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梵梵
(武漢市江夏區安山衛生院,湖北 武漢)
盆腔炎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生殖系統炎癥,即卵巢、輸卵管、子宮體部等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盆腔腹膜、結締組織出現的炎癥總稱,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1]。如果急性盆腔炎患者發病期間未得到及時治療,極易轉變為慢性盆腔炎,經久不愈,反復發作。流行性病學資料顯示,此病癥在年輕成熟女性中發病率更高,受性傳播疾病的影響非常大。目前臨床治療盆腔炎以物理治療、抗生素為主,如果必要可采取手術治療,但是療效有限。近些年中醫藥治療此病癥有了很大突破,在遠期療效、緩解臨床體征癥狀方面具有很高進展[2]。本文選擇了92例盆腔炎患者,詳細分析了桂枝茯苓膠囊治療疾病的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文所示。
選擇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之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中患者(46例)中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 (36.97±1.49)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病程(3.49±1.06)年;未婚10例,已婚36例;臨床表現:帶下增多30例,痛經29例,腰骶部痛34例;下腹墜脹40例。觀察組中患者(46例)中年齡23~49歲,平均年齡 (37.16±1.51)歲;病程6個月~6年,平均病程(3.51±1.01)年;未婚13例,已婚33例;臨床表現:帶下增多33例,痛經32例,腰骶部痛31例;下腹墜脹42例。兩組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盆腔炎;(2)臨床資料完整;(3)知曉本次研究內容;(4)對桂枝茯苓膠囊及本次研究所用其他藥物無禁忌癥。
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缺失;(2)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3)治療依從性較差。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規治療,口服地塞米松片,每次0.75mg,每天3次,與此同時靜注氧氟沙星針劑,每次0.2g,每天1次。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后注漿減量。
觀察組患者予以桂枝茯苓膠囊:口服桂枝茯苓膠囊 (國藥準字:Z19050005;規格:0.31g×10粒 ×5板×2袋/盒;劑型:膠囊劑;生產企業: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次3粒,每天3次,飯后服用,告知患者經期停用。連續治療10天為一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連續隨訪6個月。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疾病復發率。其中患者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為:治療后經白帶檢查正常,自覺癥狀消失,超聲顯示盆腔包塊消失,盆腔積液消失,宮腔無粘連,雙合診子宮體無壓痛,附件區無明顯壓痛、增粗和增厚視為治愈;治療后經白帶檢查正常,自覺癥狀消失,超聲顯示包塊至少縮小2/3,積液少量或消失,雙合診子宮體無壓痛,附件區無壓痛,稍增厚視為顯效;治療后經白帶檢查正常,自覺癥狀消失,超聲顯示包塊縮小不超過2/3,積液少量或消失,雙合診子宮體輕度壓痛,附件區輕度壓痛,稍增厚視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視為無效[3]。不良反應包括胃部不適、惡心等。
借助SPSS 22.0統計學數據分析軟件包作為數據評定標準,兩組患者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等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疾病復發率、治療有效率等數據分析均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盆腔炎患者治療有效率分析(n/%)
觀察組盆腔炎患者治療有效率較參照組更高,P<0.05,詳細數據統計對比如表1所示。
兩組盆腔炎患者治療前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盆腔炎患者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較參照組均更低,P<0.05,詳細數據統計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盆腔炎患者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分析()

表2 兩組盆腔炎患者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分析()
組別 血漿比黏度(mPa) 纖維蛋白原(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n=46)1.95±0.15 1.86±0.11 3.95±1.22 3.91±1.02觀察組(n=46)1.94±0.13 1.38±0.08 3.98±1.21 2.86±0.89 t 0.3416 23.9350 0.1184 5.2607 P 0.7334 0.0000 0.9060 0.0000
觀察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疾病復發率較參照組均更低,P<0.05,詳細數據統計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盆腔炎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疾病復發率分析(n/%)
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內生殖器官中發生的炎癥反應,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相關調查統計顯示,盆腔炎正呈逐年增高趨勢。目前臨床西醫治療此病癥主要針對病原體進行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具有一定療效,但是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面效果并不高,且對病原體造成的多種病理性損害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從而造成疾病遷延難愈,反復發作[4]。此外,多次應用抗生素還會增加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明顯增高。鑒于此,有必要尋找一種更加高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盆腔炎從整體治療、宏觀把握,通過辨證辨病相結合,具有較高療效。中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多由臟腑感受病邪,沿經脈下行,濕熱蘊結與盆腔,進而引發疾病;或機體胞脈空虛、氣血不足、熱毒濕濁之邪侵襲,導致氣血瘀滯進而引發病癥,如經期、流產后、產后等發病率更高[5-7]。因此此病癥治療以活血化瘀散結、清熱解毒利濕為主。桂枝茯苓膠囊主要成分包括桃仁、赤芍、丹皮、茯苓、桂枝、等,其中桃仁可消癥散結、破血祛瘀;赤芍、丹皮可理氣止痛、涼血散血;茯苓可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有助于行瘀血;桂枝可散寒行瘀、通利血脈,諸藥合用,共奏消腫定痛、通經利弊、行血散瘀、疏通經絡的功效。本次研究中選擇了92例盆腔炎患者,分別予以桂枝茯苓膠囊和常規西藥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明顯高于參照組,表明中醫治療此病癥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桂枝茯苓膠囊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纖維蛋白原和血漿比黏度水平,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