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桓
( 廣東省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 精神科 廣東 東莞 523000)
我國抑郁癥患者早已超過5000 萬,其中2/3 的人有過自殺的念頭,甚至有人多次嘗試自殘、自殺[1]。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證實在世界范圍內抑郁癥是導致疾病和傷殘最主要原因[2]。針對抑郁癥的治療,藥物治療是主要手段之一。本次研究重點探究不同劑量米氮平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納入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抑郁癥患者共60 例,納入標準:符合ICD-10 中關于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患者監護人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書面同意。排除標準:雙相障礙及早期或不典型精神分裂癥;曾有過腦部手術史、癲癇病史者。隨機分組,對照組患者中男10 例、女20 例,患者的年齡信息數據記錄為22 ~57 歲,平均年齡(38.62±2.2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4 例、女16 例,患者的年齡信息數據記錄為21 ~58 歲,平均年齡(39.01±2.33)歲。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丹麥靈北制藥廠,規格型號:10mg*7s,國藥準字J20150119)口服,每日1 次,1 次10mg,癥狀緩解后,持續治療至少6 個月。米氮平(荷蘭歐加農公司,規格型號:30mg*10s,國藥準字J20150132)每日服用1 次,1次15mg,臨睡前服用。共治療2 個月。
觀察組:在相同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的基礎上聯合45mg/次米氮平治療。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顯效:經治療,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達到正常水平,抑郁癥狀有明顯改善;有效: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治療前有降低,但未達到正常范圍,臨床癥狀有緩解;無效:評分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包括頭暈、感覺障礙、睡眠障礙、腹瀉。
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總有效率66.67%低于觀察組總有效率9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67%高于對照組16.67%,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抑郁癥是世界的第四大疾病,它又被稱為抑郁障礙,輕者抑郁癥患者只表現為情緒的低落,對事物提不起興趣,重者會有自殺的傾向。因此針對這類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屬高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別的抗抑郁藥,其能夠抑制突觸前膜對5-HT 的再攝取,對HA、DA 及膽堿能神經影響較小,因此有著良好的耐受性。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作為這類藥物中唯一不影響P450 同工酶的藥物[2],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因此在臨床上一般聯合其他藥物開展治療。
米氮平在治療抑郁癥方面其起效快、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米氮平為去甲腎上腺素、特異性5-HT 能抗抑郁藥,其藥理機制比較復雜,也正是因為這種復雜的機制促使米氮平可實現快速起效?,F有研究顯示,不同劑量米氮平其臨床療效有顯著差別[3]。大劑量米氮平能夠進一步促進NE 能神經傳導,米氮平可阻斷α2 自身受體后,促進NE 持續、快速、有效釋放,增加NE 神經傳導[4]。該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米氮平發揮出強效抗抑郁作用的原因。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66.67%低于觀察組總有效率9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67%高于對照組1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米氮平的應用,導致NE 水平升高,進而增加5-HT 能神經元放電,從而促進5-HT 在神經末梢的釋放,突觸間隙的5-HT 濃度提高,從而上調突觸后5-HT 功能,發揮出強而持久的抗抑郁作用[5]。
綜上所述,針對抑郁癥患者采用大劑量米氮平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可獲得良好療效,安全性不及采用小劑量米氮平,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值得臨床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