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理和改編傳統劇目是戲曲界永恒的話題,而湖南的祁劇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傳統劇目之多,整理和改編祁劇中的傳統劇目是祁劇發展中的重點,本文通過整理改編祁劇《賀府斬曹》談祁劇整理改編的重要性及思考。
關鍵詞:祁劇;整理改編;賀府斬曹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141-01
一、前言
“戲曲傳統戲的整理和改編"A戲曲發展中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直以來,戲曲界不斷面臨著這個話題的挑戰。整理和改編好一個劇種的經典劇目,是考驗編劇和導演的真功夫。陳蓉、羅雪葉整理改編的大型祁劇《賀府斬曹》是根據祁劇名老藝人段翠剛、唐可華、王賽雀、趙國孝同志口述記錄整理改編而成,曾入選原文化部“2017年劇本扶持工程·整理改編項目”。
二、關于整理改編傳統大戲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對戲曲界就有一個“三并舉”的政策。除“新編歷史戲、現代戲贊之外,著重提出的就是升整理改編傳統戲”。新中國建立以前,以梅蘭芳為代表的戲曲人對戲曲傳統劇目的整理改編已經付出了心血且碩果不小。在第一屆戲曲劇目匯演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匯演中有許多的獲獎劇目一直流傳到現在。如京劇《白蛇傳》、晉劇《打金枝》、桂劇《拾玉鐲》、豫劇《穆桂英掛帥》、越劇《紅樓夢》、評劇《花為媒》、祁劇《目連戲》等等,它們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成為經典,主要是去除糟粕取其精華,繼承保留原作的精華的基礎上,在思想內容上給予延伸、深化與發展,并符合戲曲舞臺的發展規律及中華民族的審美。
三、關于祁劇
祁劇是湖南省傳統地方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因形成于祁陽而得名祁劇。祁劇,比京劇的歷史還早400年的地方劇種,舊稱祁陽戲、祁陽班子,是湖南省傳統地方戲曲中流行地域最廣、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劇種。湖南省八個古老的地方大戲劇種中,只有祁劇占據了永州、衡陽、郴州、邵陽、懷化、婁底等大半個湖南省的地盤。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祁劇積累了不少優秀劇目。雖因歷史變故、血風腥雨,加之口手相傳的學藝方式,不少劇目埋在了歷史的煙塵之中,但經過挖掘整理,保留下來的劇目還有近千。
四、整理和改編《賀府斬曹》的意義
高腔《賀府斬曹》源自《包公奇案》。在中國戲曲舞臺上,包公是久演不衰的舞臺人物。在傳統劇目中包公大多是一位清正廉明、鐵面無私、心智過人、執法如山的清官,是半神半凡的超人。在他的身上,凝聚了老百姓對清官的企盼和對社會公正的向往;包公戲情節曲折,是非分明,同樣贏得今天觀眾的喜愛。高腔《賀府斬曹》秉承了祁劇演出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特色的聲腔。在表演藝術上,則突出了祁劇粗獷、夸張、樸實的特點,動作講究,眼、鼻、胸、手指、腳尖的配合一致。
五、《賀府斬曹》的劇情
國舅曹定營造新府,強拆民房,殘害工匠。包拯接狀,嚴詞規勸曹定,曹不悔悟,惡語辱包。包拯用計差遣衙役捕風收集證據,自己還喬裝親自入府證實,最終頂住壓力斬曹。
六、整理和改編祁劇的看點
祁劇劇目繁多,曲牌豐富,是湖南的大戲種。祁劇文化底蘊深厚,距今約900年,形成于明朝中葉,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第一大看點是將祁劇豐厚的藝術底蘊進行挖掘,通過整理和改編創作出祁劇經典傳統戲。祁劇是非常傳統的劇種,有著很多的優秀傳統劇目,但近些年做祁劇傳統戲整理改編及創作的戲曲專業人士越來越少,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新編現代戲上,原因當然是整理好、改編好傳統戲是有難度的,也是對創作者文學修養的考驗。
第二大看點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把今天的觀念強加給古人,對傳統文本做更真切的認識,全面的、透析的分析它、了解它,吃透它所隱含著的文學思想內涵,挖掘出更有價值的東西,不為刻意彰顯創新而大刀闊斧。
第三看點是創作者在整理和改編過程中,把握好三大關;一是輿論關,二是經典關,三是觀眾關。輿論和經典都圍繞著經典做比較。事實上也是如此,對于“經典”兩個字,在我們慣性的思維模式中,一旦貼在一個藝術作品之上以后就意味著是嚴藝術圣旨”,誰要是輕舉妄動,就會遭到輿論與‘唇槍舌戰”的指責。在祁劇大戲《賀府斬曹》的創作中,把題材故事的典型性和表演藝術的經典性發展區別開來,實事求是,因戲而論,因時而論,改編是一種創造性的,帶著編劇的個性,帶著主創團隊的個性。戲曲有歌舞演故事的特點,但當今一些創作者打著改革和創新的名義,將大戲排成話劇加唱,丟棄了戲曲最本身的美,在這部戲里,充分發揮戲曲歌舞演故事的特點,尤其在第二場《衙役捕風》和第三場《暗訪牽驢》中結合人物情景和故事將戲曲的舞臺空間性和虛擬性充分的展現出來。
讓具有悠久歷史的祁劇再現輝煌,是當代湖湘人民的祁劇夢。不管什么戲劇,最終要群眾喜歡才有生命力。既然是在整理和改編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就要盡最大努力讓它成為百姓心中的“經典”,如祁劇高腔《目連戲》;觀眾走進劇場期待的是技藝,但是這個技藝不單單是技藝,是創造人物的“戲中技、技中藝、藝中人”。要在一次整理和改編創作中,能夠為祁劇藝術的傳承貢獻好的劇目,才是有意義的創作。并借助經典劇目排練,能達到培養一批人、發現一批人,為祁劇的傳承儲備人才。
作者簡介:趙楠楠,女,湖南省永州市群眾藝術館戲劇編導,初級館員,本科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