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張怡
(1.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職工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2. 武漢市洪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00)
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 年,全球共有4.25 億成人(20-79 歲)糖尿病患者,估計患病率為8.8%[1];而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據相關研究報道,每10 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7 例并不了解自身病情[2]。高血糖會引起血脂水平紊亂,又因為糖尿病本身病程較長,后期易出現慢性血管并發癥,造成臟器功能障礙,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3]。本文旨在研究血脂檢驗對于臨床糖尿病診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將對我院收治的109 例糖尿病患者以及109 例健康體檢人員的血脂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間在我院診治的109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組,其中男50 例,女59 例,平均年齡(64.3±3.6)歲。患病時間1-29 年,平均(7.8±5.2)年。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的并發癥,如冠心病等;②肝腎功能不全;③患有內分泌疾病患者;④進行降脂治療者。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109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8 例,女61 例,平均年齡(65.4±4.2)歲;兩組一般社會學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檢測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清晨空腹(空腹8 h 以上)靜脈血5 mL,采用Sigma3K15 型離心機以3000 r/min離心15 min(r=20 cm),分離血清,采用日立718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TG、TC、HDL-C、LDL-C 等各項血脂指標。
1.3 血脂異常判斷標準。血脂異常判斷標準如下:TG ≥2.26 mmol/L;TC ≥6.22 mmol/L;LDL-C ≥4.14 mmol/L;HDL-C ≥1.55 mmol/L 或者<1.04 mmol/L。
1.4 統計學分析。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應用χ2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指標水平比較。糖尿病患者HDL-C 平均值為(0.78±0.62)mmol/L,且低于健康對照組的平均值(1.83±0.42)mmol/L,其TG、TC、LDL-C 等指標水平雖沒有異常,但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指標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各指標水平比較(±s,mmol/L)
組別 n TG TC LDL-C HDL-C觀察組 109 2.12±0.68 6.12±1.36 3.89±0.76 0.78±0.62對照組 109 1.46±0.57 4.10±0.89 2.56±0.30 1.83±0.42 t - 9.76 9.38 8.98 9.04 P - 0.01 0.00 0.00 0.01
2.2 兩組血脂異常發生率比較。糖尿病患者中,發生血脂水平異常的有64 例,占比58.7%,而健康對照組中血脂異常僅有10 例,占比9.2%。糖尿病組的血脂異常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異常發生率比較[n(%)]
3.1 血脂水平與糖尿病的關系。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遞增,近10 年的患病率在9.7%-11.6%,未診斷率卻高達60%-70%[1]。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結果提示,雖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沒有明顯異常,但與正常人比較,TC、TG、LDL-C 等各項血脂指標水平均明顯較高(P<0.05),而糖尿病組患者HDL-C 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與白秀艷等人[4]的研究結果一致。許韻婷等人的研究提TG、TC、LDL-C 等血脂指標會隨著糖尿病病程逐漸升高而升高。左慧芬等人[5]通過關于3195 例門診就診者空腹血糖和血脂化驗結果提示,空腹血糖受損的患者中有50%以上伴隨著TC 異常,部分患者還伴有HDL-C 降低或者TG 水平升高,而本研究結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異常發生率接近60%。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主要特點是低HDL-C、高TG,在2 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更為明顯,對于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必須同時進行[6]。故血脂水平可以作為糖尿病診斷的參考依據。
3.2 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機制。糖尿病患者主要病因是體內缺乏胰島素,而胰島素能抑制脂肪細胞內激素敏感脂酶,激活脂蛋白酶活性。因此,胰島素的缺乏會引起脂肪組織中低密度脂蛋白酶活性下降,造成TG 代謝減慢,從而導致TG增多。與此同時,胰島素抵抗時,會導致肌肉組織對糖的利用率下降,但由于激素敏感酯酶活性增加,脂肪組織因此釋放大量脂肪酸,糖尿病患者促使血脂指標如TG、TC 等在肝臟內合成,又因為LDL 受體功能下降,造成富含脂蛋白的TG 時間延長,從而導致LDL-C 大量增加[6]。
3.3 血脂水平與糖尿病并發癥。有研究[7]提示,定期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重要手段。糖尿病的病程長,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對胰島素的依賴程度也會隨之變化,從而導致血脂水平也呈現著不同情況[7-8]。由此可見,控制血糖與改善由血糖引起的代謝紊亂是糖尿病并發癥病理變化的重要因素。研究[9]表明,血脂異常是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檢測血脂水平對防治糖尿病并發癥有重要的意義。
多數糖尿病患者會伴隨著血脂異常,以低HDL-C、高TG 為主,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加常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缺乏影響了血脂代謝,從而導致血脂水平異常。血脂異常不僅可以作為糖尿診斷的參考依據,還可以預測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定期監測血脂水平,并及時進行降脂治療,對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