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榮
(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中心衛生院,廣東 廣州 510555)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肺炎支原體侵入患兒的免疫系統導致患兒的免疫功能發生紊亂,如果不及時救治,會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患兒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干咳和發熱,嚴重者還會伴有哮喘癥狀,對患兒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一般采用大環內脂類抗生素藥物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但是由于患兒的病程較長而且容易復發,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本研究為了進一步檢測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的相關指標,選取9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和同時期健康的90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180例均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來我院接受檢查治療的兒童,旨在探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180例兒童均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來我院接受檢查治療的兒童,將其中9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作為研究組,健康的90例兒童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的90例患兒均有咳嗽、高燒等臨床癥狀,經過胸片檢查后,顯示患兒的肺部有不同程度的電網狀、斑片狀以及大小狀的陰影,其中急性期的患兒有61例,恢復期的患兒有29例。本次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研究組的患兒中男57例,女33例,年齡1-10歲,平均(4.8±2.8)歲,病程2.9-8.9天,平均(5.1±1.0)天;對照組兒童中男47例,女43例,年齡1-10歲,平均(4.5±2.4)歲,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指標檢查后,在次日早晨指導患兒保持空腹,靜臥1小時后對患兒進行靜脈采血,靜脈血采集量為5 mL,正確處理后放入試管,并且離心取上清液,冰箱內保存,等待進一步的檢查,整個檢查過程均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分別進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檢查[3],體液免疫檢查中主要包括IgG、IgM。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IgG、IgM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的處理統計學軟件為SPSS 17.0,計量資料用()表示,使用t進行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的IgG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體液免疫指標比較()

表1 兩組研究對象體液免疫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IgG IgM研究組 90 7.31±2.01 1.19±0.11對照組 90 13.11±2.44 1.10±0.16 t-17.405 1.397 P-<0.05 >0.05
支原體屬于最小的原核生物,屬性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具有很強的自我繁殖能力。當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會出現類似于感冒的臨床癥狀,患兒的炎癥水平不斷增高,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常見的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發病高峰在每年的秋冬季節,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播,嚴重時會導致患兒的免疫系統發生障礙,但是支原體由于粘附于患兒的氣道上皮表面,會不斷的自我繁殖,釋放毒素并逐漸積累,支原體可以不斷釋放毒素,損害患兒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系統,對臨床治療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往往導致患兒的病情反復,嚴重就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4-6]。更為嚴重的是,兒童的呼吸系統以及血管系統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很容易導致患兒并發心力衰竭,嚴重時導致死亡。因此必須探究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總結出一定的臨床規律,進而為臨床快速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免疫系統由體液免疫部分和細胞免疫部分,當支原體侵入到兒童身體組織后,就會導致體液免疫部分和細胞免疫發生損傷,造成免疫系統失衡,體液免疫部分是通過B淋巴細胞發揮作用的,受到刺激后會分泌免疫球蛋白,產生抗體,進而參與免疫應答反應。但是當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就會導致抗體產生不足,患兒會出現獲得性的體液免疫。因此臨床上將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標作為檢驗指標,進而研究患兒的健康狀況,當患兒的免疫系統出現紊亂時,患兒就容易感冒,并且這些臨床癥狀會直接影響患兒機體的免疫因子[7]。研究結果表明,當患兒受到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免疫系統會一直處于相對低下的狀態,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支原體對β細胞分泌的IgG抗體和IgM抗體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進而導致患兒的細胞膜抗原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引起病理性反應,通常情況下,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在2周內會出現IgM抗體水平增高的情況,IgG抗體在2周內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2周后會出現明顯的增高趨勢,這充分的表明了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IgG抗體和IgM抗體的改變存在時間的差異,同時和正常的兒童相比,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患兒的IgG抗體和IgM抗體存在紊亂的現象,患兒的免疫反應越強,表明患兒的病情越嚴重。本文觀察發現,研究組的IgG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的指標差異不顯著,體液免疫功能降低。充分說明患者體液免疫功能降低,抗體產生數量也隨之之降低,同時降低的還有患兒的淋巴細胞能力。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免疫系統會發生明顯的紊亂現象,免疫功能隨之降低,對患兒的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掌握免疫系統功能變化的規律,了解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過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臨床調整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添加免疫制劑到治療方案中,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提高患兒的免疫功能,增加患兒的抵抗力,在臨床治療中有一定的指導性意義。醫護人員需要及時根據具體的檢測結果,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改善患兒的不良癥狀,縮短康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