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麗
(靈山縣中醫醫院,廣西 靈山 535400)
盆底肌指的是骨盆底部的肌肉,由大小、長短、不同功能的肌肉群和筋膜組成,支撐著女性的子宮、膀胱以及直腸等器官,具有控制排尿、控制排便、控制陰道緊縮度,增加性快感及維持盆腔臟器的正常解剖位置等功能[1]。然而女性妊娠及經陰道分娩,均會對盆底肌造成損傷,致使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因而女性經過了妊娠及分娩后,及早實施有效的盆底康復治療措施[2]。相較于傳統的治療,康復治療應用于盆底肌治療中的價值更加顯著,因而本文以550例出現盆底功能障礙的女性為例,對盆底康復治療的近期治療效果展開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50例患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女性作為研究對象,由主治醫師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275例,年齡20-67歲,平均(39.65±4.06)歲。觀察組275例,年齡20-65歲,平均(40.45±4.98)歲。納入標準:①女性符合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女性的分娩方式均為自然分娩,且為單胎;③女性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的女性,以及排除非單胎女性;②排除無法配合治療的婦女。兩組婦女年齡、一般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女性接受常規治療,包括口頭宣教與發放宣傳資料的方法指導產婦自行Kegel(凱格爾)訓練。觀察組女性接受盆底康復治療。采用電刺激、生物反饋技術、盆底肌鍛煉相結合的方式。①使用法國引進的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器,儀器治療探頭緩慢放進女性陰道內,對儀器的電刺激電流進行調節,強度需要由低到高,逐漸增加,期間詢問產婦是否能夠感受到盆底肌的收縮,且避免出現疼痛感覺。②開展盆底肌康復練習,包括Kegel訓練練習。③進行生物反饋綜合訓練,生物反饋治療儀輔助盆底肌肉練習,儀器與女性身體相連接,收集產婦在肌肉運動的過程中的肌電圖相關數據,從而對后續康復治療的有序開展進行適當的調整。每次康復治療持續半個小時,每周兩次,需持續進行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調查全部女性的盆底功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孕周、生產次數;對比兩組女性盆底肌康復治療有效率;對比兩組女性治療前后盆底肌力、肌電位情況,以HENIX.U4機盆底功能診斷儀進行測量[3]。
1.4 療效判定。顯效:經治療,產后產婦盆底肌力≥5級;有效:經治療,產后產婦盆底肌力≥2級;無效:經治療,產后產婦盆底肌力情況無明顯好轉。治療有效率=顯效+無效/顯效+有效+無效[4]。
1.5 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女性盆底功能的年齡影響因素分析。產婦37-38周、39-40周、41-42周的人數比例相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20-27歲、28-35歲、36-40歲所占人數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越大,女性出現盆底肌松馳的癥狀越明顯,如表1所示。

表1 產后產婦盆底功能的年齡影響因素分析[n(%)]
2.2 兩組產后產婦盆底肌康復治療有效率對比。對照組內產后產婦的治療有效率為84%,觀察組內產婦的治療有效率為98.55%,兩組之間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產后產婦盆底肌康復治療有效率對比[n(%)]
2.3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肌電壓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女性的盆底肌力、肌電位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內女性盆底肌力、肌電位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肌電壓情況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肌電壓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肌電位(μV) 平均肌力(級)Ⅰ類 Ⅱ類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75 6.81±3.12 12.91±5.06 1.12±0.53 4.51±0.49 1.73±0.16 4.16±0.23對照組 275 6.72±2.91 10.17±5.11 1.16±0.36 2.46±0.42 1.71±0.11 2.08±0.17 t-1.158 8.067 2.166 7.987 1.098 8.044 P-0.069 0.043 1.063 0.035 1.149 0.026
有調查數據顯示,妊娠分娩后,有45%左右的女性會出現有不同程度上的盆底功能障礙,盆底肌肉松弛[5]。這不僅直接導致產婦的身體健康受損,出現子宮脫垂、尿失禁、便秘等臨床癥狀,同時也致使女性的性生活質量下滑,尤其是自然分娩后,女性的產道受損,更是增加了盆底肌的壓力,由此便需要針對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礙及時開展有效的治療措施。與Kegel訓練比較,盆底康復治療的應用優勢在于及時對女性的受損神經細胞進行修復,對神經肌肉的反射進行了鍛煉,且肛門、尿道括約肌得到了鍛煉,盆底肌力加強,促進血液循環,最終實現康復目標。
首先,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女性37-38周、39-40周、41-42周內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的情況均較為常見,分別均衡,因而排除孕周為盆底功能障礙的相關風險因素;產婦20-27歲、28-35歲、36-40歲所占人數相比較,36-40歲年齡段內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人數最多,因此年齡因素可以確認為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相關因素,年齡越高,陰道分娩后的女性出現盆底肌松馳的癥狀越明顯。其次,針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對照組內女性的治療有效率為84%,觀察組內女性的治療有效率為98.55%,且觀察組內以顯效治療為主,而對照組內則是以有效治療居多,這意味著觀察組女性經盆底康復治療后,絕大部分女性盆底肌力≥5級,而對照組常規治療后,女性盆底肌力≥2級,可見康復治療的優越性,而對照組內相對較弱。
綜上所述,年齡對女性的盆底功能的影響明顯,年齡越高,女性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而女性接受盆底康復治療后,將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能夠改善患者盆底肌指標,增強近期臨床治療效果,因而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