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
(貴港市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100)
神經系統的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發病之后患者的肢體感覺以及運動感覺等都會產生阻礙,造成此類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先天遺傳問題以及后天感染、個體攝入營養等[1]。不同原因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影響與破壞存在一定差異性,最終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存在多樣化特征。但是無論何種神經系統疾病,一經發生都會對兒童成長與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兒科幾種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與治療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本文選取我國江西省某家婦幼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共272例兒科神經系統疾病案例進行研究,其中患不同類型神經系統疾病的男141人,女131人,調查對象年齡區間在1-6歲,平均(3.0±1.5)歲。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中的所有兒童全部患有不同類型神經系統疾病。②患病兒童家長與醫院簽訂完備的《調查協議》以及“雙向保證書”。排除標準:研究對象兒童沒有帶有心、肝、腎方面的疾病,因為這些疾病會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以及臨床觀察產生一定影響。
1.2 治療方法。醫院在確定調查方案以及調查對象之后,首先組織調研團隊,對272例患病兒童的臨床表現做出了全面分析,之后,結合調查分析情況確定臨床治療方法,在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幼兒神經系統疾病出現明顯好轉,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發生了極大改變。下文,對幼兒治療方法做出了簡要論述。
1.2.1 智力性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治理開始之前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全方位檢查,以此確定真是病情,為保證病情確定合理科學,醫務人員可以應用染色體檢查以基因檢查等先進方法。例如在檢測過程中,檢查人員應用染色體檢查方法,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查患者雜色體病,進而保證唐氏綜合征疾病類型確定質量[2]。為保證治療效果,醫務人員需要與兒童家長達成共識,在兒童接受治療期間,醫務人員需要指家長如何正確、高效的開展幼兒早期教育以及治療干預,并且可以合理進食藥物輔助治療活動,其目的在于改善兒童機體內部的后腦細胞代謝,這對于患病兒童治療吸收以及后期康復有著重要意義。
1.2.2 先天性腦積水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在該類疾病的臨床檢測中,相關醫務人員可以采用x線方法對兒童顱內進行掃描,這樣可以較為清晰的看到患病兒童腦室擴大情況,以及腦實質變薄等方面的問題。之后輔助超聲檢測方法可以更加清晰的知曉患兒顱內腦脊液積聚具體情況[3]。在治療期間,醫務人員需要明確告知患兒家長,需要做好飲水限制,并且指導家長如何合理的應用利尿劑以及脫水劑。上述行為正常開展之后,兒童病癥會得到一定緩解,這對疾病治療有著重要輔助意義。
1.2.3 腦性癱瘓疾病治療:腦性癱瘓疾病的調查主要是應用CT檢測方法,這樣可以知曉患者大腦皮質萎縮以及腦溝增寬等廠家你問題,這為后續治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病情確定之后,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用藥。立足于實際治療角度來說,因為患兒腦性癱瘓的外部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所以通常情況下需要結合實際表現情況進行治理[4]。例如,患兒如果為手足徐動型病癥,在日常生活中就會表現出運動障礙以及明顯的智力障礙。針對此種問題,醫務人員可以采用藥物控制方法達到治療目的,如苯海索或者是地西泮等,上述藥物均為一天三次,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病情情況進行定量給藥,一段時間之后,患兒身體狀態明顯好轉。
1.2.4 癲癇疾病治療:為保證治療質量,醫生在調查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兒童家族病史以及幼兒近幾年的發病史,要求信息越越好,這樣才能保證后續疾病治療方案以及實際治療效果。除此之外,腦電圖儀器的應用也十分必要,可以更加精準高效的確定患者病情,有助于患者癲癇病癥分類。目前醫護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治療期間,藥物治療對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癰藥物治療是關鍵。雖然傳統抗癲癰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有一定臨床療效,但是副作用較多,會導致患兒出現齒敞增生、毛發增多等問題。因此為了提高患兒進行治療時的效果,避免其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醫護人員可將拉莫三嗦、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奧卡西平等抗癲癰新藥運用到患兒疾病的治療過程中。
1.3 觀察指標。治療之后對所有患病兒童進行二次調查,調查主要內容為兒童生活質量以及精神狀況,具體而言將其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精神狀態以及運動功能。限定二者評分為100分,以分數遞增為治療正向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對所有采集的數據信息進行SPSS統計學分析,其中P<0.05代表對比數據差異性,具體數據計量形式為(),t檢驗。
2.1 調查對象患病類型。通過具體的調查分析,將272例神經系統患病兒童細分為以下幾類:智力性神經系統疾病、先天性腦積水疾病、腦性癱瘓疾病、癲癇疾病以及腦膜炎人數分別為54、75、30、62、51(例),具體統計情況如表1所示。
2.2 治療效果分析。所有患病兒童在治療之后接受醫院精神狀態評價以及運動功能評價,最終調查結果為,全部患病兒童精神狀態評價結果為(91.76±5.58),運動功能評價結果為(90.34±5.11)。相比于治療之前調查的精神:(71.19±3.32)以及運動:(71.44±3.07)而言有了明顯提升,具體治療效果分析內容如表2所示。

表1 272例神經系統疾病調查對象患病類型
表2 所有患病兒童治療之后的效果分析()

表2 所有患病兒童治療之后的效果分析()
時間 例數 精神狀態 運動功能治療前 272 71.19±3.32 71.44±3.07治療后 272 91.76±5.58 90.34±5.11 t - 54.50 50.32 P - <0.05 <0.05
綜上所述,神經系統的疾病會對兒童成長以及生活產生雙重影響,因此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做出治療[5]。上文針對不同類型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對疾病做出了針對性治療方法,治療結果喜人,可以很好的提升患病兒童綜合素質。對于醫療工作者而言,應該做好兒童治療維護,保證兒童治療期間可以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