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白煥英,孫玉,田敏,劉桂紅,李偉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閉塞,引起供血急劇中斷或減少,導致供血區域心肌持久而嚴重的缺血性損害,最終使心肌不可逆壞死[1]。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最佳手段之一,能夠及時使梗死血管復通、使心肌恢復再灌注,但PCI治療期間受年齡、心功能、心理因素、基礎疾病影響,易產生各種并發癥[2]。因此,加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也非常必要。本研究中,我科在經皮行冠狀動脈PCI 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現總結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心血管內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依次交替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3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齡44-87歲,平均(64.0±10.6)歲,發病時間30min-6h,平均(81.4±61.5)min;觀察組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齡45-85歲,平均(64.2±10.2)歲,發病時間30min-6h,平均(81.6±61.2)min;兩組患者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自行入院、120急救車接回的表現為持續胸痛、心悸,意識清楚患者;②既往有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病史者,發病前有勞累、受涼、感染、情緒激動等誘因的[3];③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④符合PCI治療指征,并且行PCI治療的患者;⑤簽署綜合護理知情同意書,愿意接受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老年癡呆、精神疾病及不能正常溝通交流者,存在PCI治療禁忌癥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監測患者血壓、呼吸、心率、心律等生命體征,觀察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波形變化,飲食指導,叮囑患者按醫囑正確服藥,適當進行心理護理,對癥處理并發癥,做好消毒隔離等基礎工作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下綜合護理措施:①根據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組織護理小組成員討論、制定護理計劃,合理設計患者PCI圍術期護理流程;②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定時監測血壓、呼吸、心率、心律等生命體征,注意心電圖波形變化,及時發現心律失常、猝死等并發癥[5];③正確執行醫囑,優先選擇左上肢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穿刺,開通靜脈輸液通路,使用嗎啡等止痛藥物,并詢問患者胸痛緩解情況,按醫囑采集靜脈血標本進行鈣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壞死標志物檢測[6];④心理護理:安慰患者,操作前告知目的、方法、配合事項,減輕患者防緊張及焦慮情緒[7];⑤妥善轉運患者,轉運途中做好病情觀察及監護;⑥提供安靜、溫濕度適宜的病室環境,使病人舒適,預防壓瘡發生;⑦健康宣教:進行飲食、活動指導,并協助和督導患者執行。

表1 患者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穿刺點出血、支架內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猝死等并發癥發生例數;②觀察兩組患者胸痛緩解時間、臥床時間、住院時間、醫療費用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發生率由對照組13.2%降至1.9%,P<0.05,見表1。
2.2 患者住院期間各種指標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胸痛緩解時間、臥床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由對照組平均68.8 min、26.1 h、4.8 d減少為57.9 min、24.3 h、3.8 d,醫療費用由對照組人均約2900元降至約2770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患者住院期間各種指標分析
與常規護理相比,綜合護理更加全面而系統地將各種護理措施有計劃地進行實施,觀察病情更加及時和到位,同時,每次操作前的告知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積極配合各項操作,大大減少了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了護理水平和質量[8]。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指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9]。
從并發癥發生例數看,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未發生穿刺點出血、支架內血栓形成、再次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發生,治療成功率達100%,其中,觀察組1例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患者及時用0.9%NS+鹽酸胺碘酮注射液150mg靜脈緩慢推注,10分鐘后心率恢復至竇性心率[10]。原因分析,患者有房顫、冠心病病史5年,合并有糖尿病病史15年,房顫發生前一日,未進食晚餐,因低血糖誘發房顫[11]。患者住院期間各種指標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胸痛緩解時間、臥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縮短,醫療費用由人均約2900元降至約2670元,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提高患者護理參與度與依從性,對疾病預后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提高治療成功率,縮短臥床和住院時間,有效降低治療費用,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