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珍
(安陸市第二人民醫院 湖北 孝感 432600)
壓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在運動、打噴嚏、大笑等腹壓升高的情況下發生不可控制的尿液從尿道口溢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盆底周圍肌肉萎縮,功能逐漸衰退致使膀胱以及尿道壓力受到影響,長期以往會造成SUI。SUI 雖不會影響患者生命安全,但患者因擔心會弄濕衣褲以及產生難聞氣味等會感到羞恥,加重其心理負擔,影響其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給予老年女性SUI 患者實施自我效能干預,可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對疾病的管理,促進生活質量[1]。因此本文此進行分析,闡述如下。
采取抽簽法對本院篩選的86 例SUI 老年女性患者進行分組,分為兩組各43例,病例資料來源時間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其中實驗組年齡在61 ~74 歲,平均為(66.35±3.31)歲,病程為0.8~6年,平均為(3.52±0.67)年。參照組年齡在63~74歲,平均為(67.59±3.31)歲,病程為0.7~6年,平均為(3.71±0.64)年。兩組基本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式,向患者講解有關SUI 的知識,以此增加患者對SUI 的認知,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心理支持等。實驗組給予自我效能干預,操作如下:(1)運動指導:教會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護理人員讓患者自我感覺,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實行鍛煉,讓患者通過感覺掌握正確訓練盆底肌的方式,協助患者制定鍛煉目標,前2 周每日鍛煉2 次,20min/次,3次/d。(2)心理干預:因疾病因素患者會產生抑郁、焦躁、自卑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交談,在交談過程中引導患者將自身顧慮以及擔憂說出,使其壓力能夠得到釋放,并向患者介紹,近期本院治療成功案例以及本院醫療水平,以此增加其治療信心,紓解其負面情緒,消除其自卑心理。(3)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有關SUI的知識,使其對SUI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以此減輕其孤獨感以及自卑感;對其飲食進行指導,告知患者飲食調控,也可促進治療進展,并囑咐患者依據醫囑進行治療,以此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對兩組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GSE-UI)以及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I-QOL)進行評分,兩項分值均在0 ~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質量越好[2]。
護理前,兩組GSE-UI 以及I-QOL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均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GSE-UI 以及I-QOL 評分對比(±s,分)

表 兩組GSE-UI 以及I-QOL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GSE-UI I-QO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43 61.23±11.20 81.26±10.36 59.63±11.34 82.25±8.54參照組 43 60.39±11.09 72.63±10.05 58.14±11.56 74.16±9.14 t - 0.349 3.921 0.603 4.241 P - >0.05 <0.05 >0.05 <0.05
老年女性尿失禁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如若未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患者會陰部會并發皮炎、濕疹等,隨著疾病的進展,極易引發膀胱炎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患者因疾病因素,會產生抑郁、自卑等負面情緒,甚至會抗拒治療,降低治療效果,預后效果差,故在給予患者實行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應加強護理措施,提升治療效果[3]。
多項研究表明[4],自我效能是一種極易受影響的心理特性,能夠經過干預改變,它與具體情境有緊密關聯,結合自我評價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能夠協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促使患者能夠以更好的心態面對治療;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促使治療進展能夠更加順利;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經護理后,其GSE-UI 以及I-QOL 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由此得出,給予患者實施自我效能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促進治療進展,進而改善預后,提升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女性SUI 患者實施自我效能干預,能夠促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態面對治療,加強治療依從性,進而保障其日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