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佩吉·亞歷山大
眼下,對美中關系現狀與未來的探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久前,我在佐治亞州普萊恩斯見到了卡特總統,他依舊非常關心目前兩國關系的發展情況,希望通過美中之間加強溝通與合作來改善這一重要的外交關系。
在紀念美中關系正常化40周年前夕,卡特總統曾為《華盛頓郵報》撰寫了一篇題為《如何修復美中關系,防止現代冷戰》的專欄文章。在美國,我們聽到了與中國進入冷戰的戰鼓。看到華盛頓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而北京則以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作為回應,我們感到萬分失望。這樣的行動和回應也許真的可能會使雙邊關系脫軌。在過去40年中,這一雙邊關系一直是維護美中兩國及世界和平與繁榮的穩定器。
我們需要回答一個影響兩國關系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問題:為什么雙方對過去40年接觸(engagement)的看法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習近平主席一再表示,“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然而我們現在卻看到雙邊關系在迅速惡化。
卡特中心堅持與中國相關機構舉行關于美中關系話題的討論活動,目的就是要找出造成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卡特總統在《華盛頓郵報》的那篇專欄文章中寫道:“美國人需要明白,正如中國無權干涉美國內政,我們亦無權干涉中國的國家治理方式和領導人選拔方式。誠然,即使是關系密切的國家也會不時批評對方,但這種批評不應該成為指令或法令,而只應該是雙向對話。”
然而,我不想過多地談論美中關系中出現問題的原因。相反,我想探討應如何守護卡特總統和鄧小平副總理的遺產,使美中關系有益于兩國和世界的發展。今年7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中美智庫媒體論壇上發表講話時表示,中美兩國都應該“守正不移,與時俱進,維護中美關系的正確方向”。王毅部長建議要修復雙邊關系,中美兩國應梳理三個清單:一是合作領域的清單,二是需要進行建設性對話的清單,三是需要妥善管控的問題清單。卡特中心和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所已組織了一次清單內容在線研討。
首先,最容易確定的是需要管控的問題清單。臺灣和南海問題最有可能觸發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武裝沖突,所以美中之間必須在這兩個問題升級為戰爭之前,就如何管控進行坦率和誠摯的磋商。
其次,在對話清單中,需要提及一個關鍵領域:人權。在此之前,美中兩國曾就人權問題進行定期對話,現在需要做的是恢復這些對話。雖然北京方面表示新疆、西藏和香港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但也可以同美國同行進行探討,以便雙方能夠理解對方的核心關切,并達成諒解。提高透明度和愿意就這一問題進行信息分享,將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這對改善雙邊關系至關重要。
最后,對雙邊關系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合作清單。王毅部長說,“這份清單應該把中美在雙邊領域及全球事務中需要而且能夠合作的事項明確下來,這份單子越長越好”。正如卡特總統在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大使的信中指出的那樣,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國暴發,美國現在是疫情的震中,兩國不能就疫苗研發開展合作是一個悲劇。
因為,我們都知道為遏制2014年至2016年在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發生的埃博拉疫情以及建立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中兩國的合作是多么一帆風順。如果兩國選擇不合作,任何扭轉氣候變化的努力都注定要失敗。卡特總統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積極介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努力。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卡特總統啟動的這一努力將永遠不會成功。中國和美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個最重要的發動機。如果美中兩國在金融、技術、制造業和貿易領域脫鉤,世界經濟將因此遭受重創,中國成就巨大的扶貧事業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中國可以與美國和其他國際伙伴一起在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馬里和其他非洲國家和平進程中發揮巨大作用。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
2012年12月,卡特總統訪問中國,開啟了卡特中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同主辦的“中美關系論壇”,那次會議的主題聚焦如何建立兩國新型大國關系。我們應該繼續關注這一主題,中美兩國人民都能從這一關系中獲益匪淺,而試圖分割這一關系不僅是錯誤的,也是無法實現的。
卡特總統曾經說,“(美中)接觸使得我們兩國、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都得以獲得史無前例的和平與繁榮。”許多投身改善美中關系的人認為,認識不到這一進步,不僅是反映了對歷史的無知,也顯示了意識形態的僵化,更透露了政治上的盲目。為了繼續這種接觸,我希望美中兩國政府和民間能進一步促進對話、加強交流,一面為應對世界上一些最為緊迫的挑戰尋找路徑,一面為深化兩國關系出謀劃策。▲(作者是卡特中心首席執行官,本文由張金峰、趙丹寧翻譯)
環球時報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