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勇
(啟東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 江蘇 南通 226241)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疾病,在兒童時期發病率高,春、冬季多發,全年均可以發病,與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合并發病,或者在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后發病,復發率高[1]。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誤診漏診,近年來高分辨率超聲檢查的應用,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病例有明顯增多現象。本病在初期治療效果不顯著,對患兒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本次研究將我院門診治療的患兒作為觀察對象,以常規治療為基礎增服藍芩口服液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以2018 年1 月—12 月門診就診的腸系淋巴結炎患兒作為觀察對象,數量80 例,男性患兒45 例、女性患兒35 例,患兒年齡在2 ~10 歲間,平均年齡(6±2.26)歲,隨機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兒各40 例。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診斷依據(1)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的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標準,排除了胃炎、腹型癲癇、腸道蛔蟲、腸套疊及闌尾炎等內外科疾病;(2)患兒均在本院門診治療;(3)家長與患兒均詳細了解本次研究目的與內容,并表示同意。
對照組患兒口服頭孢克肟分散片(規格50mg*18 片/盒,生產廠家-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 ~5mg/(kg·d),2 次/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治療方式上增加藍芩口服液(規格10ml*12支/盒,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口服治療,3 歲以下兒童,5ml/次,3 次/d;3 歲以上兒童,10ml/d,3 次/d。兩組療程均為5 ~7d。
觀察兩組患者疾病治療效果,標準如下:
(1)治愈:患兒臨床癥狀消失,腹部彩超患者并未出現腫大淋巴結。
(2)效果顯著:患兒腹痛癥狀消失,腹部壓痛明顯減輕,腹部彩超并未觀察到腫大淋巴結,淋巴結血流量減少。
(3)有效:患兒腹痛癥狀有所減輕,有間歇性疼痛,腹部壓痛減輕,腹部彩超檢查腫大的淋巴結減小、數量減少,內部血流量減少。
(4)無效:患兒臨床無明顯改善,腹部彩超檢測后淋巴結減小不明顯,淋巴組織血流量依舊豐富。
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并觀察兩組患兒疾病治療中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種類及程度等情況。
統計學軟件SPSS22.0 處理各項觀察指標,計數資料概率利用%表示,并利用卡方檢驗,若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二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不良反應,見表。

表 兩組患者疾病治療有效率對比[n(%)]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作為兒童腹痛的常見病因之一,是因感染引起的腹腔內腸系膜淋巴結的非特異性炎癥,在7 歲以下的患兒群體中常見,臨床往往將該疾病與闌尾炎混淆。疾病發生原因至今未明確,部分研究人員認為與柯薩奇B 病毒感染存在聯系,患兒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的病史,病毒及細菌毒素在淋巴結處感染,出現淋巴結增生、水腫及充血等情況,導致淋巴結炎發生。因回、結腸區腸系膜淋巴結較多因此回腸末段有淋巴引流多,因回盲瓣的作用使腸腔內容物易在回腸末段滯留,腸腔內的細菌產物或毒素在此被吸收進回盲部淋巴結, 出現淋巴結增生、水腫及充血等情況而導致腸系膜淋巴結炎[2]。典型臨床癥狀為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咽痛、倦怠乏力、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可有便秘或腹瀉。主要癥狀是腹痛,腹痛情況存在差異,部分患者疼痛程度較為輕微,部分患者表現為隱痛或者痙攣性疼痛,有些患者存在反跳痛及腹肌緊張,有時疼痛較劇烈,在發作間隙癥狀較輕或無癥狀。疼痛可在腹部的任何部位,腹部壓痛隨著體位改變可能發生變化,以右下腹和臍周為主。部分右下腹存在小節樣腫瘤物質,為腫大腸系膜淋巴結。部分患兒可能誘發腸梗阻,需持續觀察。年齡較小患兒出現發熱及腹痛等臨床表現時,且并無腹肌緊張患者需考慮是否發生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3]。腹部超聲檢測中觀察到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診斷該疾病需要與急性闌尾炎及腸蠕動亢進等疾病進行區分。患兒在發病后白細胞計數輕度增高,病理學觀察到患者淋巴結增生及水腫,細菌培養為陰性[4]。患者大小便并無明顯改變,超聲檢查后出現腹腔系膜增厚情況,但腸系膜淋巴結大小存在差異,多處于右下腹,外形較為光滑,皮髓質界線清晰,腹腔內能發現少量液性暗區。疾病治療過程中,可先行保守治療,為患者補液及平衡水電解質,針對發熱及腹痛患者予以對癥治療,細菌感染引發腸系膜淋巴結炎根據患者情況選擇抗感染治療[5]。藍芩口服液為純中藥制劑產品,主要成份為黃芩、黃柏、板藍根、胖大海、梔子等,本方中板藍根是君藥,有涼血、清熱解毒、抗病毒、抗菌作用;黃芩是臣藥,有抗變態反應、抗炎的功效,能夠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梔子、黃柏為佐藥有清熱瀉火的功效;胖大海是使藥有潤腸通便、清熱潤肺的功效,有調和諸藥的作用。研究表明藍芩口服液有抗病毒、抗菌雙重功效,能有效阻斷病毒復制和繁殖,對化膿性鏈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及金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對呼吸道疾病及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6]。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兒以常規對癥治療,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在治療流程中均未發生并發癥。因此,藍芩口服液療效確切,安全性高,且門診口服用藥依用性高,在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治療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