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齊 張志剛

摘 要 以新疆優良杏品種庫車小白杏和樹上干杏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對杏果實品質的影響,為選擇最佳采收成熟度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對小白杏和樹上干杏的3個成熟度果實品質研究,對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總糖、果膠、還原糖、總酚、纖維、維生素C等指標進行檢測,并進行方差分析,得出2個杏品種3個成熟度總糖、維生素C、總酚、硬度、SSC、纖維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 杏品種;成熟度;果實品質
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71
杏是薔薇科李亞科植物[1],新疆杏品種因獨特生長環境及長期演化發展,形成豐富、寶貴的種質資源[2]。目前新疆市場上主栽杏品種成熟期大都集中在5—7月,當杏成熟期到來時,供給量遠遠大于需求量。不同杏品種采收期與上市期搭配結構不明顯,因此采收成熟度成為影響果實品質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新疆阿克蘇現有杏品種資源為基礎,以樹上干杏和小白杏為研究對象,對3種成熟度果實品質進行檢測,分析不同成熟度果實品質間的差異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況
研究區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境內新疆林業科學院阿克蘇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地理坐標:80°32′E,41°15′N;海拔1 103.8 m),總面積80 hm2。試驗地區屬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晝夜溫差大,春季持續較短,多有大風降溫天氣,常出現倒春寒現象,夏季炎熱干燥,年均氣溫為10.1 ℃,年均日照時間2 747.7 h,無霜期195 d,降水量少,四季分配不均,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大,年均降水量為634 mm左右,年蒸發量為2 956.3 mm左右[3]。
1.2 試驗材料
樣株的選擇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新疆林業科學院阿克蘇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的杏試驗園內,選擇株行距5 m×5 m、10~12年生、樹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杏品種小白杏為研究樣株。在阿克蘇農一師四團,選擇株行距5 m×5 m、10~12年生,樹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杏品種樹上干杏為研究樣株,各樣株標號定位。
1.3 試驗方法
通過調查選取新疆耐儲性好且市場價值高的杏優良品種樹上干杏和小白杏,于2019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杏園內進行采摘,對無機械傷、無病蟲害的果實進行隨機采摘,分別按3個成熟度(Ⅰ、Ⅱ、Ⅲ)進行分裝,根據轉黃率將果實劃分成熟度,小白杏成熟度Ⅰ的顏色為30%<綠色<50%,成熟度Ⅱ的顏色為10%<綠色<30%,成熟度Ⅲ為綠色<10%;樹上干杏成熟度Ⅰ為黃色中帶微綠,綠色<5%,成熟度Ⅱ為黃帶紅,紅色<30%,成熟度Ⅲ為紅黃相間,紅色>50%。為避免機械損傷,給每個果實套上泡沫網罩分裝,并迅速運回實驗室進行測定。對每個杏品種不同成熟度的杏果實主要品質指標進行測定,包括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可滴定酸、維生素C、還原糖、纖維、總酚和果膠。具體測定方法參照國家標準:1)果實硬度參照NY/T 2009—2011;2)可溶性固形物參照NY/T 2637—2014;3)總糖參照國標SN/T 0868—2017;④可滴定酸參照國標NY/T 1841—2010;⑤維生素C參照國標GB 5009.86—2016;⑥還原糖參照國標GB/T 5513——2008;⑦纖維參照GB/T 10469—1989;⑧總酚參照NY/T 1600—2008;⑨果膠參照NY/T 2016—2011。
1.4 數據分析
利用SPSS 22.0和Excel 201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成熟度小白杏果實品質對比研究
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隨果實成熟度增高,果實總糖含量越高,而TA含量越低。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成熟度Ⅲ的果實TA含量顯著低于成熟度Ⅱ和Ⅰ,同時成熟度Ⅲ的總酚含量顯著低于成熟度Ⅰ和Ⅱ。果實總糖含量隨采收成熟度增高而顯著增加(P<0.05)。成熟度Ⅰ和Ⅱ的SSC和纖維含量顯著低于成熟度Ⅲ。成熟度Ⅰ和Ⅲ的果膠和VC含量低于成熟度Ⅱ。對于小白杏而言,總糖、維生素C在3個采收成熟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2.2 不同成熟度樹上干杏果實品質對比研究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樹上干杏成熟度越高,果實硬度越低,隨成熟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偺呛瓦€原糖含量在成熟度Ⅲ時顯著高于成熟度Ⅱ和成熟度Ⅰ,同時成熟度Ⅲ總酸含量顯著低于成熟度Ⅱ和成熟度Ⅰ。樹上干杏成熟度Ⅰ和Ⅱ的維生素C含量低于成熟度Ⅲ。成熟度越高總酚含量顯著降低,同時SSC和纖維含量均顯著增高(P<0.05)。對于小白杏來而言,果實硬度、總酚、SSC、纖維含量在3個成熟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分別對小白杏和樹上干杏不同成熟度的果實指標進行檢測,并同時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杏品種不同影響成熟度的指標不同,總糖和維生素C指標在小白杏3個成熟度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果實硬度、總酚、SSC、纖維指標在樹上干杏3個成熟度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不同杏品種適宜采收成熟度也不同。張蘭等[4]研究不同采摘期不同品種蘋果的果實品質,也得出不同品種適宜的采收的時間也不同。
4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白杏和樹上干杏三個成熟度的方差分析,得出各品種果實品質隨成熟度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通過果實硬度、SSC、維生素C、總糖,總酚等指標隨成熟度不同而發生改變,成熟度與果實品質相互影響,可知樹上干杏成熟度較高時果實品質相對較好,通過維生素C指標得出小白杏成熟度Ⅱ相對較好。
參考文獻:
[1] 王家瓊.中國杏屬植物的分類、分布及其親緣關系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0.
[2] 郭香風,陳玲,王鵬,等.35份新疆杏品質指標相關性分析及類型評價[J].新疆農業科學,2016(2):214-219.
[3] 李宏,張志剛,鄭朝輝,等.南疆紅棗林地不同流量對滴灌土壤水分運移特征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171-174.
[4] 張蘭,王宏國.不同成熟期澳洲青蘋果實品質測定[J].北方園藝,2007(9):41-4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