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利
(涉縣中醫院,河北 邯鄲 056400)
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中細菌、病毒及肺炎支原體感染或合并感染是導致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兒童患上疾病的主要原因,進而導致患兒出現哮喘、咳嗽、患體發熱等癥狀,會嚴重影響患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生命質量,若不對患者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就會導致患者因為病情的持續嚴重給自身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還會導致患兒的死亡[1-2]。臨床上要想幫助患兒減少受到這一疾病的影響,給予患兒優質的疾病治療措施是這其中需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中以藥物治療的使用最為優勢。為此我院將選取的數名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疾病治療方面的研究,現研究結果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以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7 月為研究起止時間收治了數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患者,選取其中的87 例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同時將選取的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組為A 組44 例和B 組43 例。其中A 組男22 例,女22 例,年齡1-6 歲,平均(3.43±1.25)歲,使用清熱化痰法聯合阿奇霉素的治療措施。另一組B 組男21 例,女22 例,年齡2-5 歲,平均(3.62±1.11)歲,對該組患兒使用單一的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指標的比較并無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B 組:使用單一的阿奇霉素的治療措施。即在治療期間指導患兒服用10 毫克的阿奇霉素分散片(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25 g×6 片,國藥準字:H20063937),每天服用3 次[3]。A 組:在阿奇霉素的基礎上給予患兒清熱化痰法的治療措施。阿奇霉素的使用與B 組相同,而在使用清熱化痰法進行治療期間,需要將北杏、百部各6 g,梔子、黃芩、牡丹皮各10 g 等藥物加入到400 mL的水中進行200 mL 藥物的煎制,指導患者每天分早晚各服用1 次的方式進行治療[4]。兩組患兒均以15 天為1 個療程進行1 個療程的治療,進而對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進行比較和分析。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問題的發生情況;②對兩組患兒治療后的效果進行對比。患兒接受治療后,經過檢查顯示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處于正常水平,則表明患兒的疾病完全痊愈;經過檢查后,發現患兒的咳嗽、咳痰癥狀得到良好的改善,體溫也處于持續正常的狀態,則表明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有效;經過治療,患兒咳嗽、咳痰問題依舊嚴重,體溫也未發生變化,則表明對患兒的治療為無效;③對比和分析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情況。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以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 反應蛋白(CRP)的比較為主,臨床指標經過治療后越處于正常的位置,越表明患兒的治療效果越具優勢。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為SPSS 24.0,并對我院所進行研究后產生的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計量資料表示形式:(±s);計數資料表示形式:%。而進行數據檢驗期間,則分別采用t值以及卡方值χ2予以代表。若數據之間的比較具有可比性,則以P<0.05 表示。
2.1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相比B 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A 組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表明兩組患兒之間的差異具有可比性(χ2=5.29,P=0.02),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2.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相比B 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A 組經過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更高,表明兩組患兒之間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2.3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況,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況(±s)

表3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況(±s)
炎性因子水平 時間 A 組(n=44)B 組(n=43) T P IL-6(pg/mL) 治療前 45.15±5.62 45.22±5.39 0.06 0.95治療后 15.87±3.96 26.77±4.24 12.40 0.00 TNF-α(pg/mL)治療前 44.68±5.97 44.72±5.69 0.03 0.97治療后 16.69±2.85 30.11±3.38 20.04 0.00 CRP(mg/L) 治療前 43.14±6.29 43.22±6.08 0.06 0.95治療后 25.18±4.21 34.32±5.19 9.03 0.00
臨床上患兒之所以容易受到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這一疾病的影響,與小兒群體因免疫力低下,臟腑器官對外界污染相對敏感有著緊密的聯系,不僅會導致患兒的身體素質水平的持續下降,同時還很容易導致患兒在患病期間出現炎性因子水平發生異常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小兒機體健康,危害患兒生命,需要醫護人員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給予其針對性的治療手段。
而這其中,阿奇霉素作為臨床上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患者使用的一種大環內酯類的光譜抗菌藥,雖然這一藥物擁有極強的滲透性,但是部分小兒患者因為身體素質的影響極易對該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因此需要將其他藥物聯合運用其中。而清熱化痰法作為中醫治療中的一種新型治療措施,中醫認為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應該注重解毒燥濕、清熱化痰、營衛固里。同時根據《滇南本草》中所記載的內容顯示,治百日咳、肺結核、支氣管炎當有奇效,該方中的應用主以治療小兒咳嗽,頭熱加方,兩劑過后自有疏表宣肺、保肺平肝之效。因此將北杏、百部、梔子、黃芩等藥物作為藥劑運用到患兒的治療過程中,能夠對患兒產生良好通絡活血、清肺化瘀、改善心胸郁結、咯痰不出的功效[5]。
結合研究,在改善不良反應問題和促進治療效果提升的比較方面,聯合治療措施的運用效果顯著優于單一治療措施的效果(P<0.05)。以此表明,清熱化痰法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有利于幫助患兒減少受到不良反應問題的影響,并促進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對于患兒炎癥因子水平問題的改善也有著積極的幫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