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廣東同江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膽管結石最為常見的手術治療方法是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該手術也是肝膽外科醫生常用于膽管結石治療的手術方法。肝內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常見疾病之一,是膽石癥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具有復發率高、在手術率高的特點,是臨床治療的難點之一[1]。肝內膽管結石常常合并其他類型的嚴重并發癥,如:結石、膽道出血等,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危害較大。對于我院膽管結石患者,殘余結石清除不干凈則會導致患者再次手術,患者自身的接受程度不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也較大[2]。針對此,我院對于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再發肝內膽管結石患者,采取硬質膽道鏡在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后二期經竇道探查取殘余結石,取得的效果較為滿意,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選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廣東同江醫院收治的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再發肝內膽管結石患者50 例,分成2 組。對照組25 例,研男13 例,女12 例;年齡在28-65 歲,平均(48.74±3.91)歲;研究組25 例,男15 例,女10 例;年齡在26-64 歲,平均(48.68±3.56)歲;本次研究獲得醫學倫理會審批。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開展本次研究。
1.1.2 納入標準:①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再發肝內膽管結石診斷原則[3]:首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至發現肝內膽管結石癥狀時間至少<2 周;在既往手術中無膽囊管殘留過長或者狹窄存在,未行膽道探查;肝內膽管結石為膽色素結石。②患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膽囊結石患者;②合并其他類型的惡性腫瘤、膽管癌、肝癌、血液系統疾病;③存在嚴重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④納入研究后確診為膽管癌;⑤肝硬化失代償期;⑥嚴重的膽管炎;⑦肝門膽管狹窄需行膽腸內引流;⑧患者拒絕參加。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行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后二期經竇道探查術治療,對照組接受傳統軟鏡下行手術治療,研究組接受硬質膽道鏡下手術治療,手術具體措施如下:使用左手食指、中指在T 管兩側壓縮竇道,隨后將T 管拔除,鋪墊好治療巾,將硬質膽道鏡順著竇道插入,觀察患者的膽道系統,對于較大的結石可先使用大力碎石網籃碎石后逐一取出,對于存在肝內膽管狹窄的患者,可使用碎石夾在膽道鏡下進行擴增,隨后取石,按照先上后下、先近后遠的方法將殘余結石取出;結石取凈后,進行T 管引流。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1.3 觀察指標。根據研究要求,將患者手術時間、引流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長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膽漏、術后膽管炎、術后出血)統計記錄。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引流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長對比。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引流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長均較對照組短,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長(d)對照組 25 138.73±15.92 4.78±1.44 4.51±1.33 8.56±1.34研究組 25 125.62±12.45 4.16±1.31 2.15±0.66 7.41±0.67 t - 3.234 1.592 7.947 3.838 P - <0.05 <0.05 <0.05 <0.05引流時間(d)下床活動時間(d)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無一例發生術后并發癥,而對照組中并發癥發生率為16.00%,研究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再發肝內膽管結石屬于膽道系統疾病,該疾病的發生與患者自身的飲食習慣、手術時機以及手術方法等有關,病因較為復雜。肝膽管結石極易反復誘導膽管炎,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門靜脈高壓、膽汁性肝硬化,甚至誘發癌變,故而在臨床一定要引起重視[4-5]。對于處于急性炎癥期的患者,此時實施開腹手術治療,患者大解剖位置受到炎癥水腫的影響發生改變,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易導致膽管缺血、瘢痕形成、管外壓迫,且術后發生膽管狹窄的概率增加,因此,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選擇適宜的手術時機以及手術方法[6]。
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以及再發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可讓其在硬質膽道鏡下行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后二期經竇道探查術,在手術前先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若存在探查禁忌癥或者手術中發現經膽囊頸管探查困難,可待患者的癥狀緩解后再給予二期手術治療。在硬質膽道鏡下,可清晰的探查患者的腹部狀況,觀察膽管,手術視野清晰,同時經竇道進行探查,能夠觀察體內的殘余結石,取石完畢后,留置T 管,確保膽汁持續通暢引流,從而解決膽管水腫以及膽管痙攣,防止膽汁淤積,有效的預防膽管炎的反復發作,預防敗血癥的發生。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進行對比,研究組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短,術后引流時間較對照組短,說明了研究組的手術順利度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長較對照組短,證實了研究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研究組中,無一例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而對照組中,發生術后膽漏2 例、術后膽管炎1 例、術后出血1 例,總發生率為16.00%,研究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膽總管殘存結石、再發肝內膽管結石患者,選擇硬質膽道鏡在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后二期經竇道探查取殘余結石,其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較高,該手術方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