢復,并提升血液循環。
綜上,中藥熏洗配合中醫掛線對于復雜性肛瘺患者效果頗為顯著,建議臨床推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