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秀 劉志慧(通訊作者)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婦產科 山東 濱州 256600)
妊娠20 周后孕婦出現尿蛋白、水腫、高血壓等癥,即稱為妊娠期的高血壓,簡稱妊高癥,不利于胎盤的功能,會限制宮內胎兒的生長,甚至出現早產、低體質量、胎兒窘迫、死胎等現象。臨床對于妊高癥的治療多選擇拉貝洛爾、硫酸鎂等藥物,使血壓降低,血管痙攣得以改善。但胎盤可將藥物傳遞給胎兒,對其生長和發育十分不利,重者可引發死亡。多種因素與妊高癥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如營養攝取量、營養狀態、遺傳等,部分資料表明[1],妊娠期不合理的膳食搭配結構、缺乏營養元素引發的營養不良與妊高癥的發生存在一定關系。因而本文在基礎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開展了飲食管理,全程跟蹤其應用的價值,現表述如下。
在我院收治的妊高癥患者中選取160 例,入選時間為2018年1 月—2019 年12 月,隨機均衡分為兩組,每組80 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3 ~39 歲,平均(27.91±4.52)歲;觀察組年齡24 ~40 歲,平均(28.01±4.42)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時,對照組取拉貝洛爾(規格:50mg/片)口服,100mg/次,每日2 ~3 次,以血壓為依據調節劑量;首次靜脈滴注硫酸鎂(規格:10ml:2.5g),取硫酸鎂20ml 加入100ml 5%葡萄糖的注射液中,開始靜脈滴注,滴注需在30min 內完成,后取硫酸鎂40ml 加入500ml 5%葡萄糖的溶液中,開始常規的治療,靜滴維持在1 ~2g/h,24h 輸入總量不可大于25g。對孕婦生命各項體征給予密切的監護,注意胎心的監測。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飲食管理,主要包括(1)飲食宣教。以《中國膳食指南》為參照,擬定妊高癥患者指導飲食的手冊,手冊內部應詳細闡述該癥發生的機制、治療原則、疾病危害、影響因素、有關自我護理的知識等。(2)合理化飲食的建議。油炸、腌制的食物應禁食,告知患者可多樣搭配飲食,粗細搭配,谷類為主,患者水腫若較為嚴重,每日菜品含鈉鹽的量需低于5g,鈉鹽含量較高的食物避免食用,如調味汁、香腸、罐頭制品、醬菜、濃肉湯、咸菜等。鼓勵其食用奶類,如酸奶、奶酪等;動物性肝臟避免食用,蛋白質每日的攝入量為100g,飽和脂肪酸供應的熱能應較10%低,進食豆類、梁谷類、動物肉類每周3~4 次。能量的攝入參照有關標準嚴格執行,明確的告知孕婦現階段較非孕期能量的攝入應加大840kJ/d,攝入總量約9685kJ/d。著重講解細糧、甜食、反式脂肪酸等可加大發生妊高癥的幾率,進食應減少或避免[2]。(3)方案調整及隨訪。告知患者記錄飲食日志,并給予指導,可以動態觀察數據改變情況為依據,與患者疾病有關指標相結合,對飲食計劃實施修改,將優質蛋白質的占比提高,留存孕產婦及家屬微信、電話等,保證溝通的及時性。
兩組分娩前血壓值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值分析(±s,mmHg)

表1 兩組血壓值分析(±s,mmHg)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觀察組 80 130.81±5.84 85.20±5.02對照組 80 151.71±5.28 105.80±9.29 t-6.076 6.140 P-<0.05 <0.05
兩組血清營養各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營養各項指標分析(±s,mmHg)

表2 兩組血清營養各項指標分析(±s,mmHg)
組別 例數 血紅蛋白(g/L) 前白蛋白(mg/L) 白蛋白(g/L)觀察組 80 105.25±5.62 294.66±15.65 38.63±3.85對照組 80 95.06±6.02 269.36±18.54 36.06±3.28 t-6.141 6.061 6.317 P- <0.05 <0.05 <0.05
妊高癥有家族遺傳的傾向,臨床尚未明確其發病主要機制,患妊高癥后孕婦發生并發癥、胎兒窘迫、產后出血、剖宮產的幾率率均較正常產婦高,臨床主要以藥物對其治療,拉貝洛爾、硫酸鎂均為常用藥物。
拉貝洛爾為水楊酸胺衍生物的一種,可選擇性的阻滯α 受體,使外周的容量血管、阻力血管擴張,減輕心臟前后的負荷,降低血壓;同時選擇性的阻滯β 受體,延長房室交界傳導,舒緩了竇性的心律,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加大心的輸出量,增加腎臟血流的灌注。
硫酸鎂為妊高癥治療首選的藥物,經抑制釋放乙酰膽堿,阻礙合成內皮素,減少釋放血管緊張素,血壓可在短時間內降低。但機體內含鎂離子濃度若過高,會對髓呼吸中樞產生抑制,呼吸出現暫停,威脅到生命的安全,因而將其與拉貝洛爾聯合,發揮協同效果,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藥物效果雖十分確切,但部分孕婦未管理其飲食,食用不利于自身疾病的食物,給藥物治療效果帶來一定影響。因而在妊高癥患者藥物治療基礎上開展飲食管理十分關鍵,可對疾病發生、發展起到有效的監控效果。
將飲食管理給予妊高癥患者,可對疾病實施預防和治療,有助于恢復機體的康復,可確保孕期獲得充足的營養,將妊高癥患者飲食不良的機構糾正,并動態對其各階段運動情況、身高、標準以質量、生化指標實施監測,結合監測數據對飲食計劃實施修改,指導患者每日適當補充維生素、鈣劑、鐵劑,膳食結構搭配應確保合理,每餐分配量應適宜,擬定患者針對性的食譜,防止因克制飲食和過分攝入引發營養不良,不利于胎兒生長和發育,對生理正常血壓的維持和控制給予輔助,防止因母體血壓居高不下加大胎兒發生子癇的幾率[3]。
經本次研究顯示,兩組分娩前血壓各項數據對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低,可見,飲食管理的展開有助于降低血壓水平。胎兒的生長和發育需消耗母體大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質等,孕婦極易出現貧血、營養不良,飲食管理的實施可保證各種營養得到合理的補充,避免出現搭配不合理、營養失衡等問題,將不良的影響狀態糾正。經本次研究顯示,兩組血清營養各項指標對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表明飲食管理的開展可顯著改善患者體內營養[4-5]。
由此可見,以拉貝洛爾、硫酸鎂對妊高癥展開治療時,開展飲食管理,可將患者飲食不良習慣糾正,保證營養充分,有利于妊娠結局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