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


摘 要 通過杉木、木荷純林及杉木與木荷不同比例的混交林林下植被、蓄積量、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土壤肥力的調查分析:木荷所占比重越大,林分經營中期的間伐收益越低;木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少數木荷混交能提高林下有價值闊葉樹的株數。基于調查結果,提出了南方森林經營新類型的設想。
關鍵詞 林下植被;蓄積量;出材量;南方森林經營新類型
中圖分類號:S757.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43
關于杉木純林、杉木與木荷混交林、木荷純林不同類型的林分經營中期經濟收益的研究,鮮見報道。通過對11年生與14年生的杉木木荷7種不同林分類型的蓄積量、間伐經濟材出材量的調查分析,及對3個不同樹齡與類型的小班林下有價值闊葉樹幼樹調查,與近自然經營理念相結合,提出了一種既可獲得較好收益又能提高土壤生產力的南方森林經營新的類型。
1 調查地概況
調查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國有林場城關管護站,是杉木一般產區、木荷中心產區。共三個小班(表1),81林班3大班4小班是純杉木林分,34林班1大班1小班塊狀分布著純杉木、5%左右的木荷與杉木混交、80%杉木與20%木荷混交林的3種林分,81林班3大班5小班塊狀分布著60%杉木與40%木荷混交、50%杉木與50%木荷混交、20%杉木與80%木荷混交、純木荷4種林分,均為西南坡,土層深度1 m,三個小班林分生長第9年均有施一次復合肥。地被物有粗葉榕、箬竹、崖豆藤等。
2 研究方法
2.1 標準地設置與調查
2019年10月采用典型抽樣法,在81林班3大班4小班純杉木林分,34林班1大班1小班3種類型林分與81林班3大班5小班4種類型林分分別設置20 m×20 m標準地3個。在樣地內對林分每木檢尺,并嚴格按“三砍三留”原則進行常規設計、經營新類型間伐設計,按福建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積與福建省闊葉樹二元立木材積、杉木立木樹干出材率表和闊葉樹立木樹干出材率表計算不同林分蓄積量、常規間伐經濟材出材量、新型經營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因11~14年間伐得到的薪材價值與成本相當,不計算;樣地內進行林下有價值幼樹樹種、株數等調查。
2.2 調查分析方法
81林班3大班4小班僅對林下有價值闊葉樹幼樹進行調查分析;對34林班1大班1小班與81林班3大班5小班共7種類型蓄積量、常規間伐出材量、森林經營新類型標準設計出材量進行單向方差分析并對林下有價值幼樹株數采用簡單的調查分析。
3 調查結果
3.1 林下有價值幼樹分布情況
三個小班林下有價值闊葉樹的幼樹種類相同,主要有黃潤楠、木荷、米楮、南酸棗等,其中木荷、黃潤楠占總株數的90%左右,均勻分布,其他種類以小塊狀分布為主,隨著林分郁閉度的增大,幼樹株數不變,但高度降低,郁閉度大的樣地平均株高才13 cm,郁閉度小的樣地平均株高85 cm;34林班1大班1小班株數達到4 125株/hm2,而81林班3大班4、5小班8株數不足200株/hm2(表1),因此杉木與少量闊葉樹混交能提高林下植物數量。
3.2 不同混交林常規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對比
通過對不同林分的常規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單向方差分析,不同的林分間伐出材量(表2)差異極顯著,10杉+荷>100%杉>80%杉+20%荷>60%杉+40%荷>50%杉+50%荷>20%杉+80%荷>100%荷。其中,10杉+荷與純杉無差異,均顯著大于80%杉+20%荷出材量,極顯著大于60%杉+40%荷及以后的出材量;11年林分杉木純林與少量林荷混交林的出材量大于14年杉荷混交林及木荷純林,其中純杉或10杉+荷的經濟材出材量是純荷的23.5倍。
4 南方森林經營新類型的設想
4.1 新類型設想的思路及主要措施
木荷混交比例大的14年生杉木與木荷混交林的蓄積量和出材量遠不如11年生木荷混交比例小的林分,但從表1可看出,前者的土壤有機質、堿解氮等化學成分均大于后者,且土壤容重小,這表明木荷混交比例多,能提高土壤肥力[1]。為了預防杉木經營所引起的生產力下降、地力衰退、水土流失等問題[2-3],利用闊葉樹耐陰的特點,提出南方森林經營新的類型設想,其主要措施:采伐跡地更新時采用杉木與不足1成的闊葉樹混交,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幼林撫育與常規撫育相同;8年進行割灌、修枝,疏去過弱的杉木,保留2 400~3 000株/hm2。割灌修枝目的是:闊葉樹如木荷用8年左右開始結籽,通過林下清理給木荷種子飛播、生長創造條件;12~14年采用高強度間伐,保留杉木優勢木700~1 000株/hm2,間伐后連續3年采用人工促進林下闊葉樹生長;31年后,杉木及闊葉樹皆伐。這個措施是通過栽植杉木獲得前期收益,中期利用闊葉樹的生長提高地力,通過把杉木優勢木培育成杉木大徑材及林地有價值的闊葉樹取得最終收益,達到林地獲得收益與土壤肥力均提高的目的。
4.2 不同混交林森林經營新類型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對比
通過對森林經營新類型間伐經濟材出材量單向方差分析,不同的林分間伐出材量(表2)差異極顯著,100%杉>10杉+荷>80%杉+20%荷>60%杉+40%荷>50%杉+50%荷>20%杉+80%荷>100%荷。其中,100%杉、10杉+荷與80%杉+20%荷無差異,均極顯著大于6杉4荷及以后的出材量;11年林分杉木純林與少量林荷混交林的出材量反而大于14年杉荷混交林及木荷純林,其中純杉木經濟材出材量是純荷的25倍,純杉或10杉+荷間伐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純荷。
4.3 森林經營新類型間伐經濟材出材量與常規間伐經濟出材量對比
11年不同類型林分采用森林經營新類型間伐,100%杉、10杉+荷與80%杉+20%荷經濟材出材量分別提高了188.1%、178.8%、233.7%,隨著間伐經濟出材量的提高,生產成本也會隨之下降,短期收益明顯提高。
5 結論
1)少量木荷與杉木混交,能提高林下有經濟價值闊葉樹幼樹的株數及分布。2)木荷與杉木混交比例越大,林分前期間伐收益越低。3)南方森林經營新類型能明顯提高林分的短期收益,間伐后通過對林下有價值的闊葉樹人工促進,改良地力,并且杉木優勢木有充足的空間快速生長,最終實現獲得可觀的收益并改善地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青天,林武藝,謝文雷,等.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長效果研究[J].綠色科技,2010(7):72-74.
[2] 黃承才,張駿,江波,等.浙江省杉木生態公益林凋落物及其與植物多樣性的關系[J].林業科學,2006,42(6):7-12.
[3] 蔡麗平,李芳輝,侯曉龍,等.木荷杉木混交林水源涵養功能研究[J].林業科學,2012,32(6):13-1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