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華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惠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內蒙古 赤峰)
霉菌性陰道炎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在婦科陰道炎疾病中所占比例較高,主要臨床癥狀為白帶異常、瘙癢、排尿時出現灼燒感等,具有遷延難愈、反復發作的特點,對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激素藥物及抗生素在臨床的廣泛應用,霉菌性陰道炎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相關研究顯示,該疾病發病率高達40%左右,臨床主要采取藥物給予患者治療,常規用藥效果并不理想,且單一用藥發生耐藥性的風險較大,延誤疾病治療。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的霉菌性陰道炎病例樣本84例,對臭氧婦科治療儀聯合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病例時段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診我院的霉菌性陰道炎病例樣本84例,編號隨機分組,對照組、研究組,2組病例數一致均為42例。對照組,年齡20-47歲,均齡(46.82±2.58)歲,研究組年齡20-45歲,均齡(36.36±2.42)歲,取統計學方法對比2組基線資料,組間差異小P>0.05,可比。
診斷標準:(1)存在灰白色陰道分泌物,帶有粘稠感或為糊狀,均勻;(2)經陰道分泌物檢測其PH值處于5.0-5.5范圍;(3)分泌物中胺含量較大,帶有魚腥味,在性生活后癥狀加重;(4)存在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白帶增加、排尿灼熱感等癥狀;(5)經婦科陰道檢查,患者陰道壁充血,存在豆渣樣白帶,陰道分泌物檢查發現霉菌。
納入標準:(1)入選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2)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備案;(3)患者知曉同意研究并簽署書面協議。排除標準:(1)精神嚴重異常,無法配合者;(2)心肝腎重要臟器嚴重病變者;(3)本次研究藥物嚴重過敏者;(4)臨床資料不全者;(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藥物治療,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陰道,使用達克寧栓塞藥物,置于患者陰道內,每次劑量200g;氟康唑藥物,口服,每日1次,每次劑量0.15g,持續治療 7d[1]。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臭氧婦科治療儀,調制臭氧水濃度為10mg/L,指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患者月經結束4d后開始治療,首先對患者會陰部進行清洗,使用臭氧水沖洗陰道,結束后進行霧化處理,每日1次,持續治療7d,在治療的過程中禁止性生活[2]。
治療有效率:經治療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霉菌呈陰性(顯效);經治療患者癥狀體征明顯改善,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霉菌呈陽性(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陰道分泌物檢查均無任何改善 (無效)[3]。
炎性指標:分別于患者治療前與治療7d后,使采取生理鹽水5mL對患者陰道壁進行沖洗,收集洗液,進行離心處理(轉速5000r/min、時間5min),取上層清液,采取ELASIA對炎癥因子IL-2、IL-8、IL-13、TNF-a表達水平進行測定。
觀察2組的臨床病癥緩解時間。
相比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明顯更高,P<0.05,見表 1。

表1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表2 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表2 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組別 外陰騷癢(d) 白帶異常(d) 腰腹疼痛(d) 排尿灼痛感(d)對照組(n=42) 3.54±0.42 2.74±0.31 4.48±1.14 5.78±0.25研究組(n=42) 2.13±0.25 1.55±0.24 2.25±0.23 3.53±0.65 T 18.695 19.670 12.426 20.9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對比()

表3 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對比()
維度 對照組(n=42) 研究組(n=42) T P IL-2(pg/mL) 治療前 9.53±0.32 9.48±0.37 0.662 0.509治療后 7.51±0.83 9.42±0.65 11.741 0.000 IL-8(pg/mL) 治療前 8.23±0.48 8.37±0.34 1.542 0.126治療后 4.27±0.57 2.81±0.42 13.363 0.000 IL-13(pg/mL) 治療前 29.94±2.65 29.71±2.84 0.383 0.702治療后 25.34±2.35 22.43±2.31 5.723 0.000 TNF-a(ug/l) 治療前 2.31±0.42 2.33±0.43 0.215 0.829治療后 1.57±0.34 1.33±0.25 3.685 0.000
外陰騷癢、白帶異常、腰腹疼痛、排尿灼痛感等癥狀緩解時間對比,研究組各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治療前2組炎性因子表達水平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 (P>0.05),治療后 2組 IL-2、IL-8、IL-13、TNF-a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均顯著下降,且組間對比研究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更大,P<0.05,見表3。
霉菌性陰道炎在臨床較為常見,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導致,其發病率較高,在陰道炎疾病中其發病幾率僅次于細菌性陰道炎,且在接受治療后復發的幾率高達50%,對女性身心健康影響較大。該疾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包括少女和育齡期女性,如未能及時給予患者治療,將會引發頑固性不愈,誘發宮頸細胞病變,從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針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使用氫氧化鈉沖洗陰道,陰道置入達克寧栓、氟康唑藥物口服等,臨床常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與水融合后表現為弱堿性,從而起到糾正PH值的作用[4]。達克寧栓為臨床常用抗真菌藥物,通過與真菌的合成作用控制真菌代謝,氟康唑藥物同樣也是抗真菌藥物,選擇性作用于細胞色素,抑制細胞的合成,且抗菌活性高,具有較強的抗真菌效果,但在實際用藥過程中,雖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極易產生耐藥性,且治療時間長,復發幾率大,因此在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尋求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5]。
相關研究顯示,采取臭氧婦科治療儀對霉菌性陰道炎具有顯著治療效果。該治療手段主要是通過等離子技術,使有關氣體快速分解為臭氧及活性物質,臭氧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不僅可以將真菌或細菌直接殺死,同時對新生細胞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氧化作用效果良好。針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應用臭氧婦科治療儀通過過濾水與臭氧的結合,快速破壞陰道中的念珠菌,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可隨時轉變為氧氣,改善陰道缺氧情況,促進免疫細胞快速繁殖、生長,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長,從而有效消除病癥,增強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患者更快康復[6]。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明顯更高,P<0.05;外陰騷癢、白帶異常、腰腹疼痛、排尿灼痛感等癥狀緩解時間對比,研究組各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治療前2組炎性因子表達水平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 (P>0.05),治療后 2組 IL-2、IL-8、IL-13、TNF-a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均顯著下降,且組間對比研究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更大,P<0.05。由此可見,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采取常規藥物聯合臭氧婦科治療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有效消除炎癥,改善患者癥狀、體征,縮短治療時間,同時治療后疾病復發率低,效果佳[7]。此外在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疾病護理工作,首先消除誘發性因素,如糖尿病患者應停止使用抗生素藥物;其次指導患者注意日常衛生情況,定期更換內衣褲,清洗后可以使用消毒液進行處理;再次,針對反復發作頑固性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需及時控制性生活次數,并給予針對性措施,防止發生交叉性感染;每日排便后應注意擦拭的前后順序,可以防止肛門念珠菌侵入患者陰道中,且日常注意自我清潔,勤更換內衣褲及衛生巾,清洗完成后應在太陽下放置晾曬;最后還應注意日常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類,增強個人體質,有效預防真菌感染[8]。
綜上所述,針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在臨床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臭氧婦科治療儀,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促進藥物的充分吸收,緩解患者痛苦,有效改善陰道瘙癢等癥狀,促使白帶恢復,排尿疼痛感消除,提高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具有應用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