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產業研究院 無人機研究小組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國內爆發,舉國進入抗疫狀態,目前國內疫情防控成果顯著,總體情況正在好轉。此次抗疫戰斗中,無人機的身影出現在高速路口、鄉間村落、城市樓宇、田間農地、醫院工廠等場所,并在抗疫前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凸顯了無人機的優勢,預計未來工業無人機將迎來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同時,一場無人機的普及課也通過網絡悄無聲息地進行著,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拓展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人機作為智能無人化工作的代表,具有高效無休的工作能力、零接觸的工作特點,在安防巡檢、消殺作業、物流配送、宣傳喊話、照明測溫、農業植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間無人機應用實例見表1。
2020年2月底,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與此同時,蝗蟲災害也由非洲蔓延至東南亞地區,給全球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在此期間,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采用無人機參與蝗蟲災害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表2為無人機參與蝗蟲災害治理應用實例。
近年來,隨著集成制造的普及,無人機基礎零部件生產開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能耗方向發展,無人機制造成本不斷走低,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術的逐步完善及應用,無人機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僅為66.4億元;2018年,無人機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增長至257.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7.05%。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359億元。圖1為2015—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情況。
表1 疫情期間無人機應用實例
表2 無人機參與蝗蟲災害治理應用實例
圖1 2015—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
無人機在我國起步較晚,且開始于軍用領域。但民用領域的需求規模在近2年得到較大的釋放,截至目前,我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占比超過軍用無人機,達58.5%,未來,行業市場結構仍將不斷改變,民用無人機市場將不斷擴大。圖2為2018—2019年我國無人機應用結構變化情況。
圖2 2018—2019年我國無人機應用結構變化情況
我國民用無人機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開始在國內興起,經過幾年的發展,當前無人機的應用范圍已涉及國土資源調查、環境監測、水情監測、救災等多個領域。2015—2018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7.4%,2018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134億元,行業迎來爆發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2019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210億元,同比增長56.72%。圖3為2015—2019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情況。
圖3 2015—2019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
相對于消費級無人機而言,工業級無人機應用范圍廣泛,發展潛力巨大。工業級無人機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替代了原有工具服務于各行各業,其具有成本低、費效比高、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等優勢,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風險,提高了執行任務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圖4為工業級無人機應用領域分析情況。
圖4 工業級無人機應用領域分析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在民用無人機中的占比達54.3%,工業級無人機是民用無人機的應用主體。圖5為我國民用無人機應用構成情況。
圖5 我國民用無人機應用構成情況
工業級無人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增長空間遠超消費級無人機,是無人機行業發展的重點領域。2018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70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75%。2019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14億元,同比增長62.8%。圖6為2015—2019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情況。
圖6 2015—2019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包裹量年均新增速度達100億件,連續6年超過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目前我國單日快遞量超億件,2019年,我國快遞全年業務量突破600億件,預計2020年將達到740億件,不斷增長的業務量使得傳統的投遞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圖7為2010—2020年我國快遞量及其變化情況。
圖7 2010—2020年我國快遞量及其變化情況
與此同時,自2012年起,我國的適齡勞動力人口連續8年下降。2018年末,16—59歲(含不滿60周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97億人,首次跌破9億人口大關。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物流企業開始面臨人工成本高、配送難的現狀。人口紅利的消退導致“用工荒”,加上疫情的沖擊,將倒逼物流企業加速從人口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圖8 為2012—2019年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及其變化情況。
圖8 2012—2019年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及其變化情況
利用無人機參與物流配送不僅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還可提高效率,解決偏遠地區的配送難題。疫情結束后,消費端使用“無人”配送的需求相對有限,配送成本高,且相對于人工配送沒有產生更高的服務增益體驗。同時,無人機配送在部分區域可能面臨低空飛行管制,導致無人機在“最后一公里”的普及存在阻礙。然而,在地形復雜的偏遠地區,陸路交通不便,但飛行環境相對較好,無人機則可成為物流配送的優選,同時在工業園區內,無人機也可以為倉庫配送添磚加瓦。表3 為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優勢情況列舉。
表3 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優勢
此次疫情期間,無人機在消殺作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消殺作業的應用是從農業無人機應用衍生過來的,在農業領域,無人機在農作物的播種(授粉)、灑藥、施肥,以及長勢和病蟲害的監測等方面與人工和傳統機械相比具有明顯優勢,無人機的應用能更好地促進智慧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然而,目前我國農林植保無人機的滲透率不足5%,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滲透率已超過50%。我國有18億畝的耕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智慧農業加速普及,我國有望實現同美國、日本農業一樣的規?;?、專業化經營。日本的植保無人機已經使用了20多年,目前每年更新量約為3000架。如果我國植保無人機的普及率和使用頻次能夠達到日本目前的水平,那么僅年更新量就能達到30000架。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3年,我國農林植保硬件銷售規模為160億元,而農林植保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485億元。在農林植保方面,我國工業無人機未來的需求量更是不可想象。此次疫情中無人機在農林植保方面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預計未來將加快農林保值領域無人機的普及。圖9為中、美、日農林植保無人機滲透率對比情況。
圖9 中、美、日農林植保無人機滲透率對比
除物流配送領域與農林植保領域外,此次疫情期間,工業級無人機在安防巡檢、醫療救援、輿情監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工業級無人機憑借其操作優勢,在疫情結束后有望在各應用領域多點開花,更好地促進各領域發展。表4—表8分別為工業無人機在消防救援領域、電力巡檢領域、地理測繪領域、高速公路管理領域及警用偵查領域的應用分析。
盡管消費級無人機的發展潛力與工業級無人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此次疫情很好地將無人機帶入公眾視野,潛在消費者得到有效增加,疫情結束后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也有望得到較快發展。
表4 工業無人機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分析
表5 工業無人機在電力巡檢領域的應用分析
表6 工業無人機在地理測繪領域的應用分析
表7 工業無人機在高速公路管理領域的應用分析
表8 工業無人機在警用偵查領域的應用分析
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定無人機用戶必須考取駕照才能夠合法使用無人機,這使得無人機駕駛員崗位的含金量不斷提高。根據民航局的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擁有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的人數為67218人,其中2016—2018年連續3年每年新增的無人機駕駛員數量均在6000人以上。圖10為2014—2019年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發放數量。
圖10 2014—2019年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發放數量
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無人機行業的相關人才需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無人機駕駛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未來5年我國無人機駕駛員人才需求量近100萬人,無人機駕駛員缺口巨大。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無人機駕駛員需求增速超過30%,預計未來人員需求增速將持續擴大。
2020年2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包括“無人機裝調檢修工”在內的16個新職業,推動無人機領域的人才建設,以保障和促進無人機行業發展。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持將帶來無人機駕駛員培訓市場的繁榮。
我國無人機行業的發展特別是民用無人機的發展走在世界前列,根據IDC的數據統計,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占據著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以上的份額,在全球民用無人機企業中排名第一。圖11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占比情況。
圖11 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占比情況
同時,我國也是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占有份額最大的國家,在全球排名前10名的民用無人機企業中,我國有7家企業占據了榜單。表9 為全球民用無人機企業排行榜前10名的情況。
目前,我國出臺了多項無人機相關政策及規劃,為工業無人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推動力。特別是近2年,政策對低空空域的開放持正面態度,無人機相關政策正在加速制定和實施。政策的完善將規范這一快速發展的市場,有望助推無人機行業發展提速。表10為2018—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主要政策匯總。
表9 全球民用無人機企業排行榜前10名
此外,從行業投資情況來看,2014年被稱為我國“無人機元年”,彼時,無人機市場爆發,資本不斷涌入,2016年,無人機行業全年融資次數達到100次。而進入2018年,專業級無人機市場需求加速釋放,消費級市場爆發式增長,全年融資次數為71次,融資金額達293.44億元,較2017年大幅增長,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更是獲得了10億美元的大額融資。在資本的助推下,我國無人機行業發展如火如荼。2019年,無人機行業融資次數為41次,融資金額為200.75億元,其中,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此次IPO融資金額為4000萬美金,億航也成為我國無人機行業第一股。2020年2月19日,中航金城無人系統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6658萬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2020年3月2日,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廣東比鄰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領投的1億元A+輪融資。未來我國無人機行業在政策和資本的雙向加持下,還將繼續蓬勃發展。圖12 為2013—2020年我國無人機行業融資情況(數據截至2020年3月)。
表10 2018—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主要政策匯總
(續表10)
此次新冠疫情將無人機帶入更多消費者的視野,此次疫情后,返工難、復工難、集中辦公難、防控難等問題陸續凸顯,傳統行業受到巨大沖擊,政府和企業逐漸加深對無人機優勢的認識,未來有望推動無人機標準規范,以及無人機產業扶持政策的制定,并增加無人機采購量,進一步增強產業投資信心,或將成為無人機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引導我國無人機行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構建上不斷完善。
圖12 2013—2020年我國無人機行業融資情況
圖13為2020—2025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及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預測。
圖13 2020—2025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及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預測
綜上分析,到20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40億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90億元;到2025年,我國民用無人機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1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4%,其中工業級無人機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