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平臺支持下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對高校的部分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藝術概論》是高校藝術類專業的主修理論課程之一,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而微信公眾平臺作為現代人們主流傳播意識形態形成的主要平臺,如何充分地利用這一平臺對此課程的教學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范圍,增強課堂教學的新意和活力,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其學習興趣和實效性,已成為網絡時代微信公眾平臺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希望通過對此問題的解決對其它課程有所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微信平臺;藝術視論;探索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199-01
一、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時代支持下的媒體平臺方興未艾,如我們所熟悉身邊的QQI微信、微博、抖音,以及學習專用的智慧樹、釘釘等網絡平臺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它們不時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同時也對高校部分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這里我們僅以微信平臺運用在《藝術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研究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筆者以《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為例提出了以下具體做法。
二、利用微信平臺提升學生的興趣,豐富課程的教學內容
微信平臺有著海量的信息,且每日都在更新中。我們根據大學生求異求新的心理和習慣,在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合理地運用平臺,教師課前充分研究教材,找準《藝術概論》每章節課程知識的重難點和相關的網絡知識的鏈接,用最好的圖像、音視頻支引導學生,讓學生即能積極地學習《藝術概論》的理論知識,又能借助平臺中的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去消化和理解這些理論知識,讓其逐漸地認可和接受這些理論知識。微信平臺具有的交互功能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束縛,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教師課堂主導教育的灌輸模式,建立起平等和自由的師生關系。還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讓學生更好地表現自己。
三、善用微信平臺,樹立新理念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高校教師要善于運用微信平臺,積極地參與網絡信息培訓,努力地了解和掌握學習平臺,并通過自修的方式嘗試建設《藝術概論》信息授課平臺,與大學生進行知識交流。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高校教師需要積極地轉變思維方式,不斷增強時代感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四、掌握微信平臺的功能,培養學生平臺教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有效地引導大學生運用課堂平臺,幫助他們形成科學的媒體學習觀念。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網絡平臺學習習慣,對于《藝術概論》課程公從平臺,教師要適時地更新相關內容,注意平時資料的收集,和學生積極地互動,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觀點,合理地引導,適時的糾正學習錯誤,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平臺的負面影響,引導他們在網絡時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
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辯認正確的《藝術概論》知識,提升大學生對課程知識的辨別和理性的分析。微信平臺的海量知識能夠即時傳播,絕大多數的學生面對海量的有關藝術概論的知識,顯得茫然無序且沒有針對性。《藝術概論》課程知識涵蓋量廣泛,凡是與藝術相關的知識都能在課程教育中得以體現,同時網絡平臺上也有大量的負面信息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的掌握知識。所以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推薦適合大學生學習的文章和音視頻,讓他們自覺地遠離浮躁,主動地接受知識。
五、運用微信平臺,科學合理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微信平臺的信息交流和互動性很強。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通常是教師一言行,這種教學模式急需改革。教授《藝術概論》的教師要樹立雙主體教學理念。一方面要調整教師在教學中的位置,能夠主動地轉變角色。另一方面,探索和研究能夠使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凸顯大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嘗試以行動為導向的體驗式、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互換師生角色。教師根據《藝術概論》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話題,師生間一起分享見解和心得。
綜上所述,伴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的形式應需進行相應的創新,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樹立教學新理念,適應新要求。合理科學地運用微信平臺的功能,抓住學生的興趣要點,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把平臺運用于課堂,善于運用微信平臺,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教學的時效性。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下的高職<藝術概論>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JC1319062。
參考文獻:
[1]齊桂華.新媒體環境下《藝術概論》課程“模塊”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戲劇之家,2014(10).
[2]陸康樂,劉巍.新媒體環境下微縮模型演變應用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02).
作者簡介:屈研(1982-),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前與特殊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樂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