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
(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北 武漢)
腦梗死起病突然,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大部分患者據會出現智力障礙、偏盲、偏身感覺障礙、偏癱等癥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具有較高致殘率[1]。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腦梗死發病率也顯著增高。鑒于此,予以患者有效治療,在改善患者預后,減少相關后遺癥發生方面非常重要。本文選擇了94例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就腦安膠囊與腦心通膠囊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報告見下文。
選擇本社區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療的94例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47例)中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21例;年齡50~83歲,平均(66.39±3.16)歲。實驗組(47例)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4例;年齡49~85歲,平均(67.02±3.23)歲。兩組腦梗死后遺癥患者的基本信息可進行對比,P>0.05。
參照組予以常規飲食調理、康復理療等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口服0.5mg甲鈷胺片(國藥準字:H20143107;生產企業: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3次/天;口服0.1g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14023980;生產企業:山西蘭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次/天。
實驗組患者予以腦安膠囊及腦心通膠囊治療:口服腦心通膠囊(國藥準字:Z20025001;生產企業: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2粒/次,3次/天;口服腦安膠囊(國藥準字:Z20194060;生產企業:安徽譽隆亞東藥業有限公司 ),2粒 /次,3次 /天。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自身調節功能、腦血管通暢性及彈性、血流速度、腦流量、血液流變學指標以及治療總有效率。其中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以及全血高切粘度;患者臨床療效判定標準為: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超過85%視為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在46~84%之間視為顯著進步;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在20~45%之間視為進步;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小于19%視為無效。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數據統計分析均借助SPSS 22.0,各數據指標對比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動態阻抗、周阻力、特性阻抗較參照組均更高,P<0.05,詳細數據統計分析,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腦血管通暢性、彈性以及自身調節功能對比[()/Pa/s·mL]

表1 兩組患者腦血管通暢性、彈性以及自身調節功能對比[()/Pa/s·mL]
組別 動態阻抗 外周阻力 特性阻抗參照組(n=47)497.51±126.34 1821.34±215.64 7.41±0.94實驗組(n=47)565.39±133.95 1926.84±220.36 8.67±1.19 t 2.5273 2.3458 5.6961 P 0.0132 0.0211 0.0000
實驗組患者腦流量及血流速度較參照組均更高,P<0.05,詳細數據統計分析,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腦流量及血流速度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腦流量及血流速度對比()
組別 椎動脈血流量(mL/min) 血流速度(v/cm·s-1)參照組(n=47) 252.34±68.49 14.81±1.33實驗組(n=47) 285.16±71.35 16.39±1.56 t 2.2749 5.2838 P 0.0252 0.0000
實驗組患者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以及全血高切粘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較參照組均更低,P<0.05,詳細數據統計分析,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組別 纖維蛋白原(ρ/g·L-1) 血漿粘度(mpa/s) 全血低切粘度(mpa/s) 全血高切粘度(mpa/s)參照組(n=47) 4.31±0.12 1.81±0.16 17.06±2.16 3.81±0.19實驗組(n=47) 3.79±0.14 1.41±0.11 15.46±2.17 3.01±0.21 t 19.3336 14.1233 3.5825 19.3665 P 0.0000 0.0000 0.0005 0.0000
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較參照組更高,P<0.05,詳細數據統計分析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缺血性腦卒中的致殘率和發病率均加高,及時消除病灶,最大限度的阻止缺血性病灶的形成,在腦卒中后遺癥治療中非常重要[2]。對患者的血液流變學進行分析,其血液變黏、變濃,流速發生變性,進而積聚在一起,導致血流速度變慢,腦血管血液循環不暢[3]。這也使得椎動脈血液流量逐漸減少,造成腦神經功能障礙和損傷。以往西醫治療中,阿司匹林可縮小腦栓塞概率,減少血液的凝聚狀態,改善血液流變異常情況,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聯合應用甲鈷胺片,可有效提高機體腦組織功能,修復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發生損傷的神經細胞[4]。但是有研究顯示,由于患者個體差異性較差,單純使用西醫治療的療效并不理想,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不良反應,降低治療效果[5]。鑒于此,有必要尋找一種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法。
腦梗死在中醫學中被歸于“中風”范疇,多因腦竅壅塞、脈阻血瘀、元氣虧虛而發病,疾病治療以通陽化氣、活血化瘀為主[6]。腦心通膠囊中含有全蝎、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地龍、水蛭、桂枝、桑寄生、牛膝、黃芪、桃仁等多種藥材,其中全蝎可通經活絡、攻毒散結;紅花可化瘀止痛、活血通經;赤芍可化瘀散結、清熱涼血;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丹參可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當歸可通經活絡、補血活血;地龍可化瘀通絡;水蛭可活血散瘀;桂枝可祛風通絡;桑寄生可舒筋活絡、養血散熱;牛膝可舒筋活血;黃芪可補氣升陽;桃仁可活血散結[7-9]。腦安膠囊中含有的蜈蚣可消腫止痛;黃精可補氣益腎;熟地黃可補血養陰;石菖蒲可理氣活血、開竅豁痰。諸藥聯用,具有華語開竅、行氣通絡的功效[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血液粘稠性較參照組明顯更低,表明腦安膠囊與腦心通膠囊聯合用藥在改善血液流變性的藥理功效方面較單純康復理療更高;實驗組動態阻抗、特性阻抗和外周阻力等指標水平較參照組更高,表明中醫聯合用藥治療在改善腦自身調節功能、腦血管通暢性及彈性方面較單純西醫康復理療具有更高效果;實驗組椎動脈血流量、腦血流速度較參照組更高,提示與單純西醫療法相比,中醫治療腦卒中后遺癥在改善機體微循環、擴張腦血管方面具有更強的藥理作用。
總而言之,在腦梗死后遺癥患者治療中采用腦安膠囊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腦血管通暢性、彈性及自身調節功能,增加腦流量及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療效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