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媛媛 劉素榮 楊亞龍 崔長富 李新紅 劉娟 孫國才 秦燕 朱嬌
(1 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神經內科 陜西 西安 710065)
(2 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老年病科 陜西 西安 710065)
(3 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關節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65)
腦梗死是目前臨床上十分常見的高發性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危害。他汀類藥物是一種還原酶抑制劑,可以有效控制人體肝臟進行膽固醇合成,從而降低腦梗死的發病概率,是腦梗死的主要預防藥物之一,臨床應用十分廣泛[1]。本文通過選取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他汀類藥物在腦梗死二級預防中的應用效果和中斷后對預后和復發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本院于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間收治的120 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男35 例,女25 例,年齡46 ~78 歲,平均年齡(60.48±5.16)歲;對照組患者男33 例,女27 例,年齡45 ~78 歲,平均年齡(61.05±4.9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情況相近,對比分析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做對比研究。
兩組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均進行二級預防健康宣教,并且給予他汀類藥物進行預防治療,觀察患者藥物的應用情況,對照組患者中途由于依從性差、經濟原因等中斷他汀類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規律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兩組患者的其它治療方式一致,對患者進行為期1 年的藥物應用情況跟蹤調查。
使用BI 生活指數量表[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1 年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數越高證明生活能力越強;使用改良的mRS 量表[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1 年的病殘程度,分數越高證明病殘程度越重;對比兩組患者治療1 年后的腦梗死復發情況。
使用SPSS22.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和數或率的形式代表,分別用t和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1 年后的mRS 評分為(1.67±0.32)分,低于對照組(2.11±0.44)分,BI 評分為(90.38±25.13)分,高于對照組(82.65±22.34)分,且組間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表 兩組mRS 評分、BI 評分對比(±s,分)

表 兩組mRS 評分、BI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mRS 評分 BI 評分治療前 治療1 年 治療前 治療1 年觀察組 60 2.55±0.76 1.67±0.32 74.22±23.42 90.38±25.13對照組 60 2.51±0.68 2.11±0.44 73.86±22.69 82.65±22.34 t - 1.252 3.115 0.984 8.665 P - 0.351 0.043 1.025 0.004
觀察組患者治療1 年后共計出現3 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5.00%,對照組患者治療1 年后共計出現10 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16.67%,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從臨床上采用的腦梗死二級預防手段來看,還是以抗血小板藥物為主,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能夠長期規律服用的比較少見。而經過多年的臨床應用研究,有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4],他汀類藥物在腦梗死二級預防中的應用是具有一定的療效的,并且用藥安全性很高,不會對患者造成其它不良的影響和身體傷害,總體上看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藥物,并且獲得了大部分使用患者的好評和認可[5]。但是,由于依從性差、經濟原因等,部分患者無法長期有規律的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腦梗死的二級預防,從而對患者的預后和復發情況造成了不利影響,患者的復發率有所增加,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響,病殘情況加劇。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經過1 年治療,其mRS 評分低于對照組,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BI 評分高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1 年后的復發率為5.00%,低于對照組16.67%。連續不中斷的使用他汀類藥物對于腦梗死患者的二級預防具有十分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復發情況,對患者的預后和復發均起到有利影響,值得臨床應用。
綜上所述,腦梗死二級預防中他汀類藥物的應用情況良好,中斷他汀類藥物治療后會對預后和復發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病殘程度加重,同時復發率明顯提升,為此,應該在臨床上對他汀類藥物的使用進行廣泛的推廣,加深患者對他汀類藥物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應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腦梗死的二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