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爽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醫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0)
乳腺腫塊屬于女性乳房疾病的常見體征,由于惡性乳腺腫塊可發展為乳腺癌等嚴重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盡早對乳腺腫塊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鑒別診斷,可積極促進患者的早期治療,對預后改善作用明顯[1]?,F階段,臨床上多采用X 線、彩超等對乳腺腫塊癥狀進行檢查,本次研究,即對彩超檢查在乳腺腫塊良惡性中鑒別診斷作用進行分析,以探究彩超在乳腺腫塊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86 例乳腺腫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病理學診斷結果將其分為兩組。其中,A 組為乳腺腫塊良性病變患者,共45例,年齡32-60 歲,平均(45.26±4.52)歲,腫塊直徑0.5-2.4 cm,平均(1.38±0.27)cm;B 組為乳腺腫塊惡性病變患者,共41 例,年齡32-62 歲,平均(45.38±4.64)歲,腫塊直徑0.5-2.6 cm,平均(1.42±0.32)cm。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可配合研究進行,無精神功能障礙;②臨床資料完整;③非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無影像學檢查禁忌證。本次研究均為自愿參與,參與者及家屬對研究過程和結果享有知情權,組間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呈均衡性分布(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彩超檢查:以彩色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S2000)設置探頭頻率為3.0-5.0 Hz;患者取仰臥位,部分乳房較大或松弛的患者,可選擇側臥位;上肢舉過頭頂,充分暴露乳房;以乳頭為中心,遵循“由上至下、從內到外”的順序,對乳房行放射狀多切面掃描;觀察病灶位置的邊界、形態、有無包膜、浸潤等情況;檢測腫塊周邊的血流信號、腫塊內部形態、血流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等;掃描腋下、雙側胸骨位置,檢查是否存在淋巴結腫大癥狀。血流分級判斷標準[2]:0 級,腫塊內無血流信號;Ⅰ級,腫塊內可見少量血流信號,有1-2 個棒狀或點狀信號;Ⅱ級,腫塊內存在3-4 點血流信號,部分可見血管穿過;Ⅲ級,腫塊內血流信號超過5 點,部分患者可見2 條或以上血管。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經彩超檢查鑒別的準確性;對比兩組的超聲圖像特征和血流信號分級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將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患者數據輸入至SSPS 20.0 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年齡、生活質量相關指標采用t檢驗,以(±s)表示;癌因性疲乏等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組間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時,P<0.05。
2.1 診斷準確率的比較。經觀察,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相比,彩超診斷在良性腫塊中的準確率為95.56%,在惡性腫塊中的準確率為92.68%,見表1。

表1 彩超診斷準確率分析
2.2 兩組乳腺腫塊超聲圖像特征的比較.經對比,A 組包膜不完整、形態不規則、內部鈣化、邊界毛刺、腋窩淋巴結異等發生情況均低于B 組,見表2。

表2 兩組乳腺腫塊病變超聲圖像特征對比(n,%)
2.3 兩組乳腺腫塊血流信號分級情況的比較。兩組乳腺腫塊血流信號分級情況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乳腺腫塊血流信號分級情況對比[n(%)]
乳腺腫塊作為女性常見疾病體征,與內分泌失調、情緒、飲食結構的存在相關性,主要表現為出現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結節,可被推動,臨床范圍內根據腫塊性質不同,將其分為良性、惡性兩種[3]。在發現乳腺腫塊后,需及時給予檢查和治療,避免其形成惡性或由良性轉變為惡性,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對乳腺腫塊性質的早期判定鑒別,有利于患者盡早接受治療,對改善預后效果良好[4]。
彩超作為臨床常用影像學檢查技術,對乳腺腫塊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且可以同時反映患者乳腺腫塊的內部組織情況和組織血流情況,圖像顯示較清晰[5-7]。良性乳腺腫塊多為膨脹性生長,可被包膜覆蓋,如出現形態不規則、包膜不完整、內部鈣化等情況,可考慮是否出現惡性病變轉移癥狀。結合本次檢查數據分析,良性乳腺腫塊患者在圖像特征對比中,其形態不規則、內部鈣化、邊界毛刺、腋窩淋巴異常的情況均少于惡性乳腺腫塊患者,且差異顯著(P<0.05)。這是由于,良性乳腺腫塊大多被包膜覆蓋,與周邊肌肉組織存在著明顯界限,且無浸潤,而惡性乳腺腫塊大多呈不規則形態,在浸潤性生長情況下,存在于周邊組織邊界不清的現象。此外,血流分級情況對比,惡性乳腺腫塊的內部血流較豐富,較好判斷。
綜上所述,臨床范圍內應用彩超對乳腺腫塊性質進行檢查,可獲得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該檢查方式可通過觀察乳腺腫塊的形態、內部回聲、血流分布情況等,結合二維聲像圖特點和臨床診斷,給予患者最準確的疾病判斷,臨床應用價值較高。