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祥輝
(玉溪市新平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新平)
乳腺纖維瘤是常見婦產科疾病,青年女性為主要發(fā)病群體,主要病因為卵巢功能太強,雌激素水平太高,主要表征是乳房沒有痛性腫塊,極少有乳房疼痛或溢液的現(xiàn)象。手術是治療乳腺纖維瘤主要手段,然而傳統(tǒng)放射狀切口手術會給乳房皮膚留下不美觀術后瘢痕,甚至對患者乳房的對稱性帶去不利影響,嚴重影響到患者自身及其家庭。本文分析環(huán)乳暈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纖維瘤患者,入選條件:經乳腺超聲、CT等檢查確診為乳腺纖維瘤;病灶與乳暈距離小于且等于5cm;患者家屬了解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腎肝功能重度障礙者;伴惡性腫瘤、乳腺囊腫及增生者;患側乳房有手術治療史者;乳暈區(qū)偏小,無法達到切口要求者。觀察組年齡21-40歲,平均(30.5±3.2)歲;腫瘤直徑0.7-5.3cm,平均(3.1±2.7)cm。對照組年齡22-41歲,平均(31.5±3.2)歲;腫瘤直徑 0.6-5.2cm,平均(2.9±2.5)cm。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手術治療,讓患者呈平臥體位,實施靜脈喉罩麻醉,于病灶皮膚表面行尺寸大約3-4cm的放射狀切口,慢慢把皮膚、皮下組織切開,徹底暴露纖維腫瘤,切除掉腫瘤2cm范圍組織,送去進行病理檢驗。給創(chuàng)面止血,運用可吸收縫合線縫合切口。
觀察組實施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依據(jù)乳腺腫塊部位,選擇乳暈周圍皮膚色差交界的弧線作為切口處,把皮膚與皮下組織切開。順大乳管走向,實施潛行剝離,分離乳房表面皮膚、腺體與乳房組織。然后推送腫瘤到切口下方,把腫瘤切除掉,給切口止血,使用3-0可吸收線把腺體與皮下組織進行縫合,使用5-0可吸收線對乳房表面皮膚進行縫合,加壓包扎切口48h,術后4d進行換藥,10d拆線,將切除的組織送去進行病理檢驗。
對比兩組手術指標情況。
對比兩組術后乳房外形美觀情況,包括術后切口良好愈合、乳房對稱、乳暈形狀正常,可接受瘢痕。
評定兩組治療效果:癥狀全部消退,術后瘢痕直徑不到2mm,3個月的隨訪中沒有復發(fā)現(xiàn)象,視為顯效;癥狀得到有效改觀,瘢痕直徑低于2mm,3個月的隨訪中出現(xiàn)復發(fā),經治療后康復,視為有效;癥狀沒有任何變化,瘢痕直徑超過2mm,3個月的隨訪中出現(xiàn)復發(fā),經治療沒有改觀,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GQOLI-74量表評定兩組術后生活質量,涉及4個維度:物質功能、心理狀態(tài)、身體功能、社會功能。每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更好。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長、住院時長都短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情況()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情況()
分組 例數(shù)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長(min) 住院時長(d)觀察組 15 60.67±9.92 48.87±5.21 7.67±1.26對照組 15 91.78±11.68 76.08±6.95 12.22±2.53 t 7.8627 12.1326 6.2348 P 0.0000 0.0000 0.0000
觀察組術后乳房外形美觀各指標都優(yōu)于對照組 (P<0.05),如表 2。

表2 兩組術后乳房外形美觀情況對比[n(%)]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3。

表3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n(%)]
觀察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4。
表4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4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對比(,分)
分組 例數(shù) 物質功能 心理狀態(tài) 身體功能 社會功能觀察組 15 83.12±2.3583.48±2.6383.39±2.5884.46±3.22對照組 15 71.76±2.1370.93±1.8771.65±2.2669.78±1.94 t 13.8720 15.0621 14.2695 15.124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近些年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出現(xiàn)巨大改變。因為生育、哺乳原因,再加上工作生活的壓力,女性罹患乳腺纖維瘤疾病的人數(shù)不斷增多,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乳腺纖維瘤為常見婦科疾病,大部分腫瘤都屬于良性,主要患病人群為18歲~25歲的青年女性,主要表征是乳房內出現(xiàn)無痛性腫塊,很少會出現(xiàn)乳房疼痛或溢液的現(xiàn)象。腺纖維瘤病灶部位在乳腺小葉纖維與腺體上皮組織,疾病特點是陣發(fā)性與偶發(fā)性,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產生乳腺纖維瘤的原因在于女性卵巢功能太過強大,雌激素水平太高,調節(jié)平衡力被打破,同時對雌激素反應的敏感度增加,長時間受到雌激素刺激,就誘發(fā)乳腺腺上皮組織及纖維組織出現(xiàn)增生過度,以致結構發(fā)生紊亂[3]。
臨床應用彩超檢查乳腺纖維瘤,檢查發(fā)現(xiàn)乳房內存在腫塊,腫塊有著如下特點:大部分為單發(fā),形狀主要是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在1-3cm,腫塊外緣清楚且比較整齊,光滑且具有彈性,沒有出現(xiàn)粘連現(xiàn)象,有較大的活動力,生長速度比較緩慢。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纖維瘤發(fā)病率一直占居高位,患病后,由于沒有突出的表征,就使得患者忽略疾病,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目前,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最佳手段就是手術,而在實施手術當中,需要精準判定最佳的手術時機,以保證全腫塊一次性清除干凈,并確保乳房正常功能,同時還需要盡可能滿足患者對乳房外觀的要求。所以,挑選更加合適的手術方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對于女性而言,任何手術留下的瘢痕都會對其美觀帶去破壞,尤其是女性的乳腺,手術會給患者乳腺自然美造成巨大破壞,導致十分不美觀的情況出現(xiàn),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而大部分的乳腺纖維瘤患者都是年輕女性,對乳房外觀的美觀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手術需全部切除掉腫瘤,還需要維持乳房外觀的完整性。
傳統(tǒng)手術方法是放射狀切口切除術,此術式操作視野寬廣,操作流程簡單,可以讓腫瘤部位充分暴露,并可以徹底切除腫瘤,然而此術式極易引發(fā)術后產生纖維瘢痕,給女性的乳房形態(tài)美觀帶去巨大影響,極易使得女性認知與情緒發(fā)生巨大波動,誘發(fā)心理問題,降低患者生活品質,患者比較難以接受[4-6]。
而環(huán)乳暈切口切除術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乳房豐富的血液循環(huán),血供可以抵達乳頭肌乳暈,有助于切口愈合,降低切口發(fā)生感染風險;大部分處在乳頭及乳暈區(qū)域的神經會穿透乳腺組織的深支,且會穿過第3、5肋間神經外側皮支,行環(huán)乳暈切除術時,切口可以錯開外側皮支,以提高手術安全度,提升手術效果[7-9]。
乳暈四周色素偏深,有許多球狀皮脂腺結節(jié)分布于其四周,乳暈區(qū)四周皮膚比較薄,利于實施手術,促進術后切口盡快愈合,推動乳房對稱,降低產生瘢痕;乳腺組織有較大彈性大,切開同一乳暈區(qū)可以把四周不同方向腫塊切除掉,降低創(chuàng)傷[10-11]。環(huán)乳暈切口切除術可以把腫瘤全面清除掉,還可以維持乳房的美觀,患者更容易接受[12]。
本次研究,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長、住院時長都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乳房外形美觀各指標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此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之所以選擇乳暈位置作為切口,是因為乳房乳暈位置皮膚顏色偏深,有許多褶皺,選擇此處作為手術切口可以把手術瘢痕很好地遮蓋起來,從而滿足女性患者要求乳房外形美觀的需求[13-14]。與此同時,乳暈處皮膚有很好的彈性與韌性,其四周血液循環(huán)極為豐富,安全有效,十分利于實施手術。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可以清除干凈病灶,可以達到患者對美觀的要求,盡最大可能減少帶給乳房的負面影響,維持乳房良好外形,患者更易于認可,將延誤病情事件降低到最低點[15-16]。
總之,應用環(huán)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美容效果理想,患者比較滿意,很大程度上減少帶給患者的創(chuàng)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