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鵬
(北京門頭溝區醫院 門診管理部,北京)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冠肺炎患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2019年12月中旬,我院陸續開展疫情相關部署,由各分診臺護士進行測體溫及流行病學史的調查、登記,2020年1月26日,北京市門頭溝區醫院定為門頭溝區接收、診治定點醫療機構,開始接收確診和疑似患者。為更好地完成新冠肺炎的接收診治工作,同時預防交叉感染,保障來院患者的安全,門診管理部迅速響應,積極應對,逐步完善預檢分診流程,設立三級預檢分診,并從出入口管理、醫務人員輪崗、培訓、消毒管理、防護物資管理及門診患者就診流程等方面進行了調整部署。疫情初期對醫院的兩棟門診住院樓進行出入口合并管理,每棟樓只有一個出入口。
預檢分診帳篷、長條桌、地膠帶、酒精壺、中號消毒噴壺、一次性隔離衣、帽子、外科口罩、檢查手套、體溫槍、水銀體溫計、印臺、登記表、簽字筆、擦手紙、日期簽、椅子、隔離帶、水牌。
一級預檢分診成立于2020年2月19日,為了將新冠肺炎疫情有效的控制在院外,門診管理部將一級預檢分診進行關口前移,設立在室外,搭建預檢分診帳篷。始建初期抽調護理人員8名,后來由于天冷、工作強度大、來院患者等待時間長等因素,逐漸增加至明天上崗人員14名,含新門診樓測體溫人員2名,登記人員6名,舊門診樓測體溫人員2名,登記人員2名,巡回消毒護士1名,生活區護士1名;于2020年4月23日恢復正常診療后,由護理人員、職能部門及黨團員組成一級預檢分診隊伍;于2020年4月1日起,新增電子版《個人健康申報表》增設電子版審核人員,于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由一級響應降至二級響應,電子版審核人員更改為健康碼審核崗。

表1 個人健康申報表
1.3.1 體溫檢測崗
由醫護人員執行,對來院患者進行初步體溫篩查,對體溫超過37.3℃人員,進行雙體溫槍3次測溫,取中位數,如中位數仍高于37.3℃,給與水銀體溫計自主計時體溫,體溫依然異常由引導崗人員送至發熱門診篩查。
1.3.2 登記崗
由醫護人員執行,對體溫篩查正常患者指導填寫《個人健康申報表》(見表1),表格不能有空項,于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從一級響應降成二級后,停用《個人健康申報表》,啟用《預檢分診登記表》(見表2)。
1.3.3 電子審核崗
由義務人員執行,2020年4月1日,審核電子版《個人健康申報表》,于2020年5月1日起,電子版申報表審核更改為健康碼審核。
1.3.4 引導崗
由保安人員執行,帶領門診區域發現的所有高風險患者至發熱門診。

表2 預檢分診登記表
1.3.5 安保崗
由保安人員執行,維持一級預檢分診等候患者秩序,做到前后左右“一米線”,加強醫院大門第二道崗位線的把控,防止有漏掉登記患者的發生。
見圖1。

圖1 2020.2.19-2020.3.31 一級預檢分診工作流程

圖2 2020.4.1-2020.4.30一級預檢分診流程

圖3 2020.5.1-至今 一級預檢分診流程

圖4 終末清潔消毒流程
二級預檢分診由各區域分診臺護士完成,對每一位來診患者掃碼報到前,先進行溫槍體溫監測及流行病學史調查,對溫度高的患者,給予水銀體溫表自行記錄時間測溫,正常的患者可以正常就診,溫度高的或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患者由分診護士沿著規定好的路線引領至發熱門診,與此同時另外一名分診護士對患者停留的地方進行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
三級預檢分診由各診間醫生完成,對每一位患者進行詳細流行病學史的調查并記錄在門診日志中,對疑似患者采取現場隔離,并由分診護士引領至發熱門診,啟用備用診室及出診醫生,對疑似診室采取終末消毒(見圖4)。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防止醫務人員零感染,保障來診人員安全,防止疫情擴散是工作重點,有了上次SARS疫情定點醫院的經驗,我院快速反應快速部署,高效統籌完成出入口合一、一醫一患一診、三級預檢分診、分時段預約診療等多項措施;制作更新疫情期間制度、消毒登記表、工作流程圖、工作指南、消毒規范、,做好人員的培訓,防護物資管理,將其規范化。總之,三級預檢分診流程的完善,是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