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張敏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 重癥醫學科,重慶 401220)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習慣不規律,壓力越來越大,患病的幾率也隨之增高。近年來,不同原因而致的呼吸困難、驟停發生率也隨之增高[1]。對呼吸困難、驟停患者采取經口氣管插管是一種救治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2]。但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口腔一直是開放的,導致吞咽、自凈能力下降,分泌物變得非常多,進而增強了口腔細菌繁殖的能力[3]。因此對這類患者的口腔清潔進行有效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據臨床研究發現[4]:采用復方氯已定溶液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進行沖洗效果較為理想。本研究將我院的94例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分為兩組,分別采取不同頻次的氯已定沖洗口腔,探析頻次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影響,詳見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納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ICU采取經口氣管插管治療的9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或家屬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將94例經口氣管插管患者按數字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7例。其中對照組男31例,16例;年齡25-68歲,平均(53.45±10.86)歲;22例重度顱腦外傷,10例腦出血,8例呼吸衰竭,4例多發傷,3例藥物中毒。觀察組男33例,女14例;年齡27-66歲,平均(53.51±11.02)歲;20例重度顱腦外傷,13例腦出血,7例呼吸衰竭,5例多發傷,2例藥物中毒。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以下患者:插管時已有肺部感染、口腔疾病;惡性腫瘤患者;采取激素治療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都采取復方氯已定溶液沖洗口腔,具體操作流程為:護理人員首先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5°;然后將已經配好的復方氯己定沖洗液注入患者的對側口角,這個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固定插管膠布的潔凈,以預防病菌侵入;接著用吸痰管吸出溶液等口腔混合物,沖洗整個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5]。每次注入復方氯己定沖洗液25 mL,反復進行以上操作2次。對照組患者的沖洗頻次為2次/天,而觀察組的沖洗頻次為4次/天。連續干預5天。
1.3 評價指標。分別于沖洗干預2天后、5天后記錄兩組患者的口腔異味發生率和VAP發生率,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本次實驗中的數據處理軟件采取SPSS 25.0,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年齡等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均在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2天后,兩組患者口腔異味發生率和VAP發生率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5天后,觀察組的口腔異味發生率、VAP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口腔異味、VAP發生率對比(n,%)
經口氣管插管在臨床上使用的優點為快速、方便,常用于呼吸、心跳驟停的搶救[6]。但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護理尤為重要,因為患者的口腔在開放狀態下更易感染細菌,進而并發各種炎癥。復方氯已定溶液具有較強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是一種較好的殺菌消毒藥,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7-9]。目前,臨床普遍采用復方氯已定溶液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取得較為滿意的除菌效果[10]。本文主要對氯已定沖洗口腔頻次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影響進行探究,結果顯示:干預2天后,兩組患者口腔異味發生率和VAP發生率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5天后,實施頻次為4次/天的觀察組口腔異味發生率、VAP發生率均低于頻次2次/天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實驗表明氯已定沖洗口腔頻次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隨著氣管插管時間的增加,頻次較高的沖洗方式更能降低口腔異味和VAP的發生率,說明每天4次的沖洗能最大限度的去除口腔異物,進而減少滋生細菌,且有較長時間的殺菌作用[11-13]。但本實驗樣本太小,關于氯已定沖洗口腔頻次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