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裕燈
摘要:漢字特有的方形結構特征,使其在教學與練習的過程中,大多數漢字可以通過其外在的輪廊構成關系與梯形進行對應,可以將其結構歸納出幾種不同的梯形結構形態。通過對漢字獨體字,合體字進行梯形結構的分析,有助于漢字學習者加深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和理解,進而能有效的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規律。
關鍵詞:漢字結構;梯形結構;獨體字;合體字;書寫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089-01
一、漢字的外在結構形態與梯形結構關系
漢字俗稱“方塊字”,故其外在形態主要呈現為方形,就其外輪廓而言,具體可以歸納為三種基本形態:豎長形、方形、扁形。
在漢字書寫練習中,梯形結構是掌握漢字結構規律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對漢字獨體字,合體字進行梯形結構的分析,有助于漢字學習者加深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和理解,進而能有效的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規律。其形態主要分為四種:即上小下大的正梯形結構;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結構,左短右長的左側臥梯形結構及右小左大的右側臥梯形結構。
二、獨體字、合體字結構與梯形結構
(一)獨體字與梯形結構
獨體字筆畫較少,結構易松散,故強調其結構框架并把握其重心便顯得尤為重要。其外在字形可歸納為三種幾何形態:豎長形、方形、扁形。
1.豎長形與梯形關系
“鳥”、“乃”、“具”、“巾”、“木”、“來”這一些字,它是一種長形的獨體字,從“巾”、“木”、“來”這幾個字的主筆來看,主筆豎作為整個字的主體將字形拉長,整個字呈現出豎式長形。
如“木”、“來”二字,“木”字上半部分左邊的撇和右邊的捺以及“來”字中間部分左邊的撤和右邊的捺均使其下半部分撐開,上半部分收緊的態勢,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在巾字中,形成上半部打開,下半部分收緊的態勢,這符合上寬下窄的倒梯形結構關系。類似結構關系的字還有“下”“可”等字。
2.方形與梯形關系
“更”、“衣”、“巳”、“父”這些字是方形結構的獨立字。從“更”、“衣”、“父三字來看,都有撇和捺,捺劃分別是這三個字的主筆,撇、捺兩筆分別使字的下部分打開,上半部分相對收攏,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類似結構關系的字還有“八”“尺”等字。
3.扁形與梯形關系
“雨”、“文”、“毛”、“也”、“之”、“上”這些字是扁體結構的獨體字。楷書中“文,字的主筆斜長捺“上”和“上”字下部的主筆長橫均充分打開,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類似結構還有“天”、“大”、“夫”、“土”字等。
(二)合體字結構中的梯形結構
合體字有上下、左右、包圍等結構,各組成部分須安排合理,相互避讓,疏密得當,緊松有致,收放自如等。
1.左右結構與梯形關系
在左右結構關系中,首要注重的是左右兩邊的比例關系,同時要兼顧左右長短及位置的高低等,故在這種結構關系中存在左短右長,左長右短的結構關系。“故”、“磷”、“淡”、“羽”、“駒”、這些字均屬于左右結構的,或左短右長,或左長右短,或左窄右寬,左寬右窄。
如“淡”這一字是“三點水”的偏旁,在字的結構關系中屬于從屬地位,故形成了左短右長的左側臥梯形結構關系。而“駒”字的左長右短則形成了右側臥梯形結構關系。在左右結構關系中,還有左右結構相等的字。如“殿”、“敢”、“效犯筍等,因撇、捺兩筆分別使字的下部分打開,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
2.上下結構與梯形關系
上下結構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或下托上、或上覆下的關系。“恭”、“基”、“聚”、“忘”、“愁”、“忠”、“全”這些字均屬于上下結構的關系。
在這一“忘”字的主體結構布局來看,上半部分“亡”字在書寫時根據開合規律會有意縮窄,而“心”字底則有意拉開,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類似的結構關系有“聚”、“忘”、“愁”、“忠”等字。
再如“全”字,左右一撇一捺一打開使上半部分的人字完全覆蓋了下面的王字,形成上半部打開,下半部分收緊的態勢,這符合上寬下窄的倒梯形結構關系。類似的結構關系有“恭”、“基”、“盜”等。
3.包圍結構與梯形關系
包圍結構分為全包圍結構、左包圍結構、上包下結構、卞包上結構。在這四種包圍結構形式中,決定外框大小的是收與放,要根據內部單位的大小、疏密而去設置布局。這四種包圍結構與梯形關系非常緊密。
常見的字有“風”、“慶”、“氫”孝”、“逐”、“建”“疲”等字。如“風”、“慶”、“氫”字構成的是形成了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關系。而“逐”、“建”等字則形成的是左短右長的左側臥梯形結構關系。
三、結語
總之,梯形結構作為一種掌握字形結構的有效輔助手段,在日常的教學及練習中應予以廣泛的使用,其對于漢字間架結構的理解和把握將會大有裨益。
★基金項目:省級重點項目《廣東省中小學書寫能力等級測評研究》,項目編號:GDYW2016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