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華
(廣西桂林市第三人民醫院 肝病科,廣西 桂林 541000)
重型肝炎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嚴重肝臟疾病,主要病理特征為肝細胞大量壞死,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導致肝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選取我科室200 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PE 聯合DPMS 治療,觀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現匯。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02 月至2019 年02 月本科室接收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n=200)展開研究,分為2 組(治療方案),即每組100 例樣本。對照組男62 例,女38 例;年齡21-67 歲,平均(41.23±7.82)歲;觀察組男70 例,女30 例;年齡22-69 歲,平均(42.54±7.49)歲。排出患有精神疾病,無法進行正常交流的患者。對觀察組、對照組基本資料統計比對,無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此次研究。參與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入院后,兩組患者均進行護肝、降酶、退黃、促進肝細胞生長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PE 治療[2]:患者取平臥位,行深靜脈穿刺置管術,連接儀器和動靜脈,建立循環通路。設置血液泵流速(120 mL/min)、血漿泵流速(30 mL/min),靜脈注射適量肝素抗凝,置換血漿2000 mL/次,置換結束后靜脈推注適量魚精蛋白和肝素,弊病回收血液。觀察組:以對照組為基礎,聯合DPMS 進行治療,除每次血漿置換量更換成1800 mL,置換完成后按5000 mL/次進行血漿膽紅素吸附及血漿灌流治療[3]。
1.3 觀察指標。①統計2 組患者治療中產生的不良反應(過敏、血壓低、血鈣低、感染等);②統計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TBIL、DBIL、ALT、AST)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SPSS 20.0,計量資料用t、平方差[(EMBED Equation.KSEE3)]進行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以卡方(EMBED Equation.KSEE3)、百分數(%)進行檢驗、表示,2 組數據資料,以P值區間(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
2.1 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治療中,對照組患者出現過敏、血壓低、血鈣低、感染等不良反應共10 例(10.00%);觀察組出現相應不良反應共7 例(7.00%);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卡方檢驗,卡方值0.579,P值為0.447,認定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各項指標情況。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BIL、DBIL、ALT 指標水平均無明顯差別,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下降較對照組更為顯著,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指標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指標情況對比(±s)
注:2 組對比結果,P<0.05。
組別 TBIL(μmol/L) DBIL(μmol/L) ALT(U/L) AST(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5.57±41.13 219.48±37.09 325.99±34.89 189.66±19.73 1909.98±53.94 619.03±17.69 1497.98±42.39 509.63±18.74觀察組 357.03±42.63 177.61±42.00 335.11±30.96 157.63±13.70 1900.04±50.11 584.34±18.83 1499.00±30.16 485.60±7.53 T 0.246 7.472 1.955 13.335 1.351 13.427 0.384 11.898 P 0.806 0.001 0.052 0.001 0.179 0.001 0.701 0.001
引起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原因有多種,在我國主要有: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藥物及肝毒性物質(如酒精、化學制劑等),兒童還可見于遺傳代謝性疾病。毒性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在機體內積累,逐漸引起肝細胞的變形、凋亡、壞死,誘發多臟器功能衰竭[4]。該疾病具有進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點。PE 作為臨床治療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常用方法,能分離全血漿和選擇性分離血漿中的成分,清除有害大分子,調節內環境的紊亂,延緩疾病的發展,但該方法無法充分代償患者,因此治療效果不佳[5]。有相關報道顯示,DPMS 作為一種非生物人工肝的代表,在與PE 聯合使用時對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顯著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緩解血漿短缺[6]。從文中的數據可知,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過敏、血壓低、血鈣低、感染)發生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肝功指標(TBIL、DBIL、ALT、AST)均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血清水平均較對照組低(P <0.05)。由上所述,PE與DPMS 聯合治療重型肝炎肝衰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減少血清成分的破壞,加速肝臟的恢復,從而控制病情的發展,值得臨床上的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