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王林強 錢卓瑛 陳心貝 應雪飛 肖玲君
金華市是省內最大的電動(園林)工具生產基地。全市電動(園林)工具注冊企業2480家,規上企業214家。2018年全市電動(園林)工具規上工業總產值170億元,電動(園林)工具整機及配套產業實際產值規模超500億元,其中:園林工具類200億元,其他電動工具類300億元。電動工具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1/3,園林工具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1/2。出口比重90%以上,80%的產品以貼牌代工模式出口,產品銷往歐美、中東、南美、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依存度高。
金華市電動(園林)工具企業主要集中在永康、武義和市本級,產品涵蓋金屬切削、砂磨、裝配、建筑、林木加工、園林綠化等全系列,以DIY家用級和半專業級電動工具為主,整機電動工具產品200余種,電動工具零配件2000余種。以聚杰電器、華麗電器、恒友機電等企業為主生產的電錘(鎬),以中堅科技、三鋒實業、正陽科技等企業為主生產的油鋸、割草機及以華豐等企業為主生產的手持式角向磨光機產品都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的70%。
電動(園林)工具產品已被列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浙江制造標準目錄。金華市電動(園林)工具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29項、行業標準56項以及團體標準8項,其中,油鋸、割草機、鋰電鋸等產品的標準起草單位均在金華市,共有11人擔任全國電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從側面反映了金華市電動(園林)工具單項產品品質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武義縣與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動工具分會、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連續舉辦了7屆全國電動工具配套會議暨五金工具博覽會、6屆中國(武義)電動工具設計大賽。永康也連續多年舉辦國際五金電器博覽會、中國電動(園林)工具配件展等。金華電動(園林)工具的會展經濟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金華市電動(園林)工具行業規上企業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占比28.5%,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90家,占比42.1%,建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的企業57家,占比26.6%,有研發活動的企業125家,占比58.4%(見圖1)。研發平臺和研發創新投入不足,產品高新技術含量及附加值低。然而,當前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存在亟待解決的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比如鋰電電動工具的核心“三電”(電機、電池、控制器)配件一致性與匹配性問題、引擎動力園林工具發動機環保排放問題、電動(園林)工具的振動和噪音問題、工具的多功能創意設計及輕量化問題、電動工具智能化研發不足問題等,這些行業技術難題需要企業研發攻克,但企業自主投入研發的意愿與力度并不強。主要原因是:
(1)高端研發人才缺乏。首先,金華電動(園林)工具行業企業體量和知名度都不大,對高端研發人員沒有吸引力。其次,高端研發人員也不愿意到二三線城市長期工作。
(2)研發投入風險顧慮。行業共性技術性難題研發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增加企業的“沉沒成本”,后期一旦失敗,前期的研發投入將無法收回,中小企業寧愿賺取的利潤低一點,也不愿意去冒險。
(3)知識產權保護顧慮。行業共性技術難題一旦攻克,行業內企業就會爭相仿造,讓投入研發的企業應顧不暇,得不償失。
調研發現,企業普遍反映缺乏專業對口的技工類人才。主要原因是:
(1)市外招收相關專業技工類人才困難。金華市電動(園林)工具企業大部分在永康、武義,應屆畢業大學生待遇約4000元/月,小縣城待遇不高很難吸引到優質、專業的畢業生。
(2)市內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不多。目前,金華市內有兩所大學的畢業生與電動(園林)工具企業相匹配,一是浙江師范大學工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業設計及機器人工程專業畢業生(300人/年),留金率約10%;二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電動工具方向)畢業生(30人/年),留金率約20%。總體生源較少且留金率低,即使留金畢業生也不愿意到武義、永康等縣(市)去工作,導致永康、武義的企業嚴重缺乏專業的技工類工程師人才。
金華電動(園林)工具產品多以ODM(貼牌)模式為主,OBM(自主品牌生產)模式為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少,自主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約為10%。自主品牌產品銷量及競爭力遠遠落后于博世、百得、牧田、東成、大有等國際和國內知名品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行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還遠遠不夠,因此,自有品牌同質產品實際售價比博世要便宜1/3。由此可見,我市是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出口大市但絕非電動(園林)工具出口強市。

圖1
金華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存在“低、小、散”的特點,缺少“高起點、大投入、規模化、國際化”的領軍型電動(園林)工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如三鋒實業、中堅科技、正陽科技、華豐、皇冠等企業產值基本在5-10億元,而江蘇東成、寶時得、泉峰等企業年產值均超過30億元。
金華民營經濟發達,電動(園林)工具行業企業規模小,不少中小企業滿足于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發展理念,在自主創新、產品研發、技術儲備、品牌培育、人才培養、市場開拓等方面缺少投入,存在抄襲專利產品、互挖人才墻角、產品訂單低價同質惡性競爭等行為,導致行業利潤空間大幅縮水。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內外貿企業的情況也愈加水深火熱。海關數據顯示,1-2月份浙江省進出口總值比去年下跌10%,金華電動(園林)工具企業產品90%做外貿出口,有較大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存在資金鏈斷裂風險。疫情導致海外客戶訂單量下跌,且前期生產訂單也不同程度被取消,電動(園林)工具企業,一般是簽訂訂單,接受30%訂金加工供貨,一旦對方取消訂單,30%的訂金對企業來說,付人工工資都不夠,更不要說買材料的費用,這就意味著每取消一個訂單,公司要虧損60%的費用,然而,企業一般只預留2-3個月流動資金,這就很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停產。
(2)國際貨物運輸成本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封境”、“關閉碼頭”、“航班停運”,從而導致國際貨運能力萎縮,貨運企業出現了征收旺季附加費的情況,導致運輸成本增加。同時國際訂單交付周期也比以前有所延長,資金鏈可能受影響,甚至可能導致部分企業貨款償還能力下降或延遲,進一步增加風險。
研究院可由政府主導,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或浙江師范大學工學院)牽頭,電動(園林)工具企業參股的形式組建,市場化運作模式。其主要作用如下:
(1)建立公共技術研發平臺,攻關研發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對于行業共性“卡脖子”技術難題,可以由產業研究院牽頭組織研發攻關,向政府申請部分研發經費支持,研發課題向我市電動(園林)工具企業發布,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出資(出力)參與研發,研發成果按企業出資比例共享。這樣既可以解決企業在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攻關不愿投、不想投的問題,又可使研發成果迅速產業化落地。
(2)建立檢驗檢測共享平臺,解決行業產品檢測難題。
研究院主導,引導企業或第三方機構加入,圍繞電動(園林)工具產業共性需求,建立檢驗檢測(認證)共享平臺,解決行業產品檢測難題。
(3)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精準服務電動(園林)工具企業。
聯合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協會、電動(園林)工具產業聯盟及電動(園林)工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及政府相關部門,為行業企業提供集創意設計、技術研發、檢驗檢測、企業管理、人才培訓、標準咨詢、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維護等一站式服務。
(1)發揮市內高職院校育才職能優勢
引導市內高職院校設置電動(園林)工具方向的專業,適當增加武義、永康等縣(市)生源;鼓勵和引導行業龍頭企業與金職院機電學院合作,建立專業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引導市內相關院校增加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工程師短期培訓職能,為行業企業在職工程師“充電”提供平臺。同時,出臺相應政策吸引畢業生留金工作。
(2)加大“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支持力度
增加電動(園林)工具企業“百博入企”名額比例,鼓勵和幫助企業尋找專業對口的博士、教授到企業掛職,擔任企業研發負責人,開展科研活動,推動企業技術難題攻關,促進博士、教授及其背后的院校與企業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3)借助科研飛地招引高端人才
支持我市電動(園林)工具企業入駐長三角G60金華(上海)科創中心,建立飛地研發中心,招引高端人才開展技術研發,推動研發成果轉移落地金華。
(4)幫助企業招引外國專家
鼓勵和幫助電動(園林)工具企業招引國外高水平專家來金開展研發、設計、管理等工作。為有需求的行業企業提供精準咨詢、快速審核等服務。
制定“浙江制造”品牌培育清單,鼓勵企業在創建浙江省名牌產品的基礎上,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引導電動(園林)工具企業加大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快境外商標注冊,提高產品國際知名度,加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額,實現由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
制定重點標桿企業培育清單,加快企業在智能化、信息化、品牌化等方面的特色改造,鼓勵和引導生產同類產品的中小微企業集聚聯合,提高產品競爭力,發展成為細分領域單打冠軍,龍頭企業要狠抓內部管理,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等方式做大做強,形成一批行業標桿企業(集團)。
聚焦電動(園林)工具行業上下游優質廠商,圍繞電動(園林)工具產業圖譜,梳理一批產業鏈重大項目、關鍵技術核心項目、產業配套項目引育目錄,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質量,開展“鏈對點招引”精準招商方式,加大政策支持,推進項目落地。通過“補鏈、擴鏈”,打造一個產業鏈有效銜接、上下游互為場景的電動(園林)工具產業集群。
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發揮政府、高校、研究院、企業四方聯動作用,支持浙江師范大學工學院開展“高校+企業”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既能促進校企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并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也能使專業人才與企業互相增進了解,有助于企業留住人才。給予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
鼓勵支持科技信貸、專利質押貸款等金融扶持政策向電動(園林)工具行業傾斜,增加行業內企業融資途徑;鼓勵和引導銀行研發針對電動(園林)工具產業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如商譽貸等;設立電動(園林)工具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集聚,形成資本供給效應,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促進電動(園林)工具企業和金融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企業。
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提升,加強優勢產業與重點行業集群培育,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華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制造業重點細分行業發展的意見》、《制造業重點細分行業培育實施方案》等文件,金華市科技局出臺了《關于開展金華市制造業重點細分行業“8710”科技支撐行動》,電動(園林)工具行業是重點培育的細分行業千億集群產業之一,展望未來,通過3至5年的自主創新發展,電動(園林)工具將成為金華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創新能力、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使金華市不僅成為電動(園林)工具生產與外貿出口大市,而且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電動(園林)工具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