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述燕,吳波,王穎通訊作者)
(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手術室,湖北 武漢 430030;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護理部,湖北 武漢 430030)
“7S”源于日本,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7 個方面。7S 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工作都是息息相關的,通過7S 整理,會使我們的工作環境更美、效率更高、工作更安全。手術室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手術間管理就是要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系統的、全面的、有效的對手術間進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1]。如何抓好手術室的7S 環節管理,使手術室環境清潔整齊,手術間內物品齊全,護理工作更加快捷、高效,護理人員及病人更加安全等,現探討如下。
整理手術間的物品,不常用的儀器設備清理出手術間,僅保留手術所需的設備、物品,這樣使有限的手術室空間充分利用,為手術人員、器械車、儀器設備騰出空間。手術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及時分類和清理,連臺手術將前一臺手術的所有垃圾和廢物及時清理出手術間,使下一臺手術能順利進行。每日手術結束時要將手術間清潔整理,各種儀器設備及物品歸位,使手術間看起來更加寬敞、明亮。整理手術間的耗材,統計各專科手術的每臺手術低值耗材用量,按效期定點、定量擺放,避免出現過期物品[2]。根據不同手術專科對高值耗材進行分區管理,分類標識,定位、定量存放。妥善安排存放位置,及時對高值耗材的入庫、使用及庫存基數進行核對,防止錯收費或漏收費。無菌敷料及器械分類、分專科放置,器械采用硬質容器盒包裝,專科的器械采取顏色管理法,每個專科的器械盒蓋均為統一的顏色,便于查詢和使用,效期范圍內按時間先后順序取用;將術前等待間的天花板涂成藍天白云色,病人在術前等待間等待時,抬頭看見頭頂的藍天白云,極大程度地緩解了他們的緊張焦慮情緒;在術前等待間設立兒童區,兒童區建立涂鴉墻,安裝電視播放動畫片,讓兒童能在等待間充分休息又不至于感到害怕,整個等待間看起來寬敞、整潔、舒適、充滿童趣。
在手術間管理中,手術間物品應定位放置,標識清晰,使布置和擺放科學合理,一目了然,盡可能減少手術過程中取用物品的時間,從而有效完成手術配合;專科儀器設備規范放置,如高頻電刀、腔鏡儀器專人管理,使用后應及時歸還原位,避免再次使用時無處可尋;對手術推床進行編號管理,定期維護保養,防止發生轉運病人的安全事故;藥庫藥柜離地面20cm,離墻面5cm, 藥品按“左進右出”的取用原則整齊、規范擺放,標識清晰,標簽朝外,同一效期的藥品在一層柜內,有優先使用的標識。手術間藥品管理方面,護士根據次日手術量,準備手術所需藥品用量。為便于貫徹“左進右出”的藥品管理原則,將溫箱內的隔板斜置,使藥品能自動地從左滑向右,從而更好地貫徹執行左進右出。一次性用物室制作定位分布圖,將高值耗材分類標識、定位、定量存放,方便準確拿取耗材。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布類敷料難免會形成塵埃顆粒,飄散于手術間的各個通風口及儀器設備的縫隙中,使通風口不通暢或設備精度減低,故障多發,每周對儀器設備及通風口進行徹底清潔,保障儀器使用安全[3]。
取消設置在前臺的鞋架,增設臨時鞋柜及一次性鞋套架;因手術室內醫務人員經常加班,誤餐或外賣常常會送至前臺,影響前臺的整齊美觀,優化誤餐接收流程,還原前臺一個整齊清潔的環境;更衣室內每周清潔柜頂;示教室干凈整潔、功能齊全;餐廳優美、整潔,休息區舒適、優雅;辦公室桌面用物擺放整齊、各類紙張分類放置;刷手池設施齊全、洗手槽干凈整齊;庫房定期清理、打掃。
保持整齊清潔的工作環境,每周安排一次大清潔,清潔手術間內所有角落,大到儀器設備,小到電腦鍵盤,都要清潔干凈。保持專柜清潔、干燥,專人負責專柜的清潔整理,防止高值耗材污染、變質。手術間內有物品擺放規范布局圖,物品按規范擺放;手術臺面有規范擺臺圖,方便工作人員按規范操作;明確人員職責、制定工作流程,將操作規范貫徹到底。同時做好內部宣教工作,如:醫護人員多有頻繁洗手的習慣,且洗手后往往不會擦拭,讓手自然風干,這樣極容易引發皮膚病。因此,針對日常一些衛生習慣,還需進行宣傳教育。
旨在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習慣,始終注重提高人的素質。通過強化工作人員的素養,使工作人員成為醫院乃至科室規章制度的堅定維護者,既對工作負責,也對患者負責。護士主動執行各種操作規范:如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雙人清點器械時,一人唱點,一人記錄;手術中手術人員交換位置時,一定是其中一人退后一步,兩人背對背交換位置以防止污染;術中傳遞銳器時,為防止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必須使用彎盤傳遞銳器,術中使用過的帶血跡的器械,及時擦干凈還原,不得放在病人身上;巡回護士在為病人更換靜脈輸液時,必須對光檢查靜脈輸液瓶中有無絮狀物或雜質;手術結束后,還原手術床至最低位,手術間物品整理歸位。針對不同層級的護士進行培訓,使護士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依照規范做事[4]。
預防手術病人術中低體溫:對環境溫度進行管理,使環境溫度始終保持在23℃-25℃;病人覆蓋保暖或使用溫毯儀加溫,調節手術間濕度,使病人呼吸道加溫加濕;對病人術中輸注的液體加溫;術中監測體溫,加強保暖意識;使用輸血、輸液加溫裝置;手術室的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保持走廊寬敞明亮,每個手術間的后門均粘貼有消防圖指引逃生;每天檢查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栓處于備用狀態,消防設施齊全,功能完好,標識清晰;通過培訓使工作人員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每周檢查管道井溫度是否正常、線路是否清晰、管道井內無雜物;消防通道鑰匙集中管理,緊急情況下易拿取鑰匙;在每個安全出口的墻壁上均安裝有玻璃鑰匙盒、安全錘,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可用消防錘敲破玻璃取鑰匙打開安全門逃生,安全門標識清晰。把好高值耗材的質量關,定期檢查高值耗材有無失效,過期,雙人核對高值耗材的出入庫。預防消除不安全因素,做好手術室的安全管理,如應急預案流程處理、醫療廢物管理、職業暴露流程處理、儀器設備安全管理等[5]。
每月結賬前與器材科工作人員清點耗材庫存及消耗,一次性用物室工作人員每日進行耗材定點、定量、按效期、分類擺放和保管,按需取用;加強耗材管控,各種耗材拿取登記;統計高值、低值耗材結構比,定期對耗材數據進行分析,加強成本控制;提倡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合理使用高值耗材,避免浪費耗材。
將7S 管理運用于手術間的管理,通過形成一套規范的管理模式,對手術間進行系統、全面的管理,可提高手術室的工作效率,確保手術成功開展,使手術室管理朝著精準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